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夺“最强大脑” 广州如何出招?

14.03.2017  20:02

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实施更加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广聚天下英才,充分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

从去年至今,广州持续加大对人才引进、人才集聚的政策扶持,包括《关于加快集聚产业领军人才的意见》及4个配套文件、《广州市加快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的意见》、《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政策》等文件先后出台,扩大广州对全球人才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支撑,广州将继续加快建设人才强市,人才高地。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将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强化产业领军人才发展;同时注重引智与引资引技并重,继续加大海外人才引进力度。

五年三次获评

对外籍人才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

海交会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科研合作机会,我对在广东开展产学研合作很有信心。我在会场收集了很多潜在合作信息,回国后与更多科研人员分享。”俄罗斯国家科学院通讯院士、俄罗斯化学学会董事会成员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库琴今年第二次参加海交会。在他看来,市场化程度极高的广州,为俄罗斯的科研人员提供很多产学研对接机会。

去年底,留交会首次升级为海交会,定位更加国际范,受到更多海外人才垂青。官方数字显示,海交会吸引了20余名国内外知名院士、3000名海外人才参会,人数超过去年同期。其中,博士学位的占65%,有意向回国创业者占70%。其间,包括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322家企业为高端人才提供约17000个高层次工作机会。

去年至今,广州把人才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广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则指出,要加快建设人才高地。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要把人才开发作为战略基点,加大投资于人的力度,完善人才生态链,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今年初,广州市针对新就业无房职工出台新一轮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政策,打响人才生态配套的“第一炮”。

区别于以往对中低收入人群的基本住房保障,本次政策将“福利”范围扩大至新就业大学生、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和基本公共服务部门人员等基础性人才以及创新人才。据统计,去年广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净增超过2800家,总量达到4700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增幅超过960%,增长速度居全国各副省级以上城市之首。同时,广州还拥有全省数量第一的高校、研发机构,近300万大专以上人才。庞大的高企、高校、研发机构“军团”集合了数以百万计的技术研发、管理人才,需要给力的住房配套政策。

据广州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早前介绍,截至去年底,广州地区有两院院士77人,获得“国家友谊奖”的外国专家4人,在穗留学人员总数达6.2万人,五年来先后三次被评为“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

投入35亿元重金

1+4”政策打出人才“组合拳

韩超博士在2014年入围广州市“菁英计划”公派留学项目,赴法国巴黎第六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法国留学期间,除了完成博士科研课题外,还加入了一个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的研发团队,参与肿瘤的液体活检项目的研发,即通过一管血液来检测人体的肿瘤,取代传统的穿刺活检。

经过前期多方的努力,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了与风投的洽谈并完成了前期的融资,同时和达安基因联合申报了去年的“广东省珠江人才创业领军团队”项目,目前项目进入到实质性落地阶段并选址广州生物岛。韩超博士参与的该项目成为通过广州“1+4”人才政策及相关人才项目来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案例。

去年3月,广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集聚产业领军人才的意见》及4个配套文件(简称“1+4”政策文件),向海内外广发“英雄帖”。从2016年到2020年的五年中,广州市财政将拿出约35亿元,在重点产业领域内支持500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每年支持1000名产业高端人才、2000名产业急需紧缺人才,形成人才引领产业、产业集聚人才、人才与产业良性互动的局面。

广州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1+4”人才政策共分解为创新创业领军团队资助、创新领军人才资助、创新创业服务领军人才资助、杰出产业人才补贴、产业发展和创新人才补贴、广州市人才绿卡申领等11个人才专项,同时结合现有的“菁英计划”留学项目、博士后培养工程、“外专千人计划”等一系列人才项目,以项目为抓手,打出一套人才项目“组合拳”,助推产业发展。去年,广州市集中出台了11个项目的申报指南,其中,创新领军人才专项申请量为136人次,产业发展和创新人才补贴专项共有5311人申请,其中高端人才申报人数2282人,紧缺人才申报人数3029人,预计项目资助总额超过1.5亿元。

统计显示,“1+4”人才政策实施下,截至2016年底,分别有20名创新领军人才、2994名产业高端及紧缺急需人才通过专家复审;34名企业博士后人员和50名企业高端人才获得出国培训资助;广州人才绿卡主卡申请量1336人,发卡量1220人。产业领军人才集聚效应初见成效。

珠三角各市“傍大学

广州如何抢占“招才引智”先机?

去年11月,佛山顺德区主动对接广州,启动广州大学城卫星城建设;今年2月,该区又伸出“橄榄枝”,先后引入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合作共建一批医院及学校项目。

频频向知名高校抛绣球的背后是对人才的渴求。事实上,珠三角各地都在争取优质教育和人才资源。深圳有8个区都在竞相办大学;佛山提出要以超常规手段建设高水平理工科大学;中山“十三五”期间计划投入30亿元建设国际大学校区。广州更在近日提出,引进1—2所国际知名大学来穗合作办学,推动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建设工作取得成效。

珠三角各地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招才引智”的忙碌堪比招商引资。

北京大学创新研究院执行院长蔡剑教授早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人才和教育是广州最大的优势,非广东其他城市可以比拟。广州不仅拥有中山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也聚集了中科院分院等大批高端科研机构,打好人才这张牌极为关键。

截至目前,广州集结了全省97%的国家重点学科、80%的高校,全省70%以上的科技人员和95%的博士。优厚的科教资源让广州成为了创新人才培育的“摇篮”,而众多高校、研究院源源不断诞生的成果,则是广州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重要资源。

创办至今近20年,海交会已成为引进海外创新人才的重要平台。北京百度集团的李彦宏、上海药明康德的李革、深圳华大基因的汪建等,都是通过海交会走上回国创业之路。”广州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在以海交会为媒介,打造海内外人才发展平台,同时围绕经济发展主战场,广州也将结合教育资源优势大力培养、集聚战略科学家、企业家创业家、产业领军人才和团队、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高层次专门人才、复合型人才等“高精尖缺”人才。此外,广州还建立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机制,培养和引进更多中央“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和省“珠江人才计划”等高端人才。

打造人才高地的广州,面对新一轮的人才竞争,步伐明显加快。日前发布的《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指出,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强化产业领军人才发展,构筑高水平的人才聚集高地,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优势。到2020年,广州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才资源总量达404万人,专业技术人才达195万人,高、中、初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为12:46:42,累计引进海外留学人员8万人,引进在穗工作外国人才1.5万人次。

(编辑:王涛;审发:梁文谦)

温国辉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
优化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 推进共建粤中国广州政府
广州市委部署干部监督工作
完善干部监督制度机制提高干部监督工作水平 日中国广州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