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境内“π”字型支线: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14.06.2017  10:51

  在张骞通西域、陆地丝绸之路出现之前,海上丝绸之路就已开辟。早在汉武帝(公元前140-公元前87年)时,中国海船就携带大批丝绸、黄金,从雷州半岛起航途经今越南、泰国、马来半岛、缅甸等国,远航到印度的黄支国(今印度康契普拉姆Kancipuram)去换取这些国家的特产。然后,从今斯里兰卡经新加坡返航。这样,中国的丝绸,早在公元前就传入上述各国。《汉书·地理志》“粤地”条中对此作了最早的记载:“自日南障塞(今越南中部)、徐闻(今广东徐闻县)、合浦(今广西合浦东北)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国(越南南圻一带);又船行可四月,有邑卢没国,又船行可二十余日,有谌离国,步行可十余日,有夫甘都卢国。自夫甘都卢国船行可二月余,有黄支国,民俗略与珠崖相类……自黄支船行可八月,到皮宗;船行可二月到日南、象林界云。黄支之南,有已程不国,汉之译使自此还矣。

  当时的始发港是合浦。合浦郡紧邻交趾郡,合浦县濒临大海,西南海面宽阔,有着天然的港口,因此从这里启航至交趾便捷而省时。同时,合浦其北为南流江、北流江,溯南、北流江而上即可入西江,从而可沿漓江至桂林,依托灵渠进入中原。由于合浦地理位置重要,西汉时就在此设置关塞。《汉书·地理志》“合浦郡”条中记载:“合浦,有关,莽曰桓亭”。这里的“”即要塞。

  交通道路的开通单靠个人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而战争的需要就使得统治阶级不得不着手道路的开拓。故交通开拓常以军事用途为始。“古代中国与南越之交通路线,则始于秦汉之用兵。”东汉建武十六年,交趾地区征侧、征贰姐妹起义。光武帝派遣伏波将军马援、扶乐候刘隆、楼船将军段志,进行讨伐。其中马援一路即是行经北部湾海道而入交趾。史书记载马援至合浦以后,“遂缘海而进,随山刋道千余里。”缘海路线为经今大观港、犀牛脚、龙门港,然后进入交趾。马援军队是从陆路到达合浦的。即出灵渠后经桂林,一路沿漓江经荔浦至梧州,沿着北流江,经藤县、容县、北流至玉林,再循南流江,经博白、石康达到合浦。(还有一路是经柳州至武宣,下郁江到南宁,再至崇左,从凭祥进入越南。)马援至交趾后,发现云南与越南北部之间有着交通。这条道路是从今越南河内出发,顺红河而上,过今云南河口,至今云南蛮耗、屏边一带,陆行至今云南蒙自、个旧一带,然后北上滇池地区。后来被称为南方丝绸之路。

  考古发现,西汉时期的墓葬主要集中在桂林、梧州、玉林、钦州地区。可见,这些地区在西汉时期就是人口较为密集的地方,交通也较为发达。从《汉书》卷二八《地理志》和《后汉书》志二三《郡国志》统计岭南人口可知,交趾郡户数92440户、口数746237口,位居岭南各郡第一;九真郡户数35743户,口数166013口,位居第二;苍梧郡户数24379户,口数146160口,位居第三;南海郡户数19613户,口数94253口,位居第四;合浦郡户数15389户,口数78985口,位居第五;排列后两位分别是郁林郡、日南郡。交趾郡口数是南海郡的8倍,九真、苍梧两郡也远远高于南海郡。东汉永和五年(公元140年),《后汉书·郡国志》所载的岭南五个郡(交趾、郁林人口失载),苍梧郡人口达466975口,远远高于第二名南海郡250282口,是其1.87倍。可见,两汉时期岭南人口重心在西部,以交趾、九真、苍梧为要。其中苍梧郡为中原和长江流域南下的必经之地。《三国志》卷四九《吴书·士燮传》载士燮祖先为避王莽之乱而迁至苍梧郡的,东汉苍梧郡人口的增多,一跃而成为岭南人口数量最大的郡。当时云浮境设有临允县,属合浦郡,其余部分属苍梧郡,都是当时岭南比较繁荣的地方。

  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京城,如西汉时是长安(今西安),东汉时是洛阳。对于陆上丝绸之路来说,京城在内陆,陆路直达,无需转运。但海上丝绸之路是海上线路,需经过一段陆路才能转海运。所以,海上丝绸之路实际上还有一段连接京城与出海口的陆上运输线。两汉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出海口在北部湾沿海,如合浦,从合浦到西安或洛阳还有很长一段陆路运输,这段运输的具体路线并无明确记载,也可能有多条。但在古代,人们总是优先利用舟楫之利,尽量选择陆上的江河水运。秦时,史禄开凿灵渠,将湘水和漓水相连,从而使得中原与岭南有了便利的交通凭借。建初八年,东汉朝廷采纳大司农郑弘的建议,因“旧交址七郡贡献运转,皆从东冶泛海而至,风波艰阻,沉溺相系”,遂开通了交趾经由零陵(今广西全州西南)桂阳(今湖南郴州)达于中原的道路,至南朝宋时仍为“常路”。

  中原及至整个北方南下,无论是经郁水,还是贺江、北江,最后都是汇集西江一线,然后向南再选择线路前往雷州半岛和北部海沿海一带。其中,海路是由广州沿海南下,因为古代海船不能像今天这样走直线,只能在近岸走之字型曲线,距离其实很长,加之有海波风险,一直都被视为畏途,它其实在任何时代都没有完全代替陆路。陆路南下的一条主线路在今广西境内,即前述经北流江、南流江入海。今云浮境内的主要河流,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成为由西江南下的重要陆上支线。一是经南江水路,从今南江口溯罗定至船步、太平、罗镜、加益等镇,越过分水岭到信宜,再沿鉴江顺流而下,可到高州,并至湛江、吴川之间出海;或转陆路到合浦一带。二是由新兴江上溯,在今河头“舍舟登陆”,进入阳春,经一段陆路转漠阳江入海或经陆路继续南下至合浦沿海。上述两条南行支线,如果加上西江段的东西航线,云浮境内的海上丝绸之路支线实际上就构成了一个“π”字型体系。

  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历代有所变迁。从公元3世纪30年代(三国时期)起,广州取代徐闻、合浦成为海丝主港。因此,由广州出海南行的线路就日益占主导地位。特别是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张九龄奉诏开凿大庾岭路,凿通了一条长二十多丈,宽三丈余,高十多丈的大山坳,形成沿南北延伸修整岭道,宽一丈,长30多华里的山间大道。南通广东南雄,北接江西南安(大余),从而使大庾岭路变成“坦坦而方五轨,阗阗而走四通”的康庄大道。新路开通之后,南北交通大为改观,使岭路“转输不以告劳,高深为之失险”的畏途变成了通途。此后,灵渠的地位急剧下降。但是,直到明清、民国及至建国前,云浮境界内的“π”字支线仍然发挥着一定的通道作用。仍有部分货流人流不从广州登陆,而是在茂名湛江沿海登陆,再北上,经南江或新兴江入西江,或东转广州,或西转北上中原内地;相反方向,则有部门中原内地货物南下西江后,不从广州直接出海,而是溯西江而上,然后转新兴江或南江再南下出海。如晚年被贬谪岭南流寓广东惠州的苏轼,1097年62岁再贬为琼州别驾,昌化军(海南岛)安置,他就没有直接走海路,而是由西江溯流过云浮,经梧州泛舟藤江、绣江,过容县都峤山下,从北流圭江上岸,越鬼门关从南流江南下雷州,渡过琼州海峡,最后抵达儋州(今海南儋县)。其实,高州、信宜未通高速之前,都一直有班车是经罗定下广州的,这还是前几年前的事。充分说明“π”字通道至新近仍在发挥作用,只是水道已废,变成公路而已。

  总之,云浮境内由西江、南江和新兴江等水路为主构成的“π”字通道,在历史上长期发挥着交通作用,是南海丝绸之路上重要的陆上支线系统。只是魏晋以后,特别是唐朝开凿大庾岭以来,其地位不断下降而已。

编辑: 欧阳胜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