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总书记处书记赵世洪到深圳龙岗开展调研

20.05.2015  13:16

从航嘉驰源公司到区总工会服务大厅,再到大芬油画村调研园区和谐劳动关系……5月16日至5月17日,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赵世洪率调研组一行,到龙岗区调研工会工作。

对于龙岗工会工作,赵世洪给予充分肯定,认为“龙岗、深圳、广东的工会工作走在全国前列,为全国探索了很多很好的经验。

值得关注的是,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正式颁布,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日益引发全社会热议,业界指出,工会作为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一方合法权益的代表者、维护者,在推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

面对新形势,工会组织如何更好地代表职工?如何更好地维护职工权益?赵世洪指出基层工会工作应该从五方面去发力,尤其在集体协商工作中,应构建企业和职工的命运共同体。

社会化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5月16日上午,赵世洪一行到坂田街道航嘉驰源公司现场考察企业工会建设情况,与职工代表进行座谈。据介绍,航嘉工会围绕“职工成长和企业健康发展”这一核心,推动落实职工民主权利,打造职工成才平台,为企业发展汇聚正能量,实现劳资关系和谐双赢。2013年,航嘉工会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全国模范职工之家”。

据了解,近年来,龙岗区总工会主动探索工会工作创新路径,特别关注产业转型升级中职工队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职工群众全面调研,将工会改革事项纳入区改革项目统筹策划。

2014年以来,推动区委制定《中共深圳市龙岗区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工会工作的意见》等6个配套实施方案,形成区委加强和改进工会工作的“1+6”文件。

此外,在广东省工会工作改革中,龙岗区总工会率先尝试对传统工会工作体制机制进行改革,强化工会组织的基本职责,在工会组织参与劳资纠纷处置、推动工资集体协商、加强企业民主建会民主管理,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作用等核心工作中,厘清工会与政府职能部门的职责边界,梳理工会工作权责清单,突出工会维权主业,建立若干新机制,完善和规范工作制度,促进工会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

龙岗区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作用,成立区服务职工社会组织联合会,社会化工作走在全国前列。”赵世洪建议龙岗区总工会积极探索和创新,为全国工会工作积累鲜活经验。

新时代工会“实验场

放眼龙岗,这里产业多元密集,职工的聚集度高;与此同时,这里属于典型的移民社会,市场化程度高,社会组织发育完善;“80后”“90后”成一线工人主体,带来的利益诉求快速、多元、高端,“他们在打工的同时还要圆求学梦,还要有自己的职业规划,赚钱回家创业。”一位业内人士如此分析。

在内在动力和外来压力之下,思想解放、理念先进,工作积极、勇于创新,我觉得这是深圳代表的广东工会和沿海发展地区工会的一个很重要、很好的趋势和特点。”赵世洪分析,龙岗工会除了基本的维权之外,还做了大量工伤救助服务、教育培训、组织动员各种社会组织发挥枢纽平台作用,要比内地很多工会要更进一层、更深一步,工会工作社会化程度高。“以深圳为代表的广东,是我们新时代工会工作改革创新、顺应时代发展的最好实验场,也是能创造经验的最好的一个典型发祥地。

在专家看来,中国最早的工人产生于广东,新时代最有活力、最有能力、最有探索和创新精神、冒险精神的工人阶级,仍然荟萃于广东、深圳,这个工人阶级不仅是产业工人,还包括各个方面创业的各种职工,深圳龙岗面临创造历史、创新发展的二次创业,要真正构建党领导和政府支持的一个大的工会工作格局。

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党建、群建、社会建设都面临着方方面面的考验,群团组织要进一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改革创新。”5月15日,龙岗区委书记杨洪调研全区群团工作时表示,要以问题、需求导向为工作指针,在坚持“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同时,做到“专业化、精细化、人性化”,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群团建设,实现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建共享。

新业态下五大新命题

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纵深推进,在经济新常态下,龙岗也诞生了不少新型业态,与之相伴的,职工队伍也在不断细分,新的产业工人要及时抓住,并建设工会基层组织。

一方面新产业带来新工人,新型工会如何构建?急需创新思维。

像新的产业组织、产业业态集中的前海,行政组织架构、管理模式、产业形态,包括国际联系、运行规格都不同,这个地方工会怎么发展?怎么去壮大?”赵世洪表示,要使工会工作社会化,动员社会力量来支持、参与工会工作;在集体协商工作中,应构建企业和职工的命运共同体。

深圳基本是非公企业,劳模竞赛如何组织?利益分享机制怎么完善?劳模精神怎么具体化?如何对职工进行心服口服的引领?这都需要创造经验。

另一方面,传统工会如何创新?“比如为保障基层工会主席权益,可否探索给工会主席上保险?除了工会干部维权,社会工作者也面临风险,他们的权益也得维护,这些都可以创造经验。”赵世洪说。

在源头治理劳资纠纷方面,赵世洪建议要进一步完善机制、强化沟通、搭建桥梁,并将工作不断深化、细化、具体化到行业、企业,真正实现矛盾源头治理。

而综合来看,新形势下基层工会何为?在赵世洪看来,就是代表、维权、服务、教育、规范。具体来说,就是要代表工人阶级当家作主、行使民主管理职责;教育方面包括职业培训、政治、思想素质、文化、品德等;而规范则是通过职工的自我组织来自我规范产生力量。

如何代表职工,如何去维护职工?如何去服务职工?如何去教育职工?如何去规范工会工作?”省总工会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陈宗文表示,这是工会工作五大新要求,也是深圳龙岗工会的一个大课题,要继续改革创新。

十大“率先”:龙岗工会改革之路

■探路

●全市率先建立区总工会微信平台

●全市率先实行职工工资支付月报告制度

●全市率先成立区服务职工社会组织联合会

●全市率先开展工伤探视和慰问非深籍职工

●全市率先开展职业化工会副主席试点工作

●全市率先制定企业工会民主选举指导意见

●全市率先实施企业职工欠薪举报奖励制度

●全省率先探索源头参与治理劳资纠纷新途径

●全市率先按档次制定“职工之家”建设标准

●全市率先推行企业工会职工三方联席会议制度

近年来,以“创新求变”为自身追求的龙岗区总工会,通过大量调研实践,开创出“十个率先”。

2014年底,他们在全省率先主动探索在转型期建立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的工会组织源头参与治理劳资纠纷新途径——推动区委出台《中共深圳市龙岗区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工会工作的意见》、区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出台《龙岗区关于工会组织参与劳资纠纷预警与处置的工作方案(试行)》等6个工作方案(简称“1+6”文件)。

据悉,区委通过“1+6”文件,强化基层党委对工会工作的领导责任,厘清工会与政府职能部门的职责边界,强化工会的基本职责,建立工会工作责任清单,分清各级工会层级责任,制订工作标准,规范工作流程,完善工作机制,为重点难点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积极探索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的工会组织源头参与治理劳资纠纷新途径。

“从2015年1月中央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来看,龙岗‘1+6’文件精神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位业内人士说。

为打造枢纽型工会组织平台,2013年8月,龙岗区总工会率先在全市工会系统中依法登记成立龙岗区服务职工社会组织联合会(下称“联合会”),2014年联合会培育社会组织15家,率先成立1家社区级源头治理劳资纠纷推进会,通过开展各类活动服务职工约6万人次,逐步发挥枢纽型工会组织的示范和辐射作用。经过近2年运作,联合会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优势,逐步呈现出“独立化、社会化、规范化、去行政化”的社会组织特点。

龙岗在全市率先开展工伤探视、专门慰问非深户籍困难职工等特色贴心关爱活动,2014年探访受伤职工近5000人次,市、区两级工会投入120多万元工作经费,为1485名受伤职工送去温暖,引起企业对职工劳动保护的重视,受到职工普遍认可。

龙岗在全市率先开展职业化工会副主席试点工作,按照“社会化招聘、契约化管理、职业化动作”的模式建立了首批职业化工会干部队伍。2009年以来每年投入近500万元,共招聘86名职业化副主席,派驻到覆盖职工5000人以上的社区工作,有效改变过去基层社区无人干、不会干、不愿干工会工作的被动局面。

龙岗在全市率先制定企业工会规范化民主选举工作指导性意见,率先在坂田街道建立了第一家经规范化民主选举产生的企业工会,建立全区企业工会数据台账,实行动态管理,每周报告届满企业工会的换届选举完成情况。

他们还在全市率先推行建立企业方、企业工会与职工之间的三方联席会议制度;在全市率先按照全国、省、市、区四个不同档次制定“职工之家”建设标准,区总工会对建设情况现场检查验收,根据验收情况分类给予指导和扶持。

此外,他们在全市率先实行职工工资支付月报告制度,及时发现企业员工的诉求动态以及欠薪劳资纠纷苗头情况;在全市率先实施企业职工欠薪举报奖励制度,激励企业员工举报企业欠薪行为;在全市率先建立区总工会微信平台,形成网络、微信、QQ群、主席信箱及区级12351职工服务热线“五位一体”的劳动关系信息报告体系。

今年工会改革新看点:

58名志愿律师与社区企业对接

■链接

记者了解到,今年,龙岗区总工会将整合各方资源,深入推进职工素质提升工程,探索职工素质提升工程新模式。创新开展“百千万”职工人才选拔工程,探索职工培训社会化运作模式,加大培训资金投入,每年选拔百名技术标兵,打造千名技术能手,培养万名技术熟练工,促进创新型企业、创新型城区建设,服务全区产业转型升级。

将突出抓好市、区源头参与治理劳资纠纷试验区建设,将龙城街道嶂背社区、坂田街道南坑社区分别确定为市、区建设试点,其他各街道自选一个社区作为试点。

建立职工法律援助队伍,各街道总工会整合法律顾问资源,做好58名志愿律师与社区、企业的对接,常态开展法律知识培训、普法宣传、维权服务等工作。

2015年全区已建会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建制率要达70%以上,其中重点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建制率达75%以上,每个街道各树立4家集体协商真谈实谈企业典型。

龙岗区总工会将着重指导20家市、区民主建会示范单位完成规范化民主选举;探索建立企业工会与企业方联席会议制度,区、街道、社区三级工会分别各自确定3家、2家、1家民主管理示范单位。

总结推广龙城街道嶂背社区源头治理劳资纠纷促进会的经验做法,力争在每个街道孵化1家社区源头治理劳资纠纷促进会,2015年孵化、培育职工服务类社会组织不少于10家;将心灵驿站交由专业社会组织承接,完成4家心灵驿站的建设。

(编辑:苏卓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