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县委书记:突出“两园”建设对接集聚带

26.03.2015  11:10
在加快推进广州番禺(五华)产业转移园建设的同时,加快河东工业区建设,全力对接丰华兴梅产业集聚带,科学规划布局,并谋划推进土地调规和路网、配套设施建设,加强县域内部产业统筹及与广梅产业园的产业对接。日前,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五华县委书记张映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集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以来,五华在推进产业园区建设方面,更加突出两园建设,主动融入丰华兴梅产业集聚带建设发展。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五华县委书记张映平

  ●本报记者  刘晓娟

  特约记者  廖伟军  张炳锋

  “在加快推进广州番禺(五华)产业转移园建设的同时,加快河东工业区建设,全力对接丰华兴梅产业集聚带,科学规划布局,并谋划推进土地调规和路网、配套设施建设,加强县域内部产业统筹及与广梅产业园的产业对接。”日前,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五华县委书记张映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集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以来,五华在推进产业园区建设方面,更加突出“两园”建设,主动融入丰华兴梅产业集聚带建设发展。

  双轮驱动打造工业发展平台

  现 状

  五华规划了总面积25平方公里、首期3.5平方公里的河东工业区。该园区规划范围位于河东镇,北以梅江为界、南至油田村、东至120省道、西至黄湖村和宝瑞村,目前首期征地拆迁界址已确认。

  今年初,广州番禺(五华)产业转移工业园获省批复认定为省级产业转移园。该产业园依托五华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位于该县水寨镇及横陂镇。目前该园区有入园企业80家,其中投产企业45家。2014年园区实现产值44.8亿元、工业增加值9.9亿元、税收1.28亿元,分别比增63.6%、14.0%和18.1%。

  “五华将用好省级产业转移园的相关扶持政策,加大力度建设好广州番禺(五华)产业转移工业园,同时启动河东工业区的首期建设,逐步将工业往河东工业区集聚,从而达到城区扩大、工业集聚发展的目的,产城联动推动五华加快发展。”张映平向记者介绍说。

  去年底,五华委托广州科城设计院对该县产业布局进行详细调研,确定广州番禺(五华)产业转移园拟培育的主导产业为五金机电、食品饮料、医药制造、塑料再生资源制造业;河东工业区拟培育的主导产业为五金机电、新材料、家居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张映平说,五华将进一步扩大招商,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广州番禺(五华)产业转移工业园今年计划集约土地1500亩以上,平整土地1000亩,新建进城大道等11条共18.5公里的园区道路及一批市政配套,完成园区内高压供电线路迁移,推进供电、供水、通信工程,以及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为企业落户提供便利条件。

  该县制订加快河东工业区规划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今年征地2000亩、平整土地1000亩的目标,交通、供水、供电、通信和排污等基础设施及服务配套建设项目,4月底前将完成园区首期3.5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目前,已完成土地调规的准备工作;制订了110KV变电站建设方案上报立项,计划在该工业区中部首期建设变电容量为12.6万千伏、输电线路10千米的变电站;同时还计划投入1000万元,推进污水处理厂和供水管网建设。

  推进路网建设畅通园区内外

  现 状

  河东工业区距离县城3公里,距畲江工业园约14公里。在建的长乐大桥西起梅华路(X969线),向东跨越梅江河与河东镇横塘村道连接,预计将于年底通车。

  为把县城、番禺(五华)产业转移工业园以及河东工业区三个节点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促进产业集聚发展和产城联动,五华县正在规划建设一批交通项目。张映平向记者介绍,在去年完成S120线升级改造基础上,将专门开通从长乐大桥至河东工业区、全长8.7公里的连接园区的主干道,该项目正在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上报立项。同时,推进兴华高速畲江支线出口与工业区的连接线建设,配合做好与畲江园区快捷道路的规划建设,全面畅通工业区与广梅产业园、县城的交通网络。

  另外,该县还全力推进河东工业区内进园大道等园区路网的建设。目前,2公里的进园大道征地拆迁工作快速推进,预计下月可全面打通路径。工业区内一纵一横3.4公里的两条快捷通道建设,也正在同步推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