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家、收藏家叶泉:收藏不应太计较利益得失

17.08.2015  13:27

  叶泉创作的国画《菊花》。

  叶泉收藏的黄永玉雕塑作品《》。

  叶泉收藏的小叶紫檀木雕摆件《百子图》。

  叶泉收藏的海南黄花梨木雕摆件《百鸟归巢》(局部)。

  叶泉。

  南方收藏眼

  认真地给每位客人倒好一杯茶,叶泉先生才坐下来跟南方日报记者说话。

  尽管喝茶的地方,一眼望去都是各种奇珍异宝。然而,这位老先生却并不急着用语言去粉饰他的这些藏品。他甚至有点讨厌对着自己的东西夸夸其谈,以至于到现在,还有不少熟悉的书画圈朋友,并不知道他家里还藏有这么多的好东西。

  在岭南,真正称得上收藏家的艺术家其实并不多。在叶泉看来,自己最多也只能算是一个有点痴迷且舍得花钱的玩家。作为一个收藏者,他更多的是追求在收藏的过程中获得精神享受,而不是算着这些藏品以后能够给自己带来多少的物质财富。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 冯善书

   收藏

  藏品之多让“老江湖”汗颜

  走进南华西路的湍石山堂,叶泉先生精心养植的一盆蕙兰刚刚绽开了花蕊。盆子就放在厅堂正中间的一张大桌子上。说是桌子,其实是一只直径约一米的青花瓷大碗。碗上面顶一面圆形的钢化玻璃,约莫到成人的膝盖那么高,客人们围坐在“碗边”,鼻子刚好与桌上的花蕊同高。人一落座,几阵淡淡的幽香便已经扑面而来。

  当然,在这间百来平方米的老宅,还有比兰花更香的东西。那就是叶先生大半辈子收来的各种奇珍异宝,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不同朝代、不同名家创作的艺术品。除此以外,就是一些珍贵材质制作的文玩、摆件和生活用品。

  尽管整座老宅的设计,都在尽可能让屋里所有的藏品能够直接面对屋里的客人。然而,哪怕是有主人专门领着,也很难逐一把他们看完。从中国书画,到油画、雕塑,再到陶瓷、木雕、玉雕、红木家具,还有动物和矿石标本、化石、奇石、沉香、崖柏、金丝楠等等,各种收藏种类无所不包,应有尽有,让人目不暇接。

  有些藏品种类,光是一件就价值几十上百万元。譬如潘鹤的雕塑,海南黄花梨雕成的《百鸟归巢》大型摆件,小叶子檀雕制的《百子图》等等。

  张先生是叶泉口中真正带着他进入收藏领域的师傅,张告诉记者,叶泉的爱好非常广泛,他就连绘画用的矿物颜料也会收藏。这样的玩家,连他这样的“老江湖”也少见。

  “其实早年我不惜千里迢迢到各种矿区寻找和搜集纯正的矿物颜料,目的是为我的绘画服务的。”叶泉自己坦承,因为黎雄才教过他,要想在宣纸上表现出最好的颜色,就一定要用真正的矿物颜料来作画。否则,用惯了化学合成的东西,你的审美价值观里边也就没有了那些传统文化当中最美好的东西。相当于一位裁缝师傅,习惯了裁剪土衣麻布,是不懂得裁丝绸的。因为丝绸是很滑的,一剪就会滑手,布就会走位。

  叶泉让家里人抬出一只塑料防潮箱,记者掀开盖子一看,里边装了一些红色的矿石,有些已经磨成粉了,有些则还是小小的块状,整个箱子其实装了还不到1/4,但是,当记者伸出两只手想要试着搬一搬它时,使足了全身的劲都没有搬动。“很重是吧?”叶泉笑呵呵地告诉记者,这就是真正的朱砂矿。当年,为了买到一些最好的石绿、石青、朱砂和赭石等原矿石,他可花了不少的心血和金钱。

  他还向记者展示了一批据说目前市面上已经不再流通的姜思序堂的矿物颜料,非常珍贵。例如表现青色的矿粉,分成“头青、二青、三青和四青”四个不同的级别,用纸逐一包好保存。他小心翼翼地打开一包粉状的“头青”给记者欣赏,只有一小撮那么多。仅看了两眼,叶泉又重新一层层包好,生怕一不小心跑掉了一粒。

  “其实前辈留给我们的东西很少,这屋里的藏品,绝大部分都是我自己买回来的。”叶泉对记者说,每当到别的收藏家家里交流,只要自己看上的东西,不管价格多高,他都会不惜成本地把它买过来。有时身上没有那么多钱,他就用自己的画来换。“所以,要收藏到好东西,把画画好也非常重要。有些藏家,要想用钱来请他们割爱,他们说什么都不干。但是,如果能够有好的艺术品来跟他们交换,他们就会释然很多。

   学艺

  潜心攻画为收藏奠定基础

  在书画界,认识叶泉的人都说他很会玩。

  年轻时候的叶泉,其实并没有这么随心所欲。这缘于那时的他身上背负着复兴一个家族的重任。

  作为书画界津津乐道的“羊城九老”之一,叶泉虽然偶尔也会出席一些由圈内人组织的雅集和展览活动,但是行事低调、不喜张扬。所以,鲜有人知道这位年过古稀的艺术家出身显赫。

  叶泉的祖父是清末广州十三行四大行商之一广义行叶家的当家人,乃羊城赫赫有名的商业巨贾。其目前所居的这套老宅,便是他爷爷100年前建的。而这套老宅所在的南华西区,大街小巷错落有致,青砖屋宇的富丽堂皇几可媲美西关大屋群,是当年广州一批顶级富豪聚集的地方,也是海珠区最早发展起来的城市商住区。

  不过,对于从小在这里长大的叶泉来说,“在浩浩荡荡的历史洪流里边,这些都已经成为过去的故事。所有的辉煌也都属于爷爷辈那些人。不值得像他这样的‘年轻人’拿出来炫耀。”所以,不管面对的是相熟的圈中人,还是陌生的玩友和求画者,叶泉均极少向他们坦露与自己紧密相关的这段家族历史。

  实际上,有知情人士告诉记者,青年时代的叶泉,不仅未享受过贵族公子,反而承受了更多磨难和痛苦。他从小就立志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家庭的命运。事实上,很小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学画,只不过,当时整个社会并没有把艺术当成一个事业来看待,而看成是一种玩物丧志的把戏。因此,在最初的时候,家里人并不支持他画画。叶泉只能表面把它当成课外兴趣来“玩玩”,背地里却奋发图强,拜了很多名师。在1974年以前,他一直跟沈仲强先生学习,继承了沈先生善长画菊的衣钵。沈先生去逝后,他又靠着给黎雄才当“书童”,经常帮着这位岭南画派的第二代传人“扫灰水、砌炉灶、烧煤、修沙发”,从而得到黎老的喜爱和教授。正是在黎老的关心和推荐下,他1980年后到法国深造,认识了艺术大师赵无极,并开始探索和研究利用西洋画的技法来改革传统中国画,逐步形成了当前在整个岭南画坛独具一格的富丽堂皇的殿堂重彩画风。

  “艺术上的进步,其实对叶泉的收藏事业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何文发直言,因为“以物易物”是他对外获得藏品的主要方式。如果你的画画得不够好,别人跟你交换就会认为价值不对等。

   心得

  收藏家要有玩家的心态

  从法国回来后,叶泉一直旅居澳门,成为业界眼中的“澳门艺术家”,直到2010年才举家迁回广州,定居在他爷爷那一辈建起来的老宅。

  而此时的叶泉,也从一位单纯的艺术家,快速发展成为一名收藏家。

  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副主席何文发在最开始认识叶泉的时候,直言被这位老先生的艺术情怀和玩家风骨惊呆了。“在我看来,在艺术家和收藏家之外,我们还应该给叶先生加一个生活家的身份。”何文发对南方日报记者说,叶先生对衣食住行都非常讲究,除此之外,他还有很多有别于常人的爱好和兴趣。

  在他看来,叶泉是一个真正舍得和懂得为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去“烧钱”的文人。不管是养一盆兰花,还是养一只狗,他都会把自己的全副身心投入进去钻研,追求这个领域的最高段位。譬如,为了养一只纯种的法国猎犬,他会亲自到原产地去找专业的养殖场选购,养大之后,为了繁殖一窝纯种的后代,他会带着自己的狗坐飞机到内蒙古去找另一家养有同系同种的公犬配对。

  不过,在记者的面前,叶泉并不承认自己是一名真正的收藏家。在他看来,收藏家应该具备很多专业知识。尤其是当收藏的东西达成一定规模,种类越来越丰富的时候,所需要的知识结构就会很复杂。而对于他来说,最主要的工作还是画画,至于其他事情,只是当成自己的业余爱好玩一玩。虽然自己收藏的东西很多很杂,但这不影响他对每一样藏品的文化背景和来龙去脉都能够做到如数家珍、信手拈来。做任何事,要想做得比别人专业,就必须有钻研精神。这么多东西,要一一去钻研,是需要花很多时间的。现在,他一天12小时都待在画室,很少出门应酬,绝大部分的时间都是拿笔。

  事实上,正因为投入的时间不够多,以前他也曾经因为“知识和经验不够”而吃过不少亏。如果把以前吃过的亏折算成钞票的话,少说也得有几百万元了。在他看来,这就是成长的代价。当然,很多藏品因为是用自己的画换来的,所以,后来就算发现换回来的东西不对,也没有拿真金白银去买那么痛。

  叶泉说,虽然自己浸淫于收藏领域这么多年,都从来没有转手卖过任何一件东西。从这个角度来说,别人叫他收藏家也有几分道理。所以,每当有朋友过来玩,看到他有这么多好东西,张口便问这个值多少钱?他都会觉得无言以对——因为不是投资者,所以也不知道怎么用金钱去衡量自己的得失。

  “做纯粹的收藏,就应该有一种玩家的心态,尽可能通过鉴赏和把玩这些藏品,去获得一种精神的享受。应该人淡如菊,不必太计较利益得失。”叶泉说。

  ■人物简介

  叶泉,书画家,收藏家,1943年出生于广东,师从岭南画派第二代传人关山月、黎雄才等。1980年至1984年于法国深造。现任广州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澳门教育文化艺术协会常务理事,岭南画坛“羊城九老”之一。曾获得澳门中国画大赛冠军,中国美协主办澳门回归中国画大赛银奖,第九届全国美展优秀奖。其花鸟中国画色彩浓艳,富丽堂皇,成为广绣工艺师开发艺术衍生品的主要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