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民生实事连连看 破解“看病难看病贵”

04.06.2017  12:13

  2016年11月29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庞国梅在新兴县车岗镇洞表村调研扶贫帮扶工作情况 (记者 刘烁 摄)

  教育创强——石城中心校先进的电教平台 (记者 刘烁摄)

  聋哑单亲母亲喜迁安居房 (记者 刘烁 摄)

  市人民医院云浮新区综合门诊部 (记者 刘烁 摄)

  日前,云城区民政局、云城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联同云浮市扬帆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主题为“端午飘香,‘粽’是情”的活动,把义工们精心制作的粽子送给云城、高峰多个社区内的28名独居、空巢长者,让老人们感受到端午节的气氛及社区的关爱。(记者 徐登科 通讯员 叶锦枝 摄影报道)

  云安区第一届中小学科技节暨首届师生创客作品大赛在石城镇中心小学高谭校区举行 (记者 刘烁 摄)

  阳光明媚,春风和煦,一群孩子在新兴县六祖镇龙山塘村的小公园里玩耍,乐享美好春光。(通讯员 黎居雄 摄)

  本报记者 林瑞荣 张瑜

  少有所学,壮有其业,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居有其所,鳏寡孤独皆有保障——在全面小康路上,民生为大。近年来,云浮市一项又一项民生新政推出,一件又一件民生实事落地生根,生动诠释了以民生为重心、提升全体人民福祉的实际行动。

  创建省教育强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兜底底线民生,深化医药体制改革,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促进就业创业,改善城乡生产生活条件……回望这几年云浮市的百姓生活,民生大网越织越牢,温暖的民生图景暖流涌动。这几年来,云浮市持续每年推出十项民生实事,每项实事还有若干小项,一件件实实在在的事项在实现,切实增进了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创强”“创现”不停步

  追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云城区思劳镇李晚纪念小学,原本是一间占地只有7亩的典型乡镇小学,现在已经和镇中心小学的“身份”相称——2012年开始,云浮市把创建省教育强市工作作为十件民生实事的“重头戏”,不断加大投入,很多学校实现“涅槃”,李晚纪念小学现在是占地50多亩的高标准寄宿制小学,拥有崭新的教学楼、综合楼、宿舍楼和食堂。谢丽珊老师,在该校工作了10多年,经历了学校的“发展壮大”,而自己也逐步成长为区内的名师,她“领衔”的“魔法数学”课题成为区内颇有名气的教育创新项目,她对云浮市教育事业这几年的发展变化感受很深。

  “在这里工作了十几年,学校变化很大,教育方式变化也很大。过去上课基本都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现在教室安装了多媒体一体化机;学校环境也变美了,设施设备更丰富;教师的待遇在这几年也提高得很快,很多教师在市区购买了商品房,家里添置了小汽车。”谢丽珊说。过去学校设施设备简陋,连旧式的幻灯机都不多,布置作业什么的,就依赖小黑板。现在,信息化、多媒体教学提供了海量的资源和便利手段,课改在市内各学校包括边远山区如火如荼开展。校长陈伟锋说:“我们这里虽然是山区,但教育不再是过去村娃教育,教育设施设备的改善,我们也要更新观念,推进课改跟上先进地区的教育步伐。

  在云浮市近年来的十项民生实事中,教育始终是最重要的项目之一。从2012年开始,云浮市用3年多的时间,到2015年共投入教育创强资金21.65亿元,实现教育强县全覆盖,成功创建成为省教育强市,教育教学条件和水平不断提高。2016年,云浮市继续“发力”,启动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工作,促教育事业再上台阶。

  “截至今年4月底,云浮市投入‘创现’资金已经超过5亿元。”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新兴县要在今年创建成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其余各县(市、区)要完成创建现代化先进县工作任务的50%,目前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当中。据悉,云浮市创建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初步计划总投入超过15亿元,延续“创强”大力投入态势。

  持续加大投入,促进教育资源公平均衡配置,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提升。在云城区学校“三迁三建四扩展”中,小学优质学位大量增加,逐步解决了困扰多年的城区上学难问题;在罗定,2016年罗定第一小学建成投入使用,增加数千优质学位,受到家长们的追捧,新建的泷州小学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计划在今年9月招生办学;在新兴,新建的翔顺实验学校成为优质学校标杆……农村和城市困难学生读中职学校免学费;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学前教育困难家庭幼儿生活费补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学费生活费补助标准、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学校教师岗位津贴等政策相继出台和逐年提高,每一项都使相关学校、教师、家庭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推进助困扶残

  全面保障底线民生

  新兴县车岗镇洞表打吕村覃仕森,现年70岁,无儿无女,“孤家寡人”一个。他原先住的“”是一个不足20平方米旧泥砖瓦房,低矮幽暗,连“大门”都没有——门是用几块木板钉上薄膜纸构成的,里面只有简单的生活用品,连水电都没安装。

  一个五保户,根本无能力自己建房。2016年,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开展,当工作组了解到覃仕森的住房情况后,积极帮他“张罗”建新房。在帮扶单位的帮助和农村危房破房改造政策的支持下,覃仕森终于可以在自有的10平方米宅基地上,建起了两层的小楼房。当年底,他喜进新居。“他的生活也有保障,五保户供养金和老年补助等,一个月有700多元的收入。”驻村干部介绍说。

  今年,云浮市继续支持6379户贫困户完成农村危房破房改造,农村危房改造补助对象中的五保户补助标准提高到3.4万元/户、相对贫困户补助标准提高到4万元/户。困难群众住房问题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得到了进一步解决。

  近年来,云浮市持续把开展助困扶残、提升底线民生保障水平等列入十项民生实事,城乡、特别是农村普通群众真切感受到党委政府对民生事业的重视。到目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从每人每月110元提高到120元;全市城镇、农村低保补差水平分别从每人每月418元、190元提高到457元、206元,达到省四类地区的要求(2013年为245元、124.3元);2016年全市五保供养标准达到了当地上年度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0%,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每人每月分别为690元和599元,达到省的要求(2013年分别为529、463元)。全市孤儿基本生活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标准每人每月已分别提高到1450元、880元。

  十项民生实事中,云浮市大力推进扶贫攻坚,实施农村危房、城市棚户区改造等,生活困难人口的衣、食、住得到了良好保障,鳏寡孤独皆有所养,助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深化医改服务基层

  破解“看病难看病贵

  记者近日在云城区云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到,有些居民前来找社区医生看病,有些居民进行健康咨询。据了解,该中心承担了城区9大社区、15个村委近14万群众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贴心便捷的医疗健康服务,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该中心医生告诉记者,中心主要为云城街24个村居委的群众提供健康体验、基本药物治疗、健康管理、健康指导等服务,医疗服务费用相对于医院便宜,还帮助患者预约转诊治疗。一位前来就诊的居民说,小病不用去大医院排队,在社区设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方便多了,收费也比较优惠。

  在云浮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已成为了基层群众首诊就医的医疗机构。这是云浮市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具体体现。

  2016年,云浮市在全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积极探索运用医疗、医保、价格等手段,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新秩序,引导优质医疗资源进一步向基层下沉。一是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点工作,目前全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34.24%。二是开展双向转诊服务,充分利用二、三级医院与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技术常规关系推进双方转诊服务,全市有14个县级以上医疗单位与38个下级医疗单位建立了双向转诊关系。加强县级医院设备配备、特设岗位设置和重点专科建设,提升县级医院疾病诊疗能力。

  过去,云浮市没有三甲医院。如今,云浮市共有三级甲等医院(中医院)4间,二级甲等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5间。全市30万以上人口的县至少拥有一所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和二级甲等中医院医院的比例达100%。同时,按国家标准上限,对全市26间乡镇卫生院开展标准化建设,其中2016年动工建设10间,目前已封顶6间;村卫生站公建民营规范化建设加快实施,全市共有村卫生站977间,需进行公建民营规范化建设村卫生站785间,目前已完成建设改造的157间,进一步筑牢医疗卫生服务网的网底,这是云浮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一大飞跃。

  云浮市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目前7间县级公立医院已全部开展综合改革,取消药品加成并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覆盖100%的县(市)综合医院和中医院;全面启动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城市公立医院加快取消药品加成,并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加快发展民营医疗机构,医师多点执业加快推进。全市批准设置民营医疗机构(包括医院、门诊部、个体诊所等)85间,共批准设置床位805个。实行医师多点执业备案制度,进一步放宽医师执业限制,全市多点执业医师达64人;所有基层医疗机构已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实现均等化。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立公共卫生服务科,以组织专业队伍到村级巡回体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形式,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市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提高到45元。

  为加快中医药强市建设,云浮市突出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上的特色优势,促进中医药事业的跨越发展。全市中医“治未病”健康服务项目取得突破,云浮市被省定为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示范单位,遴选了8间医疗机构作为全市“治未病”试点单位,构建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网络。市人民医院被确定为“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全市的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一设置中医科、中药房,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各镇卫生院均掌握使用15种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

  随着广东药科大学即将落户云浮,市中医院将成为其直属附属医院。市中医院副院长崔楚平认为,广东药科大学的进驻,将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促进医院的技术水平向更规范、更高端的层面发展。他表示,我们将通过整合现有的医疗资源,提升医院的整体医疗服务水平,更加有力地促进卫生强院、卫生强市建设,更好地造福云浮百姓。

   提高保障底线

  造福普通百姓

  市民梁阿姨10多年前已退休,从退休至今,她的养老金从当初的每月1000元逐年提升,现在,她每月可拿到2000多元的养老金。梁阿姨说:“我丈夫从公务员岗位退休,每月可以拿到5000多元的养老金。我工作的时候工资收入本来也不高,退休后每月能拿到2000多元的养老金,再加上有医保,我们的晚年生活就有了保障,基本不用愁了。

  养老保险,是国家对公民的一种普惠制的社会福利,也是公民退休后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记者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了解到,为稳步提高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水平,云浮市从2015年7月起按100元/人/月的标准发放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2016年,坚持抓扩面强管理,实现社会保险提质增效。稳步提高社保待遇水平,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到每人每月110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20元,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提高到1870.39元/月;2017年,云浮市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从每人每月110元提高到120元”以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提高到年人均不低于450元”列入市政府2017年十件民生实事内容,进一步巩固提升底线民生保障水平。

  同时,云浮市稳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从2017年1月1日起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费征收工作。今年以来,云浮市进一步强化社保扩面征缴,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进企业全员足额参保,扩充社保基金“资金池”,社会保障水平得到切实提高。截至今年4月底,全市职工五险种(不包含机关养老)参保达112.70万人次,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16.83万人、248.75万人,社保基金稳步增长、安全运行。

  云浮市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完善付费总额控制和按病种付费制度,严控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推进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开展分级管理考评,实现医保待遇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双提高”;下调失业、工伤保险费率,每年为全市企业减负约3600万元。医保在“三医联动”改革中的撬动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医疗保险实现了门诊、住院、大病“一条龙”保障,省医改考核组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

  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编辑: 欧阳胜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