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五位亲姐妹组乐队 亮相《中国梦想秀》逐梦

03.11.2015  09:33

东莞五位亲姐妹组乐队

亮相《中国梦想秀》逐梦

周立波赞很有市场价值

打动观察团获商演机会

东莞时间网讯 近日,东莞五姐妹乐队在《中国梦想秀》的舞台亮相,她们现场演唱的歌曲《一起摇摆》打动了观察团成员,最终以265票圆梦成功。梦想助力团也被她们的表演和经历所打动,纷纷为她们亮灯。在梦想秀的舞台上,五姐妹获得了商演机会和音乐培训等一系列梦想助力。

在这个摇滚重生的年代,玩打击乐、组建乐队的年轻人并不少,但像这样5个亲姐妹组成乐队,并能走上电视荧幕演出的并不多见。五姐妹乐队成员是来自东莞的姐妹花,至今已携手走过了7年的音乐追梦之路。她们自小跟着父母走南闯北表演杂技。为了姐妹永远在一起不分离的梦想,她们组建了乐队。

五姐妹蜗居东莞万江一间出租屋内,一路摸爬滚打,经过7年的历练,如今已成长为东莞当地小有名气的摇滚乐队。但是不安现状的她们,希望通过《中国梦想秀》的舞台得到专业音乐老师的指导,获得更多的商演机会。

节目播出后,她们的演出视频在微信微博传开,五姐妹乐队也成为了大家热议的话题。网友不仅为她们的歌声点赞,也为她们的姐妹情深和努力而感动。

追梦获得265票成功圆梦

五姐妹乐队中,大姐孔燕是鼓手,二姐孔艳芳是键盘手,三姐孔双艳是吉他手,四姐孔盼盼是贝司手,老五孔飞燕则是乐队主唱。老大今年31岁,老五今年24岁。

五姐妹带着梦想走上《中国梦想秀》的舞台,她们希望通过这个舞台获得更多商演机会,以及能有专业的音乐老师给予她们指导。演出开始,她们带来的是歌曲《一起摇摆》。主唱孔飞燕音色灵动,很具穿透力,她一开唱就把现场观众的激情点燃,大家跟随着节奏一起摇摆起来。

演奏结束后,五姐妹还和大家分享了自己7年来追寻音乐梦想的故事。听完后,梦想助力团纷纷为她们亮灯。主持人周立波说五姐妹本身就很有市场价值,他询问亮灯的金海岸演绎集团艺术总监徐锐是否签下她们。“你愿意接盘吗?”周立波问。

而徐锐毫不犹豫地回答说“非常愿意”。其他梦想助力团成员纷纷表示愿意帮助她们圆梦,梦之蓝称愿意提供商演的机会,有的则表示愿意提供演出服和美肤产品,以及为五姐妹提供一次宣传拍摄的机会。

周立波说,这一切都不是空谈,梦想助力团的承诺全部记录在案,只要现场观察团投票超过240票,这些承诺都将逐一兑现。现场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经过观察团成员的投票,五姐妹乐队获得了265票,获得了梦想助力。

3岁开始走南闯北表演杂技

在很多人眼里,组建乐队是非常高大上的事,玩乐队需要雄厚的财力支撑。而五姐妹出生在河南一个普通家庭,家里并不富裕。为了生个男孩,孔妈妈7年生了5个女儿。

“我们五姐妹都是从3岁开始就学杂技,自小跟着父母四处演出。”孔燕告诉记者,小时候爸爸就开着大篷车,一家人走南闯北表演杂技,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

每到一个城市,表演几天之后就必须换新的地方,所以几乎每隔三天就搬一次家,居无定所。孔燕和她的妹妹们都出生在不同的城市,有西宁、银川、定西等。

“有时候在北方表演,零下20多度,我们只能住在帐篷里。”孔燕说,有时候车坏在路上,又没有地方可以撑起帐篷,就只能睡在车上面,或者桥洞。那时候表演杂技,基本只能养活一家人,说白了就是“饿不死”,根本谈不上赚大钱。不过,这段经历还是让她们感觉到不少温暖,比如一家人在一起,又比如在西北地区表演时,经常有热心人家邀请她们到自己家做客。

“小时候因为要演杂技,经常要换地方,所以我们五姐妹都没有进过学校。”孔燕说,爸爸给她们找了一个认识的教书先生跟着他们三个月,表演之余,这位教书先生就会拿着一个小黑板,用粉笔教她和老二、老三学拼音识字。“我们学会了之后,等到老四、老五大一点了,又由我们教她们识字。”

老五孔飞燕也在节目中说,虽然未能进入正规的学校学习有点遗憾,但她们并不后悔。因为爸妈都很心疼她们,如今弟弟在东莞读高三,明年就要上大学了,这也是她们一家的骄傲。

来莞组建乐队,开始寻梦之旅

由于姐妹5人表演的都是高空杂技,随着年龄的增长,表演也受到了限制。“表演高空杂技的一般都是几岁到十几岁的小孩,年龄大了动作就没那么灵活了。”孔燕说。

2007年,孔爸爸的一位朋友建议他们一家到南方发展。那时,姐妹5人对南方的了解并不多。那一年,怀着憧憬,孔家父母带着五姐妹来到东莞,蜗居在万江简沙洲一个三房一厅的出租屋里。

“初来乍到,我们也不知道能做什么,很迷茫。”孔燕说,刚到东莞时,她和妹妹们一起去学跳舞,承接一些商业表演。尽管五姐妹很努力,但是每接一场活动仅有几十元的收入,一个月下来接到的商演屈指可数,连养活自己都成为难题。

姐妹五人从小生活在一起,跟着父母四处漂泊,几乎做什么都在一起,培养起了深厚的感情。2008年,孔爸爸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你们姐妹如果想一直在一起,唯一的办法就是一起干一番事业,不如组建乐队吧。”

娱乐 圈,像大小S姐妹那样携手打拼事业的不少,五姐妹一拍即合,尽管当时她们还不清楚自己是否适合搞乐队,但还是听从爸爸的建议组建乐队。

组建乐队,最大的困难就是钱。这一家子四海为家,根本没有多少积蓄,为了买乐器,孔爸爸还向朋友借了2万多块钱,这对于当时的他们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

“我们买了一套二手的乐器,开始自学。”孔燕说,一个乐队涉及吉他、贝斯、键盘等多种乐器,非常复杂,没有专业的老师难以掌握其中的技巧。孔爸爸咬了咬牙,为她们请了一位专业的音乐老师进行指导。

“我们学习的速成班,一个月要四五千块钱。这对于我们当时的家境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我们学了几个月,掌握了基本乐理之后就选择了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