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佛山警务创新成为新常态

18.09.2015  14:35

  中新网广州9月17日电 题:“互联网+”时代佛山警务创新成为新常态

  作者索有为曾祥龙

  7月1日,在广东省佛山市公安局禅城分局石湾派出所一楼大厅里,前来查询案件进展的吴女士在一台案情查询自助服务终端机上输入身份证号码,通过屏幕提示迅速查询到了案件受理立案、办案进度等情况。这是石湾派出所创设的全国首个基层派出所案件管理中心推出的服务便民措施之一。

  在今年1月全省市公安局长会议上,广东省副省长、公安厅长李春生专门强调,“在推进改革‘大动作’的同时,也要注重和鼓励基层的‘微改革’、‘微创新’,切实激发基层创新活力,增强公安工作发展动力。佛山公安秉承这座城市勇于创新的传统,主动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积极推进警务机制改革创新,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让百姓共享改革的实惠,多次被上级点赞为“出成绩、出经验的地方”。

  “全体民警要掀起警务创新的新高潮,把创新作为提升全市公安工作水平的新常态。”在“互联网+”的形势下,佛山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江楷鑫对佛山民警提出了新的要求。

  案件管理中心成为民警“执法大管家

  办案民警怕什么?接处警被投诉、案件倒查被追责、民众追问案件进度;民众对公安工作关心什么?案件有没有立案、案件进度怎样、会不会执法不公……

  民警和市民关心的焦点均为案件办理。在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大力推进“四项建设”的驱动下,今年4月10日,佛山市公安局决定从案件管理入手,设立案件管理中心。

  派出所为每位接处警民警配备执法记录仪,并由案管中心统一负责后台录入及整理,第一时间锁定现场证据。民警现场采集证据后录入系统,由案管中心集中归档。案件侦办过程中,有专人全程把关。是否勘查现场、勘查记录怎么样……中心的法制员及时对案件各个侦办环节进行法制审核把关,对涉法涉诉案件进行法律审查,提出办案意见。

  “以5月30日发生在辖区的一起诈骗案为例,接处警赶到案发现场后要展开勘查工作。案发地在室内,民警须先手绘室内图,再用相机拍照取证。回到派出所后还要把相关资料整理、登记在网。”石湾派出所所长李小锋说,“而现在,民警到现场后,可以立即打开现场勘查平板电脑,自动定位进行现场方位采集、同时快速使用平板电脑绘图、拍照取证。

  7月1日,在案管中心,记者正好遇到来归还档案的民警李中华。他把借用证交给案管中心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扫描二维码进行登记后,把经手办理的案件档案归档。有关案件信息录入、法律文书制作等相关办案工作统一在案管中心进行。已办结案卷由案管中心进行整理、装订、立卷和归档。

  在案管中心里,记者看到墙上的显示屏上滚动公布刑事拘留到期提醒、逮捕到期提醒、补充侦查提醒、取保候审到期提醒等。民警告诉记者,案管中心每日实时滚动公布案件办理进程,并以电话及手机短信的形式提前进行案件到期提醒。案管中心被民警亲切地称为“执法大管家”。“别小看这个功能,它给民警大大减压。”李小锋说。民警有时一个人要同时办理10余起案件。“有时半夜突然想起手头有一个案子羁押时间要过期,后果不堪设想,真的是生生给吓醒了。”一名基层民警说。案管中心运作至今,民警平均加班时间环比下降30%,未出现一起超期办结案件。

  “执法大管家”也是民警规范办案的“好导师”。记者在显示屏上看到,询问室、候问室、办案区全覆盖了电子监控系统,法制员可以随时监控办案区的情况。为进一步落实检察机关对重大疑难案件提前介入,实现对派出所侦查活动同步监督,提高办案效率,石湾派出所与检察机关共同制定了案事件公检会商制度。

  “这是法制监督的窗口前移到派出所,将法制监督与规范化、指导融合在一起,更加贴近实战、贴近一线民警。”广东省公安厅副厅长徐文海说。

  在侦办一起特大团伙贩毒案中,由于该案涉案毒品数量较多、案情严重,民警侦办中承受巨大压力,案件管理中心组织专班法制员对专案进行全程跟踪指导,每天在案卷入库前进行全面检查指导,将案件的审核环节前移。驻所检察官提前介入案件办理,区检察院负责人组织案情会商座谈会,分析现阶段案件办理的情况,指出在取证过程中的要点和重点,提前把好“质检”关。在案件管理中心全程监督指导下,该案8名涉案人员全部批捕,成为佛山市首起由基层派出所独立办理的特大贩毒案件。

  案管中心成立以来,石湾派出所执法办案质量明显提高、打击效能显著提升:破案率环比、同比分别上升26%、20%,批捕率环比、同比分别提升23%、25%,案件退查率环比由7%降为零,执法质量考核排名从禅城分局第五名跃升至第一名。

  “护城河”立体化防控体系守护城市平安

  佛山地处珠三角中心地带,人员和车辆流动频繁,流窜犯罪问题较突出,2014年流窜犯罪案件占发案总数的80%以上。

  2014年底,佛山市公安局创新社会治安管理理念,外建“护城河”,内设“安保圈”,在佛山重点出入口建成32个“护城河”警务执勤点,将执勤点打造成新型公安基层战斗实体,形成了“执勤点上把守、巡防线上掌控、全市面上覆盖”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这一体系被称为指挥调度的“千里眼”和护卫城市的“铁栅栏”。

  “护城河”警务执勤点除承担查缉、拦截任务外,还肩负打击违法犯罪、接报警、服务群众等职责,从发案、立案、侦查到报请批捕全程由执勤民警一手包干。每个执勤点实行四班三轮转,每天24小时常态化运作,各时段不少于2名民警和2名辅警执勤。“护城河”立体化防控项目为快速打击反恐怖和暴力恶性犯罪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依托全市“护城河”警务执勤点和内设治安卡点,结合动中备勤,佛山已形成了核心区1分钟反应、中心区5分钟反应、其他区10分钟反应的应急快速反应机制。

  “护城河”立体防控体系建成以来,共抓获嫌疑人3520余名,破获案件2520余起;查处各类违法车辆2260余辆;缴获被盗车辆320余辆;服务群众2万余人次。今年1至8月,在警务创新举措的共同作用下,佛山市刑事类有效警情下降25%,两车、“两抢”、诈骗等警情分别同比大幅下降。

  公检法证据信息即时共享通道加快案件批捕率

  在佛山公安民警中,立足本职岗位动脑筋钻研课题、勤发明主动作为已蔚然成风,推出的不少创新举措使公安工作提速增效。

  由于公安机关与检察院、法院办理案件使用的是独立的网络系统,公安民警需要当面向检察院移交卷宗或将案件材料拷入移动存储工具进行提交。一旦遇到复杂案件,卷宗甚至装满数个旅行箱。运送、查阅、摘录的繁琐耗费了办案人员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入警20多年的南海分局法制室主任吴健华经常经历这些繁琐的程序。有什么办法能节省卷宗移送时间?他开动脑筋,“互联网+”的理念激发他产生了新的想法:建立一个打通公检法专网壁垒的通道,即时交换案件的证据材料、反馈意见、工作建议等。他的想法得到了大家的支持。

  今年3月,公检法证据信息即时共享通道正式立项,4月,一个创新的证据驿站开始运作——“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驻南海区检察院工作联络室”挂牌成立。

  证据交换平台是基于“警综系统”研发的一个创新软件,利用驻检联络室内的公安专网,以专用服务器搭建自主研发的管理系统实现电子数据的即时共享。一名民警专门在联络室值班,在民警的操作下检察院的办案人员可通过公安专网查询案件基本信息以及各阶段办案人员信息等。同时,办案人员能够一对一即时共享图片、文档等证据信息,用户成功发送数据后通过短信通知对方及时查收,提高了工作效率。

  南海区检察院有关负责人介绍,以往主办检察官为每宗案件制作审查意见书平均需要4小时,其中50%时间用于书面手工摘录公安机关的证据资料,联络室共享通道开通后,民警移送案件材料给检察机关的时间大大减少,主办检察官制作案件审查意见书可节约时间2个多小时。

  南海区公检法部门证据信息实时共享之后,南海分局今年4月在全省“3+2”专项执法考评中实现“零扣分”;分局的批捕率从2014年的83.3%上升至92.9%。

  除了提高执法办案的效率外,佛山基层民警创新发明推出的举措成为打击犯罪利器,刑警部门研发的“可视化关系推演对比系统”、高明分局民警罗伟忠总结推出的“打击犯罪五步战法”等,在实战运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佛山基层民警在队伍建设中,推进了多项受到民警点赞的“金点子”,他们推出了“励警宣传画”工程、佛山公安掌中报、“政工纪检平台”等项目,极大地丰富了民警文化生活,提高了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