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的堂匾如何被揭阳村民巧妙收藏幸存至今

03.08.2018  04:04
清乾隆的堂匾如何被揭阳村民巧妙收藏幸存至今 - 新浪广东
清乾隆的堂匾如何被揭阳村民巧妙收藏幸存至今 - 新浪广东
清乾隆的堂匾如何被揭阳村民巧妙收藏幸存至今 - 新浪广东
清乾隆的堂匾如何被揭阳村民巧妙收藏幸存至今 - 新浪广东
清乾隆的堂匾如何被揭阳村民巧妙收藏幸存至今 - 新浪广东
清乾隆的堂匾如何被揭阳村民巧妙收藏幸存至今 - 新浪广东
来源: n.sinaimg.cn

  为加大古村落保护,对村内传统民居、老祠堂等历史资源加以活化利用,使得传统建筑得以有效保护,留住乡情韵味。两年来,孔美村在华南理工大学驻村帮扶队的帮助下,科学规划古村保护方案,努力打造特色乡村。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孔美村是如何规划活化的。

  一是祖祠是供奉孔美唐氏十三世祖的祠堂,坐西向东,三开间两进式。祠堂没有新修缮的华丽,倒是透出几分古朴典雅的历史韵味,也更体现文物保护的宗旨和理念。祠堂中厅悬挂一块黄底绿边堂匾,楷书金字浮雕“光德堂”三个大字,上款署“壬寅端月”,下款书“江苏金士松题”。查阅史料得知,堂匾立于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

  市民协副主席、孔美村乡贤唐兹成:金士松是乾隆年间广东学政,孔美村先贤以前跟他有一定的交情和历史渊源。

  这块历经岁月沧桑的堂匾,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差点被烧毁,幸好被有文物保护意识的村民巧妙地将它藏起来,这块原匾才幸存至今。

  唐兹成:被一位村民将这块匾珍藏在自己家里,作为床板藏起来,在改革开放时期,村民把这块古匾献出来,重新悬挂在一是祖祠上。

  在一代代孔美人的悉心保护下,一座座古祠和古村传统民居建筑传承至今,成了孔美一笔笔珍贵的文化遗产,为了盘活这笔文化遗产,孔美人一直在探寻着好的方式,但作为一个纯农的乡村,他们面临着诸多的困难。2016年4月,华南理工大学驻孔美村帮扶队开始进驻孔美村,经过调查研究,为这个相对贫穷的乡村带来了新的理念和规划。

  华南理工大学驻孔美村帮扶队队长、孔美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梁劲:利用我们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一些在学科方面的优势,邀请了广东省知名的专家,带领我们的学生团队,为孔美村制定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整治与创建规划,我们这个规划也在广东省获得了特等奖。

  规划力求以“问题为导向、以目标为引领、尊重民意、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的思路,通过活化工程的实施,帮助村民实现脱贫致富。

  为让孔美古村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今年7月15日,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圆梦·设计”服务队和“创行”团队一行21人,开展了为期4天的“美丽乡村文化创建”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古村传统建筑、主要巷道进行主题墙绘创作。

  在驻村工作队帮助下,孔美村的村容村貌,文化理念等方面已经得到初步的改变,他们希望在上级专项帮扶资金的支持下,孔美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整治方案能够早日实施,让村民在脱贫的道路上,步子迈得更坚实,走得更稳更快,使人居环境和古村活化有着更实质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