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34岁女子二胎急产8斤女婴后大出血 疑营养过度

09.12.2015  13:34
费小芹表示,巨大儿的出现与孕妇营养过剩有关,近年来“巨大儿”逐年增多,且多出现于二胎,随着二胎政策全面放开,“巨大儿”可能会越来越多。”  费小芹提醒,整个孕期,孕妇体重增重一般应控制在25斤左右,吃水果一天不能超过400克。

原标题: 扬州34岁女子二胎急产8斤女婴后大出血 疑营养过度

孕期营养过度易致“巨大儿”。(资料图片)

  原文标题:

  昨晨5点40分,一名34岁女子在扬州友好医院产下一个8斤重的“巨大儿”女婴,随后产妇出现大出血,经医院抢救脱离危险。据了解,这是该产妇的第二胎。专家称,近年来“巨大儿”逐年增多,且多出现于二胎,随着二胎政策全面放开,“巨大儿”可能会越来越多。专家提醒,“巨大儿”对母婴均有不良影响,孕妇应注重营养均衡,水果、靓汤吃太多易形成“巨大儿”。

  【突发险情】

  急产“巨大儿

  女子分娩后大出血

  这位女士姓林,是广西人,随家人在扬州打工生活,已有一个6岁的女儿,今年年初再次怀孕,决定生二胎。林女士此前在友好医院建卡,由于还没有到预产期,所以住在家里。昨天凌晨4点20分,林女士从睡梦中被腹痛惊醒,意识到自己可能要分娩了,急忙打120求助。

  “5点钟到我们医院,5点40分孩子就出生了,从开始疼到孩子降生,总共只有1小时20分钟;而我们一般把从有产痛到完成分娩,少于3小时的称为‘急产’。急产属于非正常的分娩,可能会遇到很多意外,比如有的产妇在救护车上就生下来了,有的上一趟卫生间孩子就掉下来了,这些意外会对母婴造成难以预料的伤害,所以应该尽量避免。”友好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费小芹介绍,林女士产下的女婴重4000克,属于“巨大儿”,分娩过程比较顺利,只出血200毫升,但是产后林女士出血一直没有停。

  “患者产后两个小时,按压子宫出血较多,暗红色,总量约800毫升,测血压80/50毫米汞柱,比较危险,患者可能会休克。”费小芹介绍,一般产后出血超过500毫升就称为“产后大出血”,所以医护人员立即对林女士采取了急救措施,给她输入浓缩红细胞3个单位,血浆200毫升,同时使用药物促使子宫收缩。很快患者出血被止住了,生命体征也恢复正常。

  【医生说法】

  “巨大儿”增多

  且多出现于二胎

  费小芹介绍,导致林女士产后大出血的原因,就是她生下的“巨大儿”。由于胎儿超重,在孕期最后阶段,长时间压迫子宫,造成分娩后子宫收缩不良,从而出现大出血。

  “‘巨大儿’对母婴都会造成危害,有时后果十分严重。”费小芹介绍,正常大小的胎儿都是通过母体的骨盆娩出的,但由于“巨大儿”的胎头大而硬,可能会在骨盆入口处被卡住,再加上胎儿身体过胖或肩部脂肪过多,同时并发肩难产,则困难更大,通过勉强的牵拉易引发骨骼损伤,有时因为时间延长,还会发生窒息,造成胎儿死亡。“像林女士出现的产后大出血,可能导致死亡,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产妇死亡率为0.488%,其中‘巨大儿’造成的难产死亡率高于顺产死亡率。

  费小芹介绍,根据统计,“巨大儿”中发生先天性心脏病、无脑儿等畸形的比例高于一般正常体重儿,并且在长大后患肥胖症的几率也较大,将成为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的易患人群。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巨大儿仅为3%左右,随着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新生儿的出生平均体重开始增加,巨大儿的发生率也不断上升,到本世纪初已经达到7%—8%,江苏部分地区已经达到10%。费小芹表示,巨大儿的出现与孕妇营养过剩有关,近年来“巨大儿”逐年增多,且多出现于二胎,随着二胎政策全面放开,“巨大儿”可能会越来越多。

  【特别提醒】

  水果吃太多

  也容易形成“巨大儿

  “造成巨大儿出现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孕妇营养过剩。许多扬州老人喜欢煲‘靓汤’给孕妇补身体,比如长鱼汤、黑鱼汤、老母鸡汤等,不少爱美的年轻妈妈为了身体不走形,只喝汤不吃肉,但是乳白色的汤汁里,脂肪含量比较高,而蛋白质含量很少,喝这种汤对婴儿的发育没有太大的好处,反而会造成婴儿脂肪超标,成为‘巨大儿’。

  费小芹说,还有另一种情况,年轻妈妈们相信水果是健康的,不愿吃鱼、肉,每天吃大量水果,其实水果中糖分含量较高,蛋白质很少,糖分进入人体后,也会转化为脂肪,形成“巨大儿”。

  “和普通人一样,孕妇在孕期也要注意营养搭配,坚持低脂肪、低纤维、低糖,同时保证摄入足够多的优质蛋白,比如鸡蛋、瘦肉、牛肉等。

  费小芹提醒,整个孕期,孕妇体重增重一般应控制在25斤左右,吃水果一天不能超过400克。另外建议孕妇定期进行产检,产前检查不仅可以监控产妇和胎儿体重变化,还有助于妇产医生及时对孕妇作出营养调整和科学指导,这样更有利于胎儿的健康成长。

  通讯员 蒋敏 记者 刘旺

  ■新闻链接

  生二胎最佳年龄:35岁前

  虽说生育没有一个绝对“不能”的年龄,但年纪越轻,肯定相对更容易。从生理角度考虑,妇女最佳的生育年龄在20岁至25岁之间。这段时期的妇女,其生育功能处于最佳,她们的身体已经充分发育成熟并达到高峰。在20岁之前,怀孕对于心理的影响较生理更为明显;从30岁开始,妇女的生育能力开始出现下降,由最初的下降趋势比较平缓到35岁之后的趋势明显;在40岁之后,妇女的生育能力已明显降低,但此时生育能力并非等于零。

  专家建议,生二胎的最佳年龄在35岁之前。一项研究表明,在年龄大于30岁有生育愿望的妇女中,1年内怀孕的比例为75%;到35岁时,上述数字下降为66%;40岁时,比例仅为44%;而到了45岁时,怀孕已经变得很困难。

  据了解,妇女的年龄越大,卵细胞质量就越差,而且在受精后携带异常染色体的可能性也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