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事件13周年:伤痛仍未愈 反恐路漫长

11.09.2014  13:48

  当地时间2014年9月9日,美国加州马里布,佩珀代因大学的学生和教职工竖起3000面美国国旗,纪念9·11事件中的约3000名受害者。

  当地时间2014年9月9日,美国加州马里布,佩珀代因大学的学生和教职工竖起3000面美国国旗,纪念9·11事件中的约3000名受害者。

  13年前的9月11日,纽约的世贸中心与华盛顿的五角大楼遭到恐怖袭击,数千人伤亡,酿就美国当代历史上最惨痛的记忆之一。13年来,为打击恐怖主义,美国在海内外穷尽手段。但到今天,恐怖势力仍盘踞多国,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试图走出战争泥潭的美国,发现要真正抽身,似乎没那么容易。

  全民反恐与“复仇者”美国

  2001年9月11日,美国4架民航客机遭恐怖分子劫持,导致包括纽约地标性建筑世贸中心“双子大厦”在内的6座建筑被完全摧毁,其它23座高层建筑遭到破坏,美国国防部总部所在地五角大楼也遭损毁。这场恐怖袭击导致近3000人死亡,另有6000多人受伤,并造成数千亿美元经济损失。

  “9·11”事件扭转了美国内政与外交的走向。安保成为美国的头等大事,公民隐私、地区平衡与盟友利益在安全面前,纷纷成为了牺牲品。

  在这场震惊世界的恐怖袭击之前,美国机场的安检并不严密,甚至委托外包商进行。但在此之后,美国增设交通安全管理局(TSA),统一管理机场安检工作,要求乘客脱鞋、解下皮带等等,过程非常繁复,甚至针对部分国家乘客实施“裸检”。

  同时,美国在关塔那摩等监狱对恐怖分子嫌疑人进行无限期拘留,甚至动用包括水刑在内的所谓“强化审讯技巧”。

  由于“9·11”事件带来的巨大情感创伤和不安全感,在一定的时期之内,美国政府的进行的严厉的安保策略得到了美国民众的支持。同时,美国民众也参与到“全民反恐”之中,自“9·11”以来,美国民众每年平均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涉恐信息近万条。

  美国政府也加大了情报活动和信息监控的力度。“9·11”发生后,美国新成立或重组至少263个情报组织,1271家政府机构和1931家私营企业在美国大约1万处地点从事与情报、反恐和国土安全相关活动。在“9·11”事件发生12年之后的2013年,世界各国才通过斯诺登披露的文件,真正了解到美国情报活动的深度和覆盖范畴。

  另一方面,美国政府在对待所谓的恐怖主义和“不友好国家”采取“先发制人”的打击政策,从“受害者”迅速成为挥舞着高精尖武器的“复仇者”,掀起两场战争,打击“基地”组织、塔利班政府和萨达姆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