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来西瓜砸算不算浪费?

02.06.2016  00:49

  为了解压,来自川渝的2000名大学生近日在重庆武隆景区内展开了西瓜大战,1小时砸掉的西瓜重达1吨。该行为引起网友热议,不少网友质疑,通过扔西瓜的方式减压是否合理?1吨西瓜被砸会不会太浪费了?景区工作人员称武隆是个小县城,每年都有很多卖不出去的西瓜,“西瓜拿来用了总比烂在地里好。”

  高考生要减压,毕业生也要减压,类似新闻最近很多,无论撕书吼楼还是砸西瓜,虽然套上的是减压名义,实则无非青春荷尔蒙的一次集体释放,年轻人总是喜欢闹出点动静来,刷出集体的存在感。这种行为如果不伤害到别人,不影响公共秩序,不违反国家法律,无论你是否认同,至少应该被容忍。因为人家撕的是自己买的书,砸的是自己买的瓜,浪费似乎不是一个好的指责理由。

  有网友说,西瓜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砸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那些被砸的西瓜要是送给环卫工人,或者送给山里的孩子,该有多好。这样的指责让人联想到经济危机中西方资本家“宁愿把牛奶倒掉,也不愿给穷人喝”的行为。

  西瓜被砸,牛奶被倒,浪费的都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其实,商品以价格形式体现的经济价值,与其使用价值并不是一回事。牛奶倒掉之所以合理,是因为卖不出去,如果免费送给他人,会更加卖不出去,价格也会更低。要求奶农牺牲自己的利益去满足他人喝奶的利益,是没有道理的。同样道理,只要西瓜是花钱买来的,那么对于瓜农来说西瓜的经济价值已经实现,至于买瓜者如何使用西瓜,已经与他无关。相反,如果没人买瓜,西瓜都烂在地里,或者只能更廉价地出售,那才是真正的浪费。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可以“再开发”的,使用领域越多越有利于促进市场需求,进而提高商品价格。所以,对任何商品而言,多“开发”一个使用领域,大概都不是坏事,哪怕是用来砸着玩。西红柿大战每年给西班牙的布尼奥尔小镇带来数万游客,这就是对西红柿使用价值成功的“再开发”,而绝不是浪费西红柿。西瓜大战与西红柿大战其实没有任何区别,只是我们的思维不要被自我禁锢了——西瓜不只可以用来吃。

  ■ 舒圣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