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去世高官孔垂柱题字被抹 曾被批不尊重历史(图)(1)

01.09.2014  18:19

上一张

下一张

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快讯(记者 杨锋)2012年中央已出台规定,除统一安排外,个人不题词、 题字 。但2013年,云南大理太和古城遗址一块石碑上,时任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的 孔垂柱 ,还是留下了“墨宝”。

  四个月前,网友施怀基开始在网上实名发帖,建议有关部门将这块石碑拆除,未果。

  两个月前,孔垂柱去世。8月31日下午,施怀基发现,孔垂柱所题字的落款已被抹掉。

  谁抹去了“孔垂柱”?9月1日,新京报记者致电石碑云南大理州苍山保护局,一办公室工作人员回应,石碑是当地一家企业所有,不在该局的管辖范围内。

   题字行为或违反八项规定

  孔垂柱题字的石碑于2013年9月所立,位于云南省大理太和古城遗址上。石碑上,题有“中国云南茶花种质资源库”几个红色大字,落款为孔垂柱,落款时间为“2013年元月8日”。

  云南省农业厅官网显示,2013年9月16日,时任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的孔垂柱前往大理调研。调研期间,孔垂柱为这块石碑剪彩,并与他人合影。

  2012年12月,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其中一条就是除中央统一安排外,个人不题词、题字。而孔垂柱的题字,在规定出台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