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改变市民过年方式

20.02.2016  12:18

  本报讯 (记者罗诚浩)“互联网+”是时下的热词,通过互联网,市民不仅在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上发生了变化,过年的方式也悄然发生了改变。猴年新春,客家人的饭桌上少不了腊味,今年黄章一家的饭桌上有一道特殊的腊味,这是从湖南张家界网购买来的“熏腊肉”。

  原来,去年黄先生一家去了张家界旅游,在当地导游的介绍下品尝了湖南特有的熏腊肉。“虽然是熏的,但吃起了异常香甜,别有一番风味。”黄先生说,旅游归来后他跟当地的导游也成了朋友,经常请导游买湖南的特色,这不过年了也请导游买了些腊肉和腊肠。“通过微信或支付宝购买,然后导游用快递寄过来,非常方便。”

  记者在淘宝网上搜索“过年”,跳出了各种喜庆的中国结、对联等产品,还有糖果饼干等,甚至有“年夜饭半成品”的提示。记者采访了身边不少亲戚朋友,他们也正在通过互联网实现消费方式的转变。有不少人表示,在网上购买产品不仅方便快捷,而且真的能做到货比三家。

  去年,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的指导意见》,全面部署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以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增加新供给,满足创造新消费,形成新动力。有专家表示,移动互联网加速了零售业去中心化的过程,让服务者和消费者由过去的被动选择转为主动选择,这将为未来的服务业发展带来巨大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