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显示:互联网金融借款的,八成年龄20岁至40岁

23.09.2020  10:06

大洋网讯 22日下午,广州互联网法院发布《广州互联网法院互联网金融纠纷司法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并上线粤港澳大湾区首个数字金融协同共治“Rong”平台,同时发布平台配套制定的《广州互联网法院互联网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工作规程(试行)》。

据介绍,成立近两年来,广州互联网法院受理互联网金融纠纷案件40522件,结案36590件。从借款人年龄层分布状况方面观察,互联网金融的借款人年龄集中分布在20岁至40岁之间。

两年审结互联网金融纠纷3.6万多件

据悉,广州市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数量多,除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外,仅在广州民间金融街从事互联网金融贷款的小额贷款公司就达40余家,潜在互联网金融纠纷案件基数庞大。

广州互联网法院受理广州市辖区内应当由基层人民法院受理的签订、履行行为均在互联网上完成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小额借款合同纠纷案件(以下统称为“互联网金融纠纷案件”),不受理P2P借贷纠纷案件。

报告的数据显示,从2018年9月28日挂牌成立至2020年8月31日,广州互联网法院受理互联网金融纠纷案件40522件,结案36590件。经大数据分析发现,广州互联网法院近两年受理的互联网金融纠纷案件具有四个特点:

一是案件数量大、标的小、同质化明显,适合批量解纷。

在受理的40522件互联网金融纠纷案件中,涉案标的额小于1万元的案件数为24352件,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13966件。根据相关规定,标的额小于5万元可以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的案件数为38318件,占总案件数的95%。在广州互联网法院受理的40522件互联网金融纠纷案件中,有38921件通过批量快审方式处理,占比高达96.05%。

二是借款人地域分布广,借款合同的电子送达约定率逐渐提高。

报告显示,借款人的住所地在广东省的案件数最多,占比23.11%,剩余76.89%的案件的借款人遍布全国其他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借款人地域分布广泛是造成司法送达难的重要原因。

三是身份验证及存证呈电子化趋势,区块链技术逐步推广应用。

在受理的40522件案件中,有25868件案件的相关金融机构运用了区块链技术收集、固定、储存电子借款合同。

四是借款群体年轻化,纠纷适合在线审理。

从借款人年龄层分布状况方面观察,互联网金融的借款人年龄集中分布在20岁至40岁之间,占比近80%。其中,借款人年龄在20至30岁的案件12875件,占比31.77%;31至40岁的案件19444件,占比47.98%;41至50岁的案件6721件,占比16.59%;51至60岁的案件1474件,占比3.64%;61岁以上的案件8件,占比0.02%。

数据显示,中青年成为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消费群体,占比达79.76%。中青年群体具有较高的互联网粘合性,以线上审执方式办理案件,可以提高当事人到庭应诉率、非诉化解率的同时,也可以快速、便捷地采取限制线上消费、线上支付等执行措施,提升执行质效。

为应对数量巨大的互联网金融纠纷涌进法院提出的难题,广州互联网法院秉持“简案快审、繁案精审”理念,促进互联网金融审判工作提质增效。自2019年8月10日该院上线全国首个互联网金融在线纠纷“类案批量智审系统”以来,该院受理互联网金融纠纷38921件,结案34905件,实现100%的在线立案率、在线交费使用率、电子送达覆盖率、在线举证率,每件案平均立案时长62秒,平均审理周期33.6天,比传统模式缩短65.68%。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章程 通讯员谭静宜、刘文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