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游要留住“乡村味”

07.03.2016  12:56

  ■ 程绍德

  本报报道,阳春三月,春意盎然。3月4日,蕉岭县启动“千车万人乡村游”活动。许多游客骑上自行车,前往该县“客韵寿乡”省级新农村示范片蕉城镇龙安村、三圳镇福北村等,以及七星伴月美丽乡村示范点白马村,畅游田野,醉心花海,欣赏田园自然风光。

  乡村游,魅力不仅仅在于优美的田园自然风光,而更在于浓浓的“乡村味”。所谓的“乡村味”,就是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乡村风情,其内涵很丰富,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所形成的农耕文化、饮食文化和乡土文化,以及农家的春种秋收、田园野牧、婚嫁习俗等等,都应该属于乡村游中的“乡村味”。

  城里人到乡村旅游,不仅是为了呼吸新鲜空气,欣赏田园风光,也不单是来参观农村的新变化,而更希望真正置身于秀美的田园之中,过一把田园生活的瘾。“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所以,如果山庄能多养一些牛羊,多备几亩耕地,让游客带着孩子放放羊侍弄一下庄稼,或是开发一些“乡村味”十足的民俗项目,我想这对城里的游客来说会更有吸引力。

  然而,反观近几年来各地兴起的“乡村游”,经济效益似乎成了经营者们的主要追逐目标。为了提高收费价格,商家们都在改善住宿条件和提高饭菜档次上猛下功夫,结果却事与愿违。其实他们忘了一点:如果要想住宾馆、逛广场、品尝美食,家门口就有的是,何必大老远跑到乡村来?很多城里人来乡村旅游,是为了品尝农家的大锅饭菜,要感受城里无法感受到的乡村情调。

  对于并不缺少山水资源风光的梅州来说,开发乡村旅游是增加村民经济收入的好思路,应该大力提倡。但是,好的思路需要有正确的经营指导思想,关键是如何充分利用好“乡村味”这一优势。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现代化”,把红砖瓦房改为豪华楼房,羊肠小道改为宽敞的水泥路,农家饭菜改为高档佳肴……这些只能让乡村游越来越失去“乡村味”,使游客对乡村游越来越失去兴趣,这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