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乳腺癌发病率10万分之45 患者内衣塞丝巾灌绿豆

09.03.2015  11:31

  ●得知右乳被完全切除,我悲伤得眼泪都没有了。———  乳腺癌患者沈元

  ●乳腺癌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治愈几率越大,生存期越长。———  佛山市中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陈学彰

  ●在我接触过的乳腺癌恶性肿瘤病例中,完全切除乳房的女性患者占比在70  %以上,只有20%的患者选择保乳手术。———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乳腺疾病防治中心主任医师朱大江

  ●义乳佩戴并不容易,为了贴合身体,患者必须佩戴特制的乳罩。为防止义乳发飘,有的女性在乳罩中塞丝巾,有的甚至灌入炒过的绿豆。

  今年初,因为歌星姚贝娜突然患病逝世,“乳腺癌”成了高曝光度的网络热词。

  乳腺癌,目前是危害我国女性健康的疾病中最常见的肿瘤病。据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上记载,2010年,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在收集全国219个登记处记录的恶性肿瘤资料后发现,女性乳腺癌发病数量在女性恶性肿瘤发病数中排名第一,每年约有13万新发病例。在死亡率上,乳腺癌位于肺癌、胃癌、结肠癌等癌症之后,在中国女性癌症死亡构成比中占第五位。

  据目前不完全统计,佛山的发病率约为每10万人中有40-50例,患者40~50岁居多。

  对于确诊患乳腺癌的女性而言,一张医院出具的化验单可能仅仅是噩梦的开始。化疗是治疗癌症的常规手段,但是带来的副作用往往令病人痛不欲生,而其中一部分病人即使经历了治疗的痛苦,也可能会因病情的恶化而突然离世。但佛山市中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陈学彰说,乳腺癌越早发现越早治疗,治愈几率越大,生存期越长。“很多患者治疗后普遍能生存5-10年,有些长达10年以上。

  乳腺癌还会剥夺女性身体的完整。部分患癌女性以切除乳房为代价,依靠手术等医疗手段痊愈,但是一旦失去女性的重要性征———乳房,意味着她的身体功能、个人形态、人际关系需要从残缺中逐渐重建。

   小概率事件

  佛山南海九江镇人沈元初次确诊乳腺癌是在2007年的11月6日。在那之前,她从来没有意识到死亡距离她如此之近。

  在确诊之前的三四个月,沈元曾无意中摸到右侧乳头下有一颗绿豆大小的硬块,“摸上去硬硬的,不会动,也没有痛觉”。

  身体的变化,她略有在意,也曾往乳腺癌的方向去联想。不过令她略微心安的是,她曾从网络上搜索相关信息,像她这样约40岁,生育有两个孩子并且坚持用母乳喂养的妇女,得乳腺癌的几率要低于没有生育或只生育一个孩子的同龄妇女。“或许是乳腺增生吧”,她当时心存侥幸。

  我国女性患乳腺癌发病率并不高。根据《肿瘤》杂志2102年的一份流行病学报告,从2003-2007年间,全国32个肿瘤登记点女性乳腺癌合计发病率为41.64/10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佛山并不在登记调查范围之内,但是在与佛山毗邻的广州市和中山市,这个数据分别是53.78/10万和23.49/10万。

  而沈元从网络上搜索到的医学信息也没有错,像她这样条件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要低于同龄女性,这是一个医学共识。但是命运却和沈元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她不幸地成为了那极少数的一位。

  11月时,沈元发现右侧腋窝也肿胀起来。“走路摆臂时老是蹭到胳膊”,这时她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遂去南海医院接受乳房检查。

  当胸部的活体组织病理切片检查报告出来时,沈元最后抱有的一丝侥幸心理也被彻底摧毁:确诊为乳腺癌三期。

  “当时觉得,天塌下来了!”她说。

   发病机制仍未被完全了解

  沈元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得这个癌症。事实上,包括乳腺癌在内,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在医学上仍然没有被完全了解。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在沈元发觉“绿豆大小”的硬块之前若干年甚至十数年前,癌细胞早已以乳腺作为病灶,在她的体内开始潜伏并发展。

  在变异分化前,癌细胞最初都是人体正常的体细胞。正常的体细胞分裂次数是有限制的,当分裂达到次数限制后,细胞便会进入凋亡阶段。凋亡是人体细胞正常生理周期的一部分,用来淘汰达到“服役年龄”的细胞。在正常状态下,凋亡是受到人体调控的。

  但是当体细胞中的基因发生突变后,导致部分细胞得到了可以无限繁殖的能力。对这些细胞而言,凋亡这个程序就不存在了,也不再受人体调控。

  与普通的体细胞相比,这部分基因突变后的细胞可以无限制地增值、近乎永生不死,在与正常体细胞的竞争中容易占据上风。这就像是达尔文的“物竞天择”理论,占据优势的不死细胞最终在人体内形成肿瘤。从癌细胞出现,到形成能被检测出的肿瘤,这个过程可能要几年,甚至长达数十年。

  沈元曾这样想,风风火火的急脾气或许是自己壮年患癌的一个原因。患病后,医生也劝导她心态要平和。但是医学上,没有发现有任何证据证明乳腺癌发病率与患者的脾气、性格存在任何关系。而已经被证实的是,在女性群体中,乳房长时间被放射线照射、长期服用外源性雌激素以及携带与乳腺癌相关的突变基因等,会导致患乳腺癌的风险比正常人高。

   切乳还是保乳,一道选择难题

  当沈元确诊乳腺癌时,病情已经发展到癌症的第三期。当时,肿瘤的直径已大于五厘米,而且已和皮肤、胸大肌以及右侧腋窝部位的淋巴结粘连。这意味着,癌细胞已经开始扩散到乳房周边的部位了。在确诊第二天,沈元就紧急住进了医院,准备进行外科手术。

  主治医生向沈元的丈夫提出两个治疗方案供其选择:完全切除沈元的右侧乳房,或者只切除乳腺而保住乳房的其他部位。

  完全切除还是保留乳房?这对患者和家属而言,都是两难的选择。保留乳房可以保证患者痊愈后身形的完整,而完全切除乳房则可以明显地降低患者的复发率。

  在沈元进入手术室之前,她并不知道自己的乳房将要面临什么样的命运。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沈元的丈夫选择了完全切除。

  手术很成功,不仅完整地切除了沈元的右侧乳房,还有右侧腋窝部位的淋巴结和胸大肌。失去了一侧乳房,这对于沈元来说不啻为得知患癌后的第二重打击。当她从病床中醒来,发现胸前被绷带绑得紧紧的,“得知右乳被完全切除,像木乃伊一样,我悲伤得连眼泪都没有了”,她说。

  失去乳房的悲痛过后,沈元还是理解丈夫当初的选择。“他说选择隐瞒我的理由是,不想影响接受治疗的情绪。”沈元告诉记者,她丈夫当时的想法是,命比乳房重要。

  为了彻底杀死癌细胞,手术后沈元开始一段漫长的化疗治疗。在第一个化疗疗程时,药物在沈元身上的副作用非常明显。她还记得,由于病痛,她曾连续八天滴水未进,呕吐不止。医生安慰她,一般人在第一个疗程都反应剧烈,下一次会好很多。

  在七个月的治疗过程中,沈元共接受了8次化疗,25次放疗。这期间,尽管大多时间都卧病在床,但是沈元告诉记者,在治疗过程中,她总是感到疲劳、痛苦和酸楚。

   身体的残缺影响心理

  以右侧乳房、胸大肌和经历长期痛苦的化疗作为代价,沈元终于从死神手中挽回了生命。

  在佛山,有很大比例的女性乳腺恶性肿瘤患者做了和沈元同样的选择。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乳腺疾病防治中心主任医师朱大江称,在他接触过的乳腺癌恶性肿瘤病例中,像沈元这样完全切除乳房的女性患者占比在70%以上,只有20%的患者选择保乳手术。“其实从术后生存率来看,保乳或不保乳,相差不多,但是从术后复发率来看,相差大概10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性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黄盈盈,在对14位有乳腺癌经历女性进行深度访谈后发现,经历乳腺癌后女性身体与其被看做是一种患病的身体,不如说是一种被视为残缺了的身体。

  据黄盈盈的调查,在经历乳腺癌后,女性的心理状态前后差异明显。乳房的缺失、头发在化疗过程中大量脱落,令这些女性因自己身体的残损形象而显得窘迫。

  掉发还可以用假发来掩盖,而乳房、胸大肌缺失给生活带来的困难逐渐比脱发更加难堪。在黄盈盈看来,乳房作为女性的重要性征,对女性气质的建构起着重要的作用,切除乳房则是乳腺癌所特有的,不仅影响一般的身体外观,更是挑战了女性的性别形象。

  当女性的乳房缺失之后,她们的配偶也会承受巨大压力。据黄盈盈的调查,有一部分受访者因为无法与丈夫保持手术前那样的亲密关系,而对丈夫的出轨持包容态度,甚至导致关系破裂。但是也有一部分患者丈夫仍然能保持原来的亲密程度。

  沈元的遭遇也与黄盈盈的调查对象们相似。她坦承,手术后遭遇了一段时间的心情低谷期,但是幸运的是,她发现手术后她的两个孩子突然变得额外懂事,她的丈夫也比之前更加温柔。

  “但是也有病友丈夫在她生病期间去外面找女人的,她总是和他吵架。后来我们劝她,根本没有必要吵,受影响的是自己身体。”沈元告诉记者,她曾经如此安慰其他的乳腺癌病友。

  在乳腺癌康复期间,沈元通过医务社工组织的“漂亮女人花”活动认识了诸多乳腺癌病友,目前沈元也成为了该组织的一名义工。病友们之间的相互帮扶,是这些乳腺癌患者的重要社会支持力量。

   失去乳房,如何成为一个“正常人”?

  黄盈盈分析女性患者重造乳房或者佩戴义乳的行为后得出结论,对女性破损身体形象的重塑,是乳腺癌患者在治疗中后期面临的一个挑战。在调查过程中她发现,不管多大年龄几乎所有的女性都诉说乳房对于身体形象的影响。

  “外在的缺这么一个东西,说实话一看就恶心,甭让人家恶心自己就觉得恶心。”“我们游泳洗澡都找一个靠边的地方,倒不是因为我怕难看,而是怕别人受影响。

  没有乳房,该如何做一个正常人?这是所有切除了乳房的患者心中,苦苦思索的一个问题。

  沈元的应对方式是:佩戴义乳。她告诉记者,佩戴义乳并不舒服,而且也被察觉出和真的乳房有区别。义乳佩戴并不容易,为了贴合身体,患者必须佩戴特制的乳罩。为防止义乳发飘,有的女性在乳罩中塞丝巾,有的甚至灌入炒过的绿豆。

  尽管义乳佩戴起来有各种麻烦,但沈元现在已经离不开义乳了。因为义乳的存在,让她的外表看上去和普通人相差不多。因此在病友组织里,如何选择舒服的义乳,如何正确地佩戴,也成为她们必不可少的一个话题。

  在黄盈盈看来,一些年纪偏大的女性,她们对于乳房的关注,尤其是佩戴义乳,与其说是为了美感,不如说是使自己的身体看起来“正常”一些,以符合社会对于一个女性身体的标定。

  (文中沈元为化名)

   晚期患者

  珊珊:一个月接到两次病危通知

  对于我们这种晚期病人来说,用一种药少一种药,所以每次进医院压力都很大,很怕医生说效果不好。

  ———  珊珊

  齐耳的短发,发夹将刘海从前倒梳到脑后,大眼睛,瓜子脸,皮肤略显苍白,笑起来时颧骨更加明显的凸起,衬托得眼睛更大。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坐在走廊里的床上,输液的管子从瓶子里伸出来,经过床边伸进她衣服里,单薄的身体裹在羽绒服里。她笑着说“把输液的管子埋在胸前,因为这种液体不能直接进到皮肤,否则会腐烂,一定要保证液体都打到血液里,于是选择了胸前埋管子”。“我不打算取出来了,以后就让它一直留在那边吧。”说话时云淡风轻的,似乎说的那个病人不是自己。“现在我身上到处都是洞,而且还切了一边。”她说完,自嘲地笑笑。说话时语速轻快,噼里啪啦地一句跟着一句,看上去没有人会认为她是一个癌症患者,而且是晚期癌症的患者。

  “超晚期乳腺癌,她自己都知道,但是她很乐观,笑容很灿烂。”珊珊的主治医师、佛山市中医院肿瘤专科主任田华琴说。“你见到她就知道了,我让她多到其他病房走走,可以鼓励一下其他的患者。

  珊珊说,如果这次治疗效果不错的话,打算今年底一定要去云南旅游,自从患病以来她就没有出去旅游过。“最想做的就是去旅游。”这几年每年的5月1日和10月1日,每当她打算和家人一起旅行时,病情却突然加重了,只得作罢。“我和老公说好了,这次治疗效果比较好,年底就带孩子去旅游。”珊珊说着笑起来,“没办法去西藏了,但是云南应该还可以。

  笑容在她脸上绽开,像是春天里向着太阳绽放的第一朵花,明媚灿烂,她丝毫看不出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但其实她今年也才32岁。

   6次化疗暴瘦20斤

  每个癌症患者,都不曾想到自己会生病,无论多么坚强,在最初听到病情的时候也几乎无法相信癌症已经在身体里扎了根。

  2012年8月,生完儿子才4个月,还在哺乳期的珊珊,无意中摸到自己的左边乳房有一个肿块,但是不疼也不痒,此时癌已经在她身体里生根发芽了。于是她把4个多月大的儿子托付给父母,开始漫长的治疗。

  先是在广州某医院做了乳腺切除手术,术后又开始漫长的化疗和放疗。几乎每个癌症病人都是从不接受到接受,认清现实,积极治疗,这样的一个过程,珊珊说。手术后的第一次化疗,她至今记忆犹新。“化疗完当天下午6点多,我就开始吐,一直吐到第二天5点,几乎是每5分钟就一次。”她一个晚上吐了50多袋,胆汁苦水,能吐的全部吐了,伴随着呕吐的还有拉肚子、掉头发,6次化疗她暴瘦了20斤。“每个癌症病人都很坚强,甚至比健康人还坚强。”珊珊说,“刚开始的那段时间,我也是这样。”有一段时间,睡着睡着,她会从梦中哭醒,有时候会掐自己的脸,看是不是在做梦,走在路上,看着别人都很精神,她就会生出羡慕,如果自己也没生病该多好。

  除了疾病的折磨外,她还要忍受与孩子分开的痛苦。“以前都是我自己带孩子的,但是生病后,就只能让我妈妈帮忙带,大女儿住寄宿学校。”每次化疗完,出院后回家休养的时间,她的全部精力几乎都是吃,补充营养。“我妈天天煲汤,端到我的床边。

  治疗结束后,她的头发全部掉光了,那段时间,她出门都要戴假发。“以前有头发的时候觉得很麻烦,但是没有头发后,才发现没头发其实更麻烦。”珊珊说,头发掉完后的日子里,她出门都要戴假发,戴假发不仅热,而且不能去风大的地方。“我女儿曾经问我说,你为什么剪和尚头?后来她知道了就说,以后带我到没风的地方去玩。”头发再次长出来后,珊珊下定决心不要再戴假发的日子。

   手术后发现癌细胞转移

  但不幸的是,2013年,手术完才一年,珊珊就被诊断发现了椎体转移,治疗并没有阻止癌症这个恶魔的脚步,2014年她又被发现胸腰骶椎和双侧骨骼转移。“知道骨转移的那天,我当时在医院大厅里哭了一个多小时,真的不想做治疗了。”当时是怎样的伤心和绝望,此刻讲述的时候都化为了平静。“但是孩子还那么小,我当时也才29岁,还有父母在,后来我想为孩子也要坚持下来。”说起孩子的时候,她声音开始有点黯然。“真的很不忍心,我大女儿9岁,儿子3岁。

  她曾经一度一个月接到两次病危通知书。“即便如此,最初的生病日子里,仍然坚持上班。我在外贸公司,平常工作也不是很累,老板人也很好。”珊珊说,为了不增加家人的负担,她一直都在坚持上班,直到去年病情又加重后,不得不更加频繁跑医院,无奈辞职。即便是在生病化疗的时间里,起初去医院都是丈夫开车接送,到后来她就自己开车去广州,化疗完再开车回到顺德的家里。而现在,她坚持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搭车到医院接受治疗,下午治疗完后再搭车回家。

  2014年9月30日,国庆节前一天,她因大量的心包积液进行穿刺治疗。“我不想再掉头发了,就坚持不再做化疗。”医生给她用上了除化疗外的一切其他治疗手段。“那种很贵的靶向药物也不起作用了。

  去年12月,她的病情又开始恶化,不仅走几步就喘气,而且一度到了不能行走的地步。到医院一查,发现不仅出现了心包积液而且还怀疑肝转移,于是她转院到佛山市中医院。“当时我觉得心好累,真的不想再治疗了,但是我老公说服我继续化疗”。

   “生命也就剩半年光景

  2015年1月1日,当大家都在迎接新年到来时,珊珊却不得不因为病情加重,再次入院。“我和老公躺在医院的床上商量,他说,他要戒酒,要我答应他继续化疗,用上所有的手段,医生让我做什么治疗,我就做什么治疗。”珊珊说,她现在所希望的就是稳定住病情,等待新药出现。“对我们这样的晚期病人,每年都会有新药出来。”她叹气说,很久都没有出去过了,而丈夫也因为她生病改变了很多。“他是做生意的,对于需要应酬的人来说,不喝酒是很难的,但是他说为我戒酒。”说起老公,她的语气中带着感激。“以前我没生病时,脾气总是很急,而且也总是想很多,杞人忧天。我老公有时候在外面应酬,不接电话,我会生气到撞墙,摔手机。”珊珊自嘲地笑笑,“自从生病后,我就想通了,想那么多干什么,少一根筋快乐一点更好呢。”她说,现在的自己心里很平静,很平和。她一度甚至不避讳地在记者面前说,自己的生命也就剩半年光景。在医院治疗的时候她除了和病友聊天外,就读圣经。“喜乐的灵乃是良药,忧伤的灵使骨枯干。”她时时会念着这句话,让自己的内心平静。“有什么不快乐,我每天都会祷告,说出来就感觉好了。”她说,每当自己想要放弃治疗的时候,总有一股无形的力量支持着她。

  “我很久都没带孩子一起出去过了,每次都想带他们去公园,但是我身体太差,根本走不动。”珊珊说,目前化疗的效果并不好,医生给她的治疗方案就是局部打药进去。“明天要插一个管子,把药打到心脏里。”她说,每次入院治疗心理压力都很大。“对于我们这种晚期病人来说,用一种药少一种药,所以每次进医院压力都很大,很怕医生说效果不好。”但是说这些时,她却依然笑着。“到时候我发在云南的照片给你看。

   治愈病例

  文姨:做完手术还没恢复好就爬山

  对于癌症病人来说,从确认患癌的那天开始生活会就此改变,不仅要忍受疾病带来的痛苦,还要接受随疾病而来的一切相关多米诺效应。对于他们来说,一个对健康人相当简单的旅行,他们也要谋划好久,但却并不一定能够实现。对于珊珊是这样,对于很多人都是这样。不过,文姨却是一个例外。她的生活似乎没有太大的改变,照旧同学聚会、爬山、旅行,生活日程的改变仅仅是最初隔一段时间住院治疗,到现在一年去医院3-4次,做复查而已,其余的生活依旧潇洒。

   瞒着家人去住院治疗

  55岁的她没结过婚,至今单身。身边几乎没有什么人知道,其实她患癌多年,她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而且这么多年以来,每次的同学闺蜜聚会、喝茶活动,她几乎都没怎么缺席过。她甚至在做完手术还没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就和朋友去爬山,背一个硕大的双肩包,包带就勒在伤口部位,她不得不用手护住伤口,却依然能够步履矫健当仁不让的走在第一个。说起这个,文姨满是骄傲。“如果在外面碰到,没有人会认为我患过癌症。

  脸色红润,牛仔裤,单肩包,一条马尾绑在脑后,个子虽然小,却很精神。2007年,她感觉到左侧乳房有点痛,去医院看妇科,医生告诉她没有问题。两年后,体检时B超检查,医生告诉她怀疑是乳腺癌,后来确诊是乳腺癌。“我身体一直很好,根本没想到会患癌。”文姨也同其他癌症患者一样,最初很难接受患癌的事实,不过她没告诉家人,收拾好行李后告诉家人要去旅游,事实上却住进医院治疗。2010年1月她在市一医院做了左侧乳房保乳手术和右侧纤维瘤切除手术,并且进行化疗治疗。“化疗后,一洗头,头发就大把大把的掉,家里人肯定会发现,那时,我才告诉了母亲和姐妹。”令她自己也比较奇怪的是,很多人都有的化疗后的副作用却没有在自己身上出现,没有呕吐也没有腹泻,仅仅是化疗后胃口不好而已。“每次化疗完,我们几个病友立刻就打车出去找吃的,然后打包回来给其他病友。

   “从来不看检查结果

  手术完出院后,头发只长出一点点,她就顶着“寸头”去参加同学聚会。“聚会上有同学问起我为什么剪个男仔头,我就说理发师手艺太差了,不小心给剪成这样。”文姨笑着说,至今她患癌症的事情也仅仅限于自己姐妹、母亲和两个好朋友知道,其他所有人都当她是健康人,吃饭、喝茶、爬山、旅游都不会拉下她。“如果我告诉她们我生病了,她们就会有顾虑,喝茶、旅游就会很少叫你了。

  手术并没有使得她一劳永逸,同年3月,她的伤口出现渗液,4月在医院实行左侧伤口清创和引流术,之后又进行靶向治疗。2010年的一整年,她几乎隔段时间就要进院治疗,时间频密,5月她入院,进行放疗治疗,6月因放疗后乳腺炎再次入院,并进行靶向治疗,这段时间她把自己完全交给医生。“每次检查结果和报告我都会直接给医生看,我从来不看结果,免得忧心,一切都有医生。”文姨说,“我哪里有不舒服就直接告诉医生,怎么治疗由医生看着办。”文姨说,自己一直都当自己是健康人,除了饮食稍有注意,吃得健康外,只是为了减少压力,两年前,她将自己经营的工厂转卖。“现在我很轻松,吃吃玩玩。经济能力也能应付。

  患病后,文姨在不用住院治疗的日子里,坚持每天6点钟起床,爬山坚持了两年,现在每天坚持在文华公园快走一个钟。

  目前,文姨属于乳腺癌治愈的患者,每年只需要进行3-4次复查,平时坚持服药防止复发即可。佛山市中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陈学彰说,“治愈的意思就是她体内还有很少癌细胞,但是处于不复发状态。

   链接

  安吉丽娜·朱莉的经验:乳房重建

  乳房的缺失会挑战患者的自信和心态,更会对年轻女性的婚姻和性关系产生巨大冲击。

  乳房切除后如何恢复身体的完整以及自身的信心?美国著名女影星安吉丽娜·朱莉的治疗经历或许能够让年轻乳腺病患者们进行借鉴参考。

  安吉丽娜·朱莉是“BR  C  A1”基因的携带者。这种基因遗传自她的母亲,是一种会大幅度增加患乳腺癌和卵巢癌可能的基因。而安吉丽娜·朱莉的母亲与癌症缠斗10余年,最终因病在56岁时逝世。在了解自己的家族病史和基因信息后,安吉丽娜·朱莉做了一个备受争议的决定。她在没有发现有患有癌症迹象的前提下,切除了自身的全部乳腺。在手术过程中,她保留了自己的乳头和乳晕,最后通过乳房重建来恢复了自己的女性外形。

  成功手术后,朱莉接受媒体采访称,她很高兴自己做了决定,她可以告诉孩子们不必担心会因为乳腺癌而失去他们的母亲。而且令她欣慰的是,孩子们不知道过程,他们看到的仅仅是一个小伤疤。

  在国外,像安吉丽娜·朱莉一样在切除乳房(乳腺)后选择重建乳房的女性占比要高于国内。朱大江称,在佛山妇幼保健医院,重建乳房的女性患者大概只有10%。他认为,心理上的差异导致手术比例上的差异。“外国人对形态和性的需求更在意。

  据朱大江介绍,目前乳房再造的手术方法已经比较成熟,常见的有“假体再造”和“植皮再造”两种方式,不仅能维持女性正常的体态,而且除了哺乳功能外,其他功能都能恢复。“尤其是A罩杯和B罩杯大小的乳房,能够塑造得比较好。”他说。

  02-04版  统筹:南都记者  张驰 采写:南都记者  田海燕  张驰

  目前乳房再造的手术方法已经比较成熟,常见的有“假体再造”和“植皮再造”两种方式,不仅能维持女性正常的体态,而且除了哺乳功能外,其他功能都能恢复。

  在国外,像安吉丽娜·朱莉一样在切除乳房(乳腺)后选择重建乳房的女性占比要高于国内。在佛山妇幼保健医院,重建乳房的女性患者大概只有10%。心理上的差异导致国内与国外手术比例上的差异。

  ———佛山市妇幼保健院乳腺疾病防治中心主任医师朱大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