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全会召开 看人民日报释放信号(附主要看点)

27.10.2015  01:55
人民日报》刊发署名“任仲平”的文章。我们知道,只有大事发生,党报才动用这个署名。

   资料图

  五中全会,10月26日至29日,周一至周四。这个会,很重要,主要研究十三五规划。

  每逢大会看党报,这是读懂中国的重要方式。

  《人民日报》刊发署名“任仲平”的文章。我们知道,只有大事发生,党报才动用这个署名。

  文章标题为《向着第一个百年目标迈进》。

  十三五规划是咋回事?习近平对十三五有哪些思考?如何评价十二五?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是什么……

  很多问题,都可以从此文中得到答案。

  这篇文章,信息含量很大。

   向着第一个百年目标迈进

   ——写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之际

  任仲平

   (一) 金秋的北京,总会给人带来特别的期待。

   1,26日至29日召开五中全会

   10月26日至29日,在这里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谋划未来五年中国的发展之路,这是举国乃至举世关注的议程。

   2,六十年一甲子

  在中国人的眼里,六十年一甲子,寓意轮回与更替。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二个五年规划,60多年里,中国经历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功。新一个五年规划,我们又将开启一段怎样的新航程?

   3,期待十月释放更多信号

  2016—2020的“十三五”规划,将是本届中央领导集体主持编制并完整实施的一个五年规划,将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向更高发展阶段迈进的艰难跃升,将是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最后冲刺,也是跋涉在民族复兴之路上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关键一程。

  风云际会的节点,举足轻重的大国,谋篇布局的规划,人们有理由期待,这个十月会释放更多信号,给中国和世界的未来注入强大的信心。

   (二)在北京、在浙江杭州、在湖北武汉……人们发现,习近平总书记调研考察时,对各地的规划展览馆很感兴趣。“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在发展之路上,规划的确至关重要。

   1,2013年底启动“十三五”规划前期准备

  一幅宏大的发展蓝图,在这样的思考中逐渐成形。2013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着手启动“十三五”规划前期准备工作,开展有关重大问题研究。而关于未来中国前瞻性、战略性、全局性的思考,早已开始。

   2,习近平的思考

   广东深圳, 在邓小平铜像下思考改革的方位;

   北京中关村, 在数字世界里推动创新的浪潮;

   陕西延安, 在黄土高原的窑洞中探讨扶贫的路径;

   吉林长春, 在老工业基地谋划转型升级的前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调研的足迹,遍及20多个省份,覆盖了大半个中国。仅仅在2015年,围绕“十三五”规划,习近平总书记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就曾与18个省份“一把手”座谈。

   3,民族复兴史上特殊而关键的五年

  以微观调研把握宏观中国,用战略思路观照现实国情,中央领导集体在上与下的对接中,谋划中国的未来。密集的调研、频繁的互动,不仅让“十三五”规划有了坚实的基础,更凸显这一规划的重要意义。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在“两个百年”的视野中,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十三五”规划的五年,恰是中华民族复兴史上特殊而关键的五年。

  如果说“四个全面”是战略布局,“十三五”规划就是战役部署。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定位坐标、主轴和方向,这一规划必将写在中国大地、写入时代进程。

1 2 3 ...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