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局找准着力点认真落实“三个转变”

25.03.2015  21:37

  “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考察时提出的“三个转变”重要指示。云浮市质监局立足自身职能,结合实际,找准“质量强市、名牌战略、科技创新”三个着力点,推动“三个转变”落到实处,深化服务型质监建设。

   一、以“质量强市”为基础,实现“云浮速度”向“云浮质量”转变

    2014年以来,云浮市质监局以大力实施“质量强市”为基础,把监督与服务有机融合起来,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实现了监督与服务的良性互动。一是推动了首届云浮市政府质量奖的设立,云浮市政府表彰了获得政府质量奖的6家企业6家,共奖励资金52万元,,更印发了《云浮市建设质量强市2014—~2015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进质量强市、质量强企、质量强业和质量强镇工作。二是充分发挥质量强市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作用,建立起全市生产企业质量档案库,实行动态管理,现已完成全市4332家重点企业建档工作;对失信企业建立“黑名单”制度,实行“曝光”等惩戒措施,逐步形成政府依法监管、市场规范运作的信用管理和服务机制。三是建立了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和特种设备安全分析报告制度,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云浮市市长卓志强、副市长胡海运等领导都给予充分的肯定副市长胡海运等领导作了批示,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专门作了批示。积极协调各成员单位开展质量提升活动,构建起“大质量”格局,共同推动产品质量提质增效。

   二、以“名牌战略”为抓手,促进“云浮产品”向“云浮品牌”转变

    该局积极引导企业创建自主品牌,在云浮企业中选择有特色、成长性好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帮扶企业争创广东名牌产品。在加快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方面,该局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支持企业加强技术改造,引导企业组建或加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立健全与大企业配套协作机制,提高技术水平。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法,组织对企业管理技术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并组织企业技术人员到先进企业学习经验,为企业培养质检、化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技术人才。2014年以来,该局共为企业开展培训班10余2期,培训1000多236人次,解决企业技术难题58个,为小微型企业的发展充实了中坚力量。2014年,该局共培育、帮扶了10家企业的11个产品申报广东省名牌产品评选,是历年最多的一年。至此目前,云浮市共有21个产品获得广东省名牌产品称号,数量为历年之最,;地理标志产品共14个,位居全省第一。

   三、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推动“云浮制造”向“云浮创造”转变

    云浮市质监局以科技兴检为导向,以创新为动力,在标准化制修订及运用检验检测技术平台方面推动“云浮制造”向“云浮创造”转变。一是积极推进标准化战略,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在标准制修订方面,新增2项国家标准和3项地方标准的立项,其中《合成石材试验方法-盐雾老化测试》、《树脂型合成石板材》实现了该市石材行业主导制修订国家标准零的突破。《石材生产加工企业信用等级的划分与评定》顺利通过了省局组织的专家审查,将成为我省首个发布实施的企业信用综合评级地方标准,也为服务全省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开辟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石材机械术语》和《石材桥式切割机械通用技术要求》成功获得立项,填补全省在该领域标准的空白。文化生态旅游服务先进标准体系试点项目获批立项,实现了该市现代服务业标准化工作零的突破;全国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示范县)项目——《——“云安县“三废”利用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顺利通过专家评审,该项目将成为该市首个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二是充分发挥技术机构优势,增强服务企业技术提升的水平。该局积极开展建设石材产品分类数据库筹建工作,旨在建立一个高标准的石材样品库、石材展览室,将石材的标准样品、产地、组分、生产工艺等数据化,形成详细的石材信息数据检索系统。该项目的建设得到了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司长梅建华、云浮市市委书记庞国梅等多位领导的肯定。另外,  国家石材质检中心(广东)已获国家标准委批准筹建有关筹建“全国石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合成石材分技术委员会”(SC)”已通过国家标准委员会审查,筹建广东省质量监督石材机械产品检验站也得到了云浮市政府的支持。2014年10月,国家石材质检中心承办了市政府主办的云浮首届“科学利用石材资源,推动绿色石材产业发展”研讨会,为石材界专家学者、企业及消费者、媒体之间搭建了一个相互交流、沟通的平台。与会人员通过从地质成因入手,对合理开采资源、石材产品护理技术和构建绿色产业结构等进行探索,为石材产业转型升级,走绿色发展的道路指明方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参考。

  (云浮市质监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