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去年提前完成年度重点项目投资任务

07.01.2016  11:49
据介绍,琴江片区宜居城乡建设项目规划并实施的高档住宅小区、城市综合体、人民公园、文体活动中心、汽车城等人居环境提升改善工程,都是该县推进琴江新区建设的重要元素,未来几年,该县将把琴江新区打造成市政基础设施完善、功能布局合理、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集聚服务平台,为产业园区提供...

广州番禺(五华)产业转移园建设加快推进,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优质招商引资项目纷纷落户。

  去年以来,五华紧紧抓住国家促进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和省促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政策,主动融入广东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建设,扭紧“三大抓手”,及早谋划68个重点项目(正式项目62项,预备项目6项)。截至去年11月,62个正式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5.07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03.92%,提前1个月完成了投资任务,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省市重点项目进度最快

  去年初,五华县谋划的68个重点项目,其中62个正式项目计划总投资249.27亿元,年度投资43.37亿元,覆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城市扩容提质、实体经济以及重点民生工程等。

  从行业完成投资情况看,至去年11月底,各行业的投资基本完成。其中,交通基础设施项目7项,完成投资8.51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08.31%;产业园区扩能增效项目15项,完成投资10.72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94.95%;城市扩容提质项目20项,完成投资12.63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34.73%;实体经济项目8项,完成投资4.74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84.64%;重点民生工程项目12项,完成投资8.47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91.60%。

  笔者梳理发现,在68项重点项目中,省、市重点项目的投资额最大,工程进度也最快。其中五华县河东生态工业区、五华县琴江片区宜居城乡建设、梅州(五华)抽水蓄能电站、五华县省级水利示范县建设等8个省重点项目,1至11月完成投资14.08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38.31%;琴江生态景观大道建设工程、五华县长乐大桥等28项(包含8项省重点项目)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8.56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12.85%。

  “三大抓手”项目集中发力

  在五华县琴江片区宜居城乡建设项目现场,奥园城市综合体的高档别墅区已基本完工,首期店铺已经封顶,商住区地下工程正全力加快建设。据介绍,琴江片区宜居城乡建设项目规划并实施的高档住宅小区、城市综合体、人民公园、文体活动中心、汽车城等人居环境提升改善工程,都是该县推进琴江新区建设的重要元素,未来几年,该县将把琴江新区打造成市政基础设施完善、功能布局合理、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产业集聚服务平台,为产业园区提供全方位、综合性的城市服务。

  汕湛高速五华段通车、兴华高速全线动工,大丰华高速以及兴汕高速五华至陆河段开工在即,五华作为我市高速公路建设的主战场,区位优势也随之凸显。该县在建设连接高速公路的快捷通道时,重点打通高速公路出口与县内主要交通干道的连接点,全力抓好县内路网的优化提升,推进快速路网向边远乡镇延伸,形成覆盖全县、连接周边、布局合理的“对外高速畅通,对内快速联通”交通网络。兴华高速五华互通至县城连接线的进城大道项目,就是该县编织“对外高速畅通,对内快速联通”交通网络的其中一个。笔者在施工现场看到,原本只有两车道的X034线已改造成双向6车道,道路绿化和亮化工程同步推进,可在春节前竣工通车,预计比兴华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提前了1年半以上。

  县域经济的发展始终离不开实体经济的支撑,而保障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则是产业园区的扩能增效。五华快速推进污水处理厂、供排水、供电、道路共20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积极实施“乡贤回乡投资兴业工程”,助力五金配件、中低压电缆生产线、数码电子、钟表外壳共12个项目加快建设、竣工或投产。至目前,已有8个招商引资项目落户河东工业区,广州番禺(五华)产业转移园进园企业也达到了90家。

梅州(五华)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正全力加快前期工程“三洞两路”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将于2017年开工建设。

治理后的矮车河集防洪、景观和休闲于一体,是中小河流治理的示范工程,也是省级水利示范县项目。

人民公园人居环境改善工程项目春节前将向群众开放11万平方米的建成区,该项目将推动琴江新区加快建设。

五华高级中学是五华县重点民生工程,将于今年9月份正式招生,可提供4500个优质学位。

兴华高速五华互通至县城连接线进城大道工程项目已经开始绿化、亮化等配套工程建设,春节前可竣工通车。

莲洞堤和罗湖堤建设项目不仅提高了县城防洪能力,同时又打通了两条“断头路”,进一步优化了县城人居环境。

长乐大桥项目建成后,将连接河东工业区和县城以及广州番禺(五华)产业转移园,助力该县融入广东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建设。

琴江公路建设项目按计划将在春节前打通19公里路基,整个项目建成后,可有效缓解县城到南部乡镇的交通压力。

  本版撰文、摄影:张炳锋  廖伟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