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县横陂镇“小都模式”意义探索篇
小都村全面监控路面,确保治安良好。 (钟小丰 摄)
●本报记者 刘文昌 练海林
罗娟娟 李 跃
特约记者 廖伟军 张炳锋
在五华横陂镇小都村采风时,该村已持续一年之久的“现代物管进农村”模式是记者最感兴趣的内容。在近几年的美丽乡村建设热潮中,一些村庄投入巨资整治环境卫生,改变农村面貌,但多是昙花一现。如何建成美丽乡村,并形成长效机制?这是许多地方都在探索的课题,“小都模式”为我市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思路。
让农民乐意“花钱买服务”
推行农村物业管理,首先要让农民接受“花钱买服务”。小都村坚持向村民收取物管费用,潜移默化,让他们享受物业服务带来的舒适便利,从而形成“花钱买服务”的意识,并在此过程中逐渐承担起物业管理的责任,共享权益,最终实现自我约束、自我适应和自我管理,完全融入市场化管理。
现在,小都村村民都自觉参与到建设“美丽小都”中来。69岁的蔡伯居住在小都桥头。几年前,他家的垃圾都往小都河里倒。“去年‘美丽小都’建设启动后,村干部给我送了两个垃圾桶,说以后放里面,他来收。此后,我们很自觉把垃圾扔在垃圾桶里,按时缴纳垃圾回收费。没人往河里倒垃圾了,要是有,大家都会制止。”蔡伯说。
村民们都乐意参与村里的治安管理。蔡亚培是村里的义务治安巡逻员,夜间经常上河堤巡逻。他说:“一年来小都村变化大,我很高兴。乡贤有钱出钱,我没钱我就出点力,大家都是为小都好。”
在物业公司、小都村居两委的引导、管理和村民的自觉参与下,“小都模式”实现了良性发展,市内不少镇村组织干部前来参观考察。
“小都模式的内核是用现代物业管理模式来管理村庄,实现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一致。可以说,‘小都模式’的创立为我市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条新路。”横陂镇镇长李国昌说。
“小都模式”值得借鉴
“现代物管进乡村”在小都村成功的经验,能否向其他乡村推广呢?这是记者在“镇村行”采访活动中一直思考的问题。
“乡贤资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引进物业公司整治乡村环境、村居委群众参与管理自治、日常环境整治管理经费来源得到有效保障,这是‘小都模式’最基本的四个内容。”李国昌说,“乡贤支持和村民配合,成就了小都模式。”
客天下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小都物管项目部经理孔天明介绍,“小都模式”具有可复制性。他说,我市不少乡村都有杰出乡贤,或者有对口扶贫单位,有办法筹集资金改善乡村环境和设施。但是,有些乡村环境整治之后因为没有后续资金支持,管理无法跟上,又恢复了旧面貌。他认为,要让农村环境持续好下去,还得让群众主动参与到环境整治和监督管理服务中来。“群众参与要有报酬,报酬哪里来?扶贫单位或乡贤可以在对口村办一些产业,产业收益可作为农村管理的资金来源。”孔天明说。
一枝独放不是春。小都村的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期待市、县、镇各级政府能够大力支持物业进乡村的小都模式,特别是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支持,共同为打造和谐美丽幸福新梅州而出力。”小都乡贤、广东鸿艺集团董事长蔡鸿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