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中国体育事业的领跑者

13.11.2015  21:03

    11月12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五年前的这一天,广州亚运会开幕式在广州海心沙隆重举行。那是一个精彩绝伦的开幕式,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交汇碰撞,广州赢得了世界“点赞”。那是一场缔造传奇、超越梦想的亚运会,那是一届文化交融、倡导快乐的亚运会,广州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华文化与岭南风情,志愿者和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赢得了海内外参赛人员和游客无数褒奖,中国改革开放引擎地的魅力尽数彰显。每一个必然都是有根源的。广州亚运和亚残运的成功举办,与广东务实负责、海纳百川、锐意创新的精神息息相关,与广东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地的改革气度密不可分,而亚运带给广州的美好变化,犹如连环画卷,美好而隽永,业已载入史册。

    “激情盛会,和谐亚洲”。作为外向型经济大省,对外开放始终是广东的优势。海上丝绸之路从广东起航,古代华夏文明从广东迈向世界,下南洋、闯全球,广东一代又一代的前辈先贤从故乡漂洋过海,筚路蓝缕,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海外侨胞的动人故事。“丝路精神”之于广东,是中外友好往来的“通行证”,而广州亚运则敞开怀抱,以诸多非奥项目的设立,让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都可以找到展现自身文化和兴趣的体育项目,让每一个运动员都能够藉由亚运会实现体育梦,不啻是古老“丝路精神”在体育上一次淋漓尽致的展示。广州亚运告诉我们,每一次重大国际赛事,实际上都是一次对外交往的难得机遇,“比赛第二,友谊第一”,这是体育的初衷,也是人类追求和平的本质体现。今天,“一带一路”战略如火如荼,亚投行布局深远,步步推进,我们更应珍惜每一个增进中外友好、推动周边外交的大小舞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每个人的梦想、体育强国梦都与中国梦紧密相连。”体育强国,并不局限于金牌强国,我们需要的是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全面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生活品质。广州通过亚运会实现城市面貌大变,更健康的城市经济、更多的商业机会、更加多彩的城市生活,这些是看得见的成就;但亚运不独如此,更关键的是市民素质的全面提升: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更高、服务社会的志愿精神更足、对现代文明与社会进步的了解更深;与此同时,政府通过亚运会的筹办,引入现代管理的行政理念,通过不同行政理念的碰撞,逐步优化固有的行政理念;广州亚运会还为广州留下了亚运会形象大使“阔阔真公主号”仿古帆船、中国大陆唯一一个“无规定马属动物疫病区”等亚运载体,为体育旅游和体育事业的发展增添了许多想象空间。从2004年7月广州申办亚运会成功迄今,十余年时间荏苒,回首广东体育事业历程,我们甚至可以认为:体育事业早已超越了体育本身,体育强国梦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一个有效切入口。

    2014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体育产业发展的冲锋号已经吹响。在“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发展总目标下,广东体育文化、体育事业大有可为。从广州亚运会到深圳大运会,从足球到篮球、排球、乒乓球、网球、皮划艇等等,广东无论在举办大型体育赛事还是专项体育运动方面,在全国都名列前茅。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拓创新、激发活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进一步完善体育产业体系,积极扩大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体育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争当中国体育事业的领跑者。

    广州亚运会五年前落幕了,但亚运精神不应落幕,“亚运遗产”值得我们珍惜与发扬。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正在实施,“十三五”期间,我们应当将广州亚运精神、亚运遗产保护利用与“一带一路”建设紧密结合、交融发展,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认真编制好广东“十三五”规划,把广东的体育事业从辉煌推向辉煌,开创广东体育事业新的黄金时代。

前5个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新浪广东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温防御工作 落实抗旱保苗关键措施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于文静)据中国气象局新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