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沙岛“第一桥”拟重出江湖连线东湖
市国规委公示的“第一桥”方案
文物建筑颐养院对出江岸,仍保存“第一桥”的上桥阶梯位
1985年的广州地图有“第一桥”的身影
老广州街坊们,你们可还记得第一次进二沙岛是如何过珠江的?
为方便在广东体育训练中心的师生进出四面环水的二沙岛,上世纪50年代曾有一座步行便桥自二沙岛西边连接至珠江北岸。这座老桥,在2000年左右因年久失修被拆除。昨日,广州市国规委晒出了一份有关二沙岛的规划公示,这座二沙岛“第一桥”不仅将复建,还将通过人行天桥连接东山湖公园。
过去
有桥前摇艇出入二沙岛
昨日,见到规划公示图,70多岁的广州市民周先生回忆起年轻时的运动员经历。
上世纪50年代,周先生曾入选广东省少年业余体校,当体操运动员。那时的二沙岛和今天的二沙岛,完全不是一个样。“岛的西边看起来现代化一些,岛的东边全是田野。”周先生介绍,二沙岛西边建有民国建筑——现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颐养院旧址。解放后体育部门在颐养院的基础上,建设了现在的广东体育训练中心。由于二沙岛当时是一座珠江中心的岛屿,没有任何桥梁连接。市民要从广州市区前往二沙岛,很不方便。“走到现在沿江东路海印桥脚那个位置,搭小艇到二沙岛”。
“有了那座桥,出入就方便了。”周先生回忆,50年代末,为了方便二沙岛内广东体育训练中心运动员和教练员出行,有关部门便在颐养院码头搭建了一座步行桥梁,延伸到现在沿江东路附近的珠江北岸。二沙岛和珠江,从此有了陆路通行。
“好多世界冠军,都是从那里走出来的。”周先生称,自50年代末至80年代末,那座简易的步行桥,一直是二沙岛沟通珠江北岸的唯一通道。由于过桥后可以直达广东体育训练中心,使用这座桥的人也大多是运动员和教练员。正因如此,不少广东省培养的全国冠军乃至世界冠军,自这座桥离开二沙岛,走向世界。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