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源“六抓”着力提升扶贫工作整体水平
广东省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紧紧围绕省委、市委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部署,以六项抓手加强扶贫开发工作。2014年,努力实现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484元以上,增长13%以上;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00元以上,增长30%以上;贫困户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5700元以上,增长20%以上。
一是抓增收。重点打造京珠北蔬菜长廊、黄烟产业带、乳桂线观光农业产业带,深山区瑶山茶、中草药产业带。2014年,31个重点帮扶村将全部成立农村专业合作社或加入农村专业合作联社。力争新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各1家、家庭农场10个,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2.4万亩,规划建设农产品深加工园区和特色农产品贸易市场。
二是抓亮点。依托民俗风情和特色产业,将现代生态农业开发与发展乡村旅游业结合,打造涉及乳城镇至桂头镇沿线20多公里内的5个镇30个行政村的乳桂线幸福安居示范片。同时,沿乳桂线打造云瑶宫、一峰生态园、粤凰生态园等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农家乐、瑶家乐项目,并将项目建设与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建设乡村旅游长廊。
三是抓设施。2014年,力争全面完成2013年“8.16”洪灾安置点建设任务,让受灾群众尽快搬入新居;完成全县690套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住房改建和18个村13个安置点“两不具备”村庄搬迁任务。开展贫困村安全饮水工程、村道硬底化工程、村组织“五有”工程、村便民服务站工程以及文体设施工程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四是抓素质。坚持把劳动力培训和转移作为农村脱贫增收的重要措施,组织农村劳动力进行农业技能和非农技能培训。继续探索扶贫培训转移就业带动机制,把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就业能力与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农技推广体系的作用,强化贫困户技能培训,增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后劲。
五是抓机制。健全扶贫开发工作稳定投入机制,加强对涉农资金的规范化管理和统筹安排,提高涉农资金使用效益。健全扶贫开发金融服务机制,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发展小额贴息贷款,解决贫困户发展生产、自主创业资金短缺问题。完善基层组织服务群众机制,通过完善村级便民服务站和农村“三资”管理平台,规范基层为群众办事和村务管理的水平。
六是抓组织。加强驻村干部管理,改进驻村干部工作作风,对工作实绩特别优秀的优先提拔使用,最大限度调动扶贫干部的积极性,努力提高扶贫干部的执行力。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加强村干部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把村“两委”班子建设成为带领农村脱贫奔康的“领头雁”。
(供稿:乳源瑶族自治县民族宗教局,编辑:民族工作一处·余森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