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个习惯会要命 年轻人最容易犯

14.04.2015  14:51

  本文专家:

  武汉市第五人民医院肾内科主任 王晓慧

  中大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 汤日宁

  浙江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屈百鸣

  贵州省骨科医院足踝科主任 张松

  贵州大学食品科学专业 陈清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营养科主任 曾青山

  网络上流传着一句话:“四月不运动,五月徒悲伤,六月徒悲伤……”,不少人整个冬天懒得动,春季临时抱佛脚,想短期练出好身材,没想到反而适得其反。还有人平时不运动,周末疯狂锻炼,成为“周末战士”,也容易造成运动过量,出现伤病,如果有心脏病的还会导致猝死。

  1、突然运动

  危害

  突然锻炼会导致普通人超出身体能够承受的运动负荷范围造成运动过量。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就是因过度运动导致的骨骼肌损伤,多出现在年轻人身上,临床表现为肌痛、肿胀、无力、棕色尿等,严重的会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有些患者平时缺乏锻炼,突然的大运动量,导致肌肉无法承担压力,对于有先心病的人还会猝死。

  请看: 《今日早报》报道:杭州一28岁的男青年因为长时间没运动,一轮“狂练”之后竟然出现双腿肿胀、血尿等症状,被诊断为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

  《楚天金报》报道:武汉一五旬大叔在一家羽毛球馆打球,由于运动过量导致心脏病发,被送往同济医院抢救,最终无效身亡。

  建议

  1、采用化整为零的方法,比如改坐电梯为走楼梯,改坐车为步行,工作间歇做一些小力量练习。

  2、对于上班族,在日常运动时,最好还要选择没有对抗性而且节奏慢、强度不大的“慢运动”,如散步、慢跑、打台球、跳舞、练瑜伽等。除了健身,“慢运动”还能达到“减压”的效果,更有益于身心健康。

  3、对成年人而言,每日应该完成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的运动。这30分钟的运动不必一次性完成,而是可以在一天内分两到三次完成,即每次安排10到15分钟的运动就可以完成一天的运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