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创业浮夸之风伤害了谁?
在前所未有的创业大潮之下,创业者史无前例地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众多创业投资机构、孵化机构纷纷涌现,互联网领域的创业更是爆发出勃勃生机。
然而一切似乎并没有看上起那么美好。近日,头顶无数光环的农贸B2B平台“一亩田”就因为巨额交易数据而连遭质疑。
几乎在同一时间段,一篇名为“把脸打肿:刷爆朋友圈的‘22岁!天使轮估值超6亿’到底是咋回事”的文章传遍了朋友圈。该文直指90后“海归”创业者金证济苍和他的云视链存在身份造假、融资数据造假等问题。
看似一个个独立的事件,其实揭示了当前有部分创业者“浮夸”的现实。造假者看似一时之间获得了关注,甚至融资,但伤害的却是整个创业圈。
“明星”项目频曝造假
一亩田成立于2011年,其商业模式简单地说就是借助互联网技术,帮农民销售农产品,帮采购商找货源。
然而,近来这家冉冉升起的电商“新星”却陷入“造假门”。有媒体指出,一亩田官网上例如“6小时前刘老板采购了999.999吨毛桃”、“9小时前老板采购了1073741.8235吨的洋葱”的数据,要么过于精准,要么脱离实情。此后,虽然公司试图澄清,但显然并未能真正打消大众心中的疑惑。
其实,互联网行业的浮夸风并不鲜见,一亩田遭遇的信任危机也并不是孤例。在多位业内人士眼中,一部分创业公司为了融资或其他目的夸大宣传是“常有的事”。
更有极端的现象存在,比如个别创业者不踏踏实实做项目、研究产品,而是寄托在好的噱头和各种手段营销自己,期望有投资人来买单。
“80%以上的投资机构投了新的项目都会希望有部分所谓的估值水分,这是为了抬高被投企业的估值和身价。这个现象非常常见。”志成资本创始人邓海韬曾向媒体透露。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今年3月就公开指出,IT产业与互联网产业存在很大诚信问题,出现严重的数据造假,甚至出现“税前营业额”这种奇怪的名词。
除此之外,夸大融资额度也是创业公司最普遍也最常用的“潜规则”——将融资额乘以3、乘以4、乘以5报出、将人民币报成美元、或者将估值说成融资额……
洪泰基金创始人盛希泰曾对媒体说,现在的创业氛围确实鱼龙混杂,会要求创业者要么不说要说就说实话。
浮夸之风伤害了谁?
谎言终究会被识破,造假之路是一条“死胡同”,这些头顶“光环”的创业明星难逃被“扒皮”的命运。
今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两次提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而“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出炉,更是让更多的创业者们直呼终于“站上风口”。
一时间,从O2O到智能硬件、从互联网金融到社交生活、电子商务等都成为创业热门行业,并吸引了大量VC、PE真金白银的投入。
对于互联网创业企业来说,目前无疑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不少创投圈内人士表示,当下的创业环境就像20年前的美国硅谷,机会不断涌现,VC遍地撒钱。
然而,在这个时代,我们更要特别注意创业者信誉体系的建设。创业圈的浮夸之风正在伤害那些真正专注产品、专注创新和脚踏实地的创业者们。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如今的创业者和投资人,都应当保持应有的理性与谨慎,在繁荣的互联网创业潮之下,避免行业发展走上扭曲之路。(记者 汪文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