乡村旅游助力四川扶贫攻坚

12.11.2015  01:50
除了鼓励模式创新,坚持科学规划、持续加大投入、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也是四川省在旅游扶贫方面的重要举措。“我省每年都会安排省级旅游发展资金的70%用于秦巴山片区、乌蒙山片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等重点扶贫区域的旅游项目。

原标题: 乡村旅游助力四川扶贫攻坚

四川省第六届乡村文化旅游节(秋季)在理县举办。

  谢晓庆摄

  近年来,四川省坚持把发展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灾后重建、藏(彝)区富民安康工程等工作有机结合,使秦巴山片区、乌蒙山片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等四大扶贫重点区域走上了“旅游脱贫”的新路。

  阿坝州汶川县在“5·1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中,把产业定位由“工业、农业、旅游”调整为“旅游、特色农业、工业”。短短两年间,水磨、映秀、三江等地由破旧的工业小镇变成了景色如画的旅游小城,乡村旅游的大发展让当地百姓在幸福大道上阔步向前。

  宋祥丽在地震前是汶川一家硅厂的职工,一个月工资也就1000多元。产业转型过程中,她开起了“川江渔府”火锅店,成为震后首批吃上旅游饭的人之一。“刚开张的时候游客不多,自从国际文化旅游节在水磨古镇举办以来,生意一天比一天好,现在就算是淡季,一个月纯收入也过万元!”宋祥丽对震后的变化深有感慨。

  今年的“大樱桃采摘节”为汶川县带来了40多万游客,不仅实现旅游收入近1.6亿元,还售出大樱桃270万公斤,农民收入9500多万元。大家都说,以前的大樱桃只能低价卖给批发商,有时还要承担运费;现在旅游搞上去了,游客上门采摘,足不出户就把果子卖出了高价。

  在阿坝州“全域旅游”的思路下,以丰富良好的生态资源和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为依托,乡村旅游遍地开花,百姓生活日益富足。

  在近年来的乡村旅游扶贫工作中,四川各地因地制宜,在加强引导和管理的同时,不断提高当地百姓的市场化意识,鼓励他们以股份合作的方式从事乡村旅游,涌现出多种新型旅游发展模式,使四川的乡村旅游迸发出新的活力。

  年近40的胡怀彬是宜宾市筠连县春风村村民,早年穷得娶不上媳妇,现在不但结了婚,还建起了舒适漂亮的新房。这都是发展乡村旅游给春风人带来的变化。

  春风村盛产李子,但散户式售卖根本赚不到钱。2006年,看到商机的春风人办起了第一届李花节,村里随之有了第一户农家乐。经过多年来的不断探索和总结,“景区+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在这里取得了成效。

  阿坝州理县的丘地村依托古尔沟温泉景区优势,由党支部联合具备一定条件的农户,于2009年成立了“藏家乐旅游合作社”,以“支部+合作社”的模式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在村两委统筹下,合作社统一对外营销、统一经营管理,在规范服务、统一价格、保护环境、维护市场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2014年,丘地村实现经济总收入275.8万元,人均纯收入9988元,比2010年分别增长294%和137%。如今的丘地村,不仅成为嘉绒藏族民俗文化与田园景观相结合的品质型乡村旅游景区,还为广大高原山区闯出了一条乡村旅游致富的新路。

  此外,由成都探索出的“政府主导”模式和“企业主导”模式等也都大获成功。多种多样的发展模式不仅为四川乡村旅游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也成为重要保障。

  除了鼓励模式创新,坚持科学规划、持续加大投入、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也是四川省在旅游扶贫方面的重要举措。这些举措确保了旅游业发展在扶贫方面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省每年都会安排省级旅游发展资金的70%用于秦巴山片区、乌蒙山片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等重点扶贫区域的旅游项目。”四川省旅游局局长郝康理说,“去年,我省在四大片区完成重大旅游项目投资879亿元,集中力量打造出一批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和国家A级旅游景区。”重大项目的落地有效增强了四大重点扶贫区域旅游业的造血功能。

  今年以来,四川省旅游局陆续组织300名乡村旅游“带头人”赴台湾学习交流,旨在以“培养一个、带动一片”的示范效应,传播推广发展乡村旅游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与此同时,“乡村旅游实用人才培训工程”也正持续、有序开展,目的在于提升全省乡村旅游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一系列扎实工作收到显著成效。四川省旅游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该省“四大片区”实现乡村旅游收入650亿元,占全省乡村旅游收入的48.5%,同比增长30.2%。十八大以来,四川省通过发展旅游带动了10%以上贫困人口脱贫,旅游脱贫人数达50万人以上,旅游业在扶贫方面的贡献日益凸显。

  《 人民日报 》( 2015年11月11日 1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