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法律援助”的实践与思考

22.01.2016  09:47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意见》中强调,要推进法律援助信息化建设,加大信息技术在法律援助工作中的应用,推行集援务公开、咨询服务、网上审查、监督管理于一体的网上管理服务,努力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法律援助服务。

为更好地发挥法律援助的职能作用,进一步提高法律援助的便捷性、互动性,提高效率,进一步保障和服务民生,使法律援助适应网络信息化时代要求,突破传统的办公服务模式,与互联网相融合,广州市法律援助处积极探索“互联网+法律援助”服务模式,将信息技术与法律援助业务工作、便民服务和提高工作效率深度融合,有效提高了法律援助便民利民惠民服务水平,法援业务连续创历史新高。据统计,2012年至2015年,广州市法律援助处共承办法律援助案件分别为1274件、1866件、4103件、6072件;提供义务法律咨询分别为6414人次、7654人次、11916人次、18665人次。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互联网+法律援助”信息技术的应用,让法律援助服务更便捷、更高效,赢得了百姓的满意和点赞。司法部部长吴爱英、副省长邓海光、市委副书记陈如桂和副市长谢晓丹等领导先后莅临广州市法律援助处视察并予以关怀鼓励。省内外法援同行纷纷前来考察交流。

广州市法律援助处先后荣获第二届全国“十佳法律援助单位”、“第四届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法律援助“便民服务示范窗口”、“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和第四届广东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广东省青少年维权岗”、“广州市巾帼文明示范岗”等多项荣誉,并涌现出“广东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黄倩、第五届广州市“十佳法律服务工作者”杨文春、广州市“三八红旗手”陈志宏、唐庆联等一大批先进个人。

一、全心建好“法律援助智能化服务大厅”。在广州市司法局党委的高度重视下,致力打造一流法律援助服务大厅,面积达400多平方米,交通便利、临街首层、功能齐全,增设了专家门诊室、心理咨询室、残疾人接待室等,完善残疾人无障碍配套设施,向社会公众提供“关注微信.免费WIFI上网”服务。在法律援助服务大厅内设置触摸屏电脑和LED大屏幕多媒体发布系统,通过援务公开实现“阳光法援”。在触摸屏电脑上安装“点援软件”,方便受援人挑选法律援助律师;开设了“工作信息动态”、“援务公开”(法援指南、案件公开)和“值班安排”(专家门诊、值班律师)安排预告等栏目;在多媒体发布系统上主要公布法律援助案件相关信息、不间断播放“法援动漫广告”(含法援风采、工作信息动态图片),让来访人更多了解法律援助。在广州市法律援助服务大厅的“前台”,来访人在“触摸屏无线排队机”可通过刷二代身份证实现“法律咨询”与“法律援助申请”叫号排队等候;也可通过“广州市法律援助网”预约法律援助申请;通过“广州市法律援助信息管理系统”对来访人“历史咨询”的查询,让法律咨询更有针对性;在服务窗口设立服务质量“评价器”,来访人可对值班律师进行满意度评价等。大力推进智能化服务窗口建设,通过“广州市法律援助网”、“智能排队系统”和“广州市法律援助信息管理系统”,力求多让数据网上跑,少让群众路上走,实现法律援助窗口服务从“人工化”向“智能化”的转型。

二、精心办好“广州市法律援助网”。坚持以“互联网+”为理念,广州法援与时俱进,努力打造网上法律援助服务窗口,做大做强“广州市法律援助网”。一是突出网站法律援助宣传功能,开设“机构简介、法援指南、法援动态、案说法援、理论探讨”等栏目;二是突出法律援助服务功能,开设法援申请预约、法律咨询、法援律师查询、法律援助专家门诊预告、资料下载等功能;三是强化网站内容更新。网站只有内容丰富而且内容做到持续更新才会更有生命力,更有吸引力。为此,“广州市法律援助网”设计科学、界面友好,内容详实、贴近百姓需求等特点。受到了上级领导、法律援助同行以及广大困难群众的好评。

三、用心打造“广州市法律援助处微信平台”。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到来,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将微信公众号与法律援助有机结合,建立了“广州市法律援助处微信公众号”。一是开设了“看法援”“问法援”“找法援”菜单;二是开发了“地图服务”服务功能,通过“找法援”菜单,点击“地图服务”,就可以在百度地图上找到遍布全市的“法援机构”网点,即可为受援人节省时间、经费,又可减轻其劳累奔波之苦,为全市半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提供了地图指引。老百姓使用智能手机就可“按图索骥”找到法律援助机构,让老百姓感到法律援助就在身边;三是开发广州市法律援助处“微网站”功能,开设“法援动态”、“法援知识”、“案说法援”、“专家团队”、“申请预约”、问卷调查”、“法援风采”和“活动报名”等栏目;四是每月推出4期多图文微信,通过“案说法援”“图说法援”等形式,突出寓法于乐。目前,以服务为核心的微信公众号赢得广泛好评,“广州法援”粉丝数量飚升,已成为广州法律援助的“新名片”。

四、尽心研发“广州市法律援助信息管理系统”。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高效率推进,从立项、招标、需求调研、软件开发、初验、培训、试运行、终验到成功上线,经过一年多艰辛的探索和完善,“广州市法律援助信息管理系统”的第一期开发工作基本完成。主要突出以下几个亮点:一是受理渠道多元化,便民效果最优化,案件流程规范化,服务质量标准化。系统将覆盖全市12家法律援助机构、358个法律援助工作站。通过法援窗口、法援工作站、网上法律援助申请预约、实现受理渠道多元化、便民效果最优化;案件申请、受理、指派、跟踪监督、质量评核、费用结算、档案管理等模块实现案件流程规范化、服务质量标准化。二是创设工作站功能模块,实现法援服务向社区延伸。点多、面广、线长是法援工作的一大特色,法援工作站是系统的终端结点,打造功能强大的工作站模块,使今后新设的法援工作站均可通过互联网接入系统,并支持上传多种格式的电子文件,实现通过法援工作站进行法援案件的申请和初审,法援机构可实现法援案件的网上审批和指派。三是强化法援服务质量监督。系统契入了法援服务质量管理的理念。强化了广州市各区法援机构、法援律师的申请、审批和投诉管理功能;强化了全市法援律师库的管理,系统记录法援案件的评核结果、法援律师的拒办记录和办案数量、当事人的服务评价等,为专管员指派案件提供参考数据,实现全市法援律师的“优胜劣汰”;强化了案件质量监控,通过“待办事宜”中“案件办理超期”的自动报警提醒、案件开庭旁听、案件批注、案卷质量评核等功能实现对承办律师的服务质量进行监控。四是强调人化性设计和用户体验。为提高法援工作效率与科学管理水平,系统强调人化性设计和用户体验,充分利用计算机“输入/输出”设备,尽量减少人工录入和数据收集的繁琐。可通过二代身份证或广州市市民卡读卡器读取申请人相关身份信息功能;系统嵌入“一键拨号”设备,实现了工作人员与承办律师的高效沟通;每一件法援案件对应一个条形码,可通过扫描抢扫描“案件条形码”快速查询案件,实现快速结算、结案、评核、归档功能;群体性案件的“批量录入与批处理”功能;法援业务报表的数据自动生成功能;法援格式文书生成与套打功能等。此外,在“信息管理系统”中嵌入“宣信管理”模块,为法律援助宣传的信息报送、采编、管理提速增效;在“法律咨询”模块嵌入“法律援助知晓途径--来访人调查”功能,为日后法援“大数据”提供决策分析,提高法律援助宣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2015年12月8日,在广州市司法局组织召开的“广州市法律援助处成立20周年座谈会”上,举行了隆重而简朴的“广州市法律援助信息管理系统”上线启用仪式。它的正式上线,开启了广州法援信息化建设的新篇章,也为全国首家法援机构——广州市法律援助处成立2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广东电视台新闻频道专程派员进行了实地采访,并连夜报道了这一喜讯。

下步,广州法援将紧紧围绕“互联网+实体窗口”法援服务方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不断拓展法律援助信息化应用方式,让法律援助更加便捷,实现“应援速援”的目标,坚持以“互联网+法律援助”为理念,以“广州市法律援助信息管理系统”为依托,努力构建微信公众号、APP应用互联互通的法律援助管理平台。加速研发“法援律师APP”手机应用,实现法援律师通过该APP软件办理法援案件;开发“广州市法律援助信息管理系统”与“广州市公检法通知案件指派系统”的数据共享与数据对接功能,实现全市法律援助通知案件的网上指派与回转;与民政、残联等相关部门信息系统对接,共享困难群体(低保、五保、重度残疾人等)数据库,对“库内的人员”申请法律援助,实行免予经济困难审查、简化工作流程;整合“广州市法律援助信息管理系统”和“微信平台”数据资源,实现受援人可通过“微信平台”查询案件办理进度、对承办律师的服务质量进行满意度评价等;加强信息技术在基层法律援助机构的应用,进一步促进法律援助服务的便捷化;加强法律援助机构的内部管理模块建设,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投诉管理、宣传信息管理等功能,努力实现法律援助工作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助推广州法律援助工作新跨越。

来源:广州市司法局网站

温国辉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
优化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 推进共建粤中国广州政府
广州市委部署干部监督工作
完善干部监督制度机制提高干部监督工作水平 日中国广州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