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华石匠“硬打硬”

10.06.2014  12:14

   ●图/文  黄军优

  人们常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有着丰富石资源的五华人民便物尽其用,将五华打造成了著名的“石雕之乡”“石匠之乡”。

  日前,我来到五华石雕工艺厂一探究竟。一进厂门便看见远处一大片巨形石头,这些石头都是从离工厂20公里处的大山里开采出来的。另一边是工人们雕刻石头的地方,只见不少石头已经裁切成块,以便做各式造型,比如石狮、石凳、雕梁,石板雕刻花鸟虫鱼等等。

  正当我被这些造型各异的艺术品所吸引的时候,看见陈师傅正拿一块已经裁切好的石板进行描画,只见他先在石板上画了几棵富贵竹,再熟练地用石雕工具在石板上雕刻成了浮雕效果。陈师傅说:“我从17岁开始进入石雕这一行,算来已经干了33年了,那时想着人总该有一技傍身,便跟师傅学起了石雕。如今做石雕的基本都是上了年纪的。”走到另一边,一位老师傅正专心地用铁锤和钻雕刻敲打着,据说这是古老的制作方式。这位老师傅介绍说,以前做一个石狮得花半年以上时间,现在有了现代化的工具省时很多,除了这些比较粗糙的是靠人工敲打而成的以外,其他光滑的部分都是抛光的。

  人们常说五华阿哥“硬打硬,实打实”,或许正是这硬打硬的精神,才能将这些顽固的石头雕琢成巧夺天工的艺术品吧,同时也造就了一批优秀的能工巧匠。比如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广州石室、越秀山五羊石雕、珠海渔女雕像等著名的石雕就出自五华石匠之手。在五华,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则是全长236.2米的水寨大桥,整座大桥没有用一枚钉子和一条钢筋,桥柱、桥面、栏板、台阶、桥头堡等等,全都是用花岗岩砌筑而成。

  石雕工艺较为辛苦,年轻人做这一行的并不多,为了保护和传承石雕工艺,五华石雕工艺已成功申遗,现在已开始重点培育石雕工艺师,相信通过这一系列努力,五华石雕会传承得更好。

  

如今,制作立体石雕仍需用到铁锤和铁钻这类古老的工具。


石匠在量线裁切石头,有了现代化的工具,巨形石头的裁切也变得轻松高效了。


石匠用电动切割机在石板上制作浮雕效果。


没用钉子和钢筋,完全用花岗岩砌筑的五华水寨大桥是五华最具代表性的石雕作品。


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五华石匠的名作之一。


石匠专注地在石板上描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