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理念”与百年梦想

24.11.2015  00:07

“决胜”,十八届五中全会用这个词,来形容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五年我们所面临的形势和拥有的自信。

风已至,鼓已擂,决战呼之欲出,成败在此一役,而胜利,终将属于党和人民。

自十八届五中全会结束的那一天起,全世界都已经知道,中国的改革开放即将走过四十年历程,我们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进入最后五年的关键时段。无论是加速冲刺也好,攻城拔寨也好,检验全面小康成色的最后时间到了。

对全面建成小康的憧憬,不止一群人,也不止一代人,而是五千年的整个华夏民族。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国从饱受屈辱的近代史中一步步走出,步入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着实不易。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共产党以卓绝的领导,历时近三十年,带领中国人民赢得民族革命战争,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起独立自主的新中国;之后又经历三十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曲折探索,终于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时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改革开放至今的道路,是一条发展的道路。沿着这条道路,我们走到了现在这个历史节点,进入当前举世瞩目的决胜阶段。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战略机遇期内涵发生深刻变化,我们唯有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动摇,不断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不断取得新突破。

“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关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五大理念”,正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也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反映出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历届领导集体都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有过深入的思考和创造。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二十世纪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并指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定下发展的底色和基调。江泽民同志把发展问题同党的性质、党的执政使命、执政资格联系起来,明确提出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胡锦涛同志提出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而“五大理念”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体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理论新贡献。十八大以来,针对经济新常态,着眼于“中国梦”的实现,党中央对新形势下党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两次较大的“布局”。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2014年以来,习近平同志在多个场合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如果说十八大以来这两次布局,是从平面和立体两个维度,对今后的发展进行了排兵布阵,那么此次“五大理念”的提出,就是为这个充满战略机遇又面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一战的战场,设定了能审时度势、左右战事行进的战略意图和实施路径。

古人说:“决胜大略,必先定于胸。”胸有成竹,方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而发展理念,就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发展理念对了,目标任务就好定,政策举措也就跟着好定。

理念是领率,理念是灵魂。当前,我们进入经济新常态,“五位一体”“四个全面”任务之艰巨前所未有,只有把发展理念确立好、讲清楚,才能用新的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指好道、领好航。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五大理念”既已梳理清楚,背在口头、写上纸面并不难,重要的是将这个“五大理念”贯彻落实在行动中,真正化作每一个行为的指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执行“十三五规划”时,自觉地按照创新理念、协调理念、绿色理念、开放理念、共享理念去判断、去选择、去执行,将士齐心,三军用命,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一战,为中华民族开创一个前无古人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