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交通运输新体系 拉开世界客都振兴新架构

15.01.2016  10:34
我市抓住全国第三次普通公路路网调整机遇,加快推进省道升国道、县道升省道工作,得到了国家和省交通运输部门的大力支持,目前我市境内国道由2条增加到6条,新增里程464公里,总里程将达到808公里。

济广高速广东平兴段于2015年12月底通车,梅州实现县县通高速。图为济广高速平兴段平远县城互通

不久的将来,我市将加入高铁大家庭

印尼首航飞机满载旅客飞往雅加达

梅县区公交车可以从城区通往各乡镇,大大方便了群众出行

  撰文/练海林 吴伟胜 邬亦军 摄影/连志城 林翔

  “十二五”时期,我市交通运输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直接领导下,在省交通运输厅和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悉心帮助下,市县两级交通运输部门紧扣振兴发展主线,认真落实国家促进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和省促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两大政策”,扭紧“三大抓手”,坚守两大底线,依托穗梅对口帮扶,以“一区两带”为核心,以“两高一场”为重点,着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改善交通运输发展条件,努力提升交通运输保障服务能力,为我市振兴发展提供更加扎实有力的交通运输支撑。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初具雏形

  “十二五”,对于梅州交通来说,是一个跨越的过程。为了贯彻省委胡春华书记来梅关于“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打通出市、出省交通通道,推动形成与周边地区更紧密的经济联系,努力把梅州建设成为潮汕平原北上开拓腹地的枢纽”的讲话精神,我市作出统筹推进综合交通建设、打造粤东北交通枢纽、推动原中央苏区绿色发展的部署,扭住改善交通区位条件、提高交通集散能力、服务产业发展关键点,构建以“两高一场”为主骨架,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协调发展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特别是近年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上升为全省战略后,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实施这一战略的“三大抓手”之一, 尤其是高速公路规划建设全面提速,大交通大枢纽初具雏形,梅州也开启了交通建设的“高速时代”。“十二五”期间,梅州市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约317亿元,较“十一五”时期增长159.8%。

  2011年之前,全市公路总里程1586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59公里,一级路37公里,铁路2条247.78公里,航空线路2条,公交车拥有率4.6标台/万人。

  经过“十二五”的快速发展,现在全市公路总里程达1.77万公里,位居山区市前列,其中,高速公路482公里,较“十一五”有较大幅增长,实现了“县县通高速”的目标,打通2条出省通道;梅汕高铁动工建设,双龙、鹰梅、浦梅高铁前期工作有序推进;梅县机场扩建工程完成,新开通航线7条,新机场迁建工作加快推进,北上江西福建、南下潮汕揭、向西珠三角、向东海西区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初具雏形。

  新增3条高速共223公里

  去年12月30、31日,汕湛高速五华段、济广高速平兴段分别建成通车,实现了我市乃至全省“县县通高速”的目标,也结束了五华南部无高速的历史,是我市交通发展史上重要的一笔。

  高速公路,是建设现代综合交通网络的主骨架,从2004年梅州第一条高速公路梅揭高速全线建成通车开始,至2010年底近7年时间,梅州建成梅汕、梅河、天汕、兴畲、西环5条高速公路,总里程为259公里,形成了我市第一张高速公路网,实现了除平远、大埔外其他县(市、区)通高速公路的目标。

  “十二五”期间,梅州开启了高速公路建设的“高速时代”。我市规划建设的高速公路有梅大高速(含东延线)、汕湛高速五华段、济广高速平兴段、兴华、大潮(大漳支线)、梅平、东环、大丰华高速丰顺至五华段、兴汕高速五华至陆河段共9条,总里程488公里,总投资507亿元。

  “十二五”期间,我市高速公路建设完成投资206.3亿元,比“十一五”增长451.6%;新建成梅大、济广平兴段、汕湛五华段3条高速公路,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82公里,打通河源、赣州、龙岩、揭阳、汕尾5个市,至2019年大潮高速(含大漳支线)建成后将打通漳州、潮州2市,届时与梅州毗邻的7个市出省出海快速通道将全面打通,梅州将从“三不靠”的地理位置变为“三省枢纽”,与珠三角、潮汕平原、海西区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十三五”期间,我市将根据《广东省高速公路2015至2017年建设计划及中远期规划》,重点推进6条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兴华高速(含畲江支线)、梅平高速、大潮高速在建中。汕湛高速五华段与2017年建成的兴华高速串联五华南北,构建我市通往珠三角的快捷新通道,同时通过兴华高速畲江支线连接兴宁水口、梅县畲江,将助力广东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建设,推动全省产业转移战略实施。

  梅州首条高铁开工建设

  “十二五”期间,我市加快推进梅州至汕头、龙川至龙岩、鹰潭至梅州、浦城至梅州4条高(快)速铁路,其中梅州境内全长约370公里,计划投资约400亿元。去年4月27日,梅州境内第一条高速铁路——梅汕高铁开工建设。建成后梅州与珠三角、汕潮揭和海西区的时空距离将大幅缩短,梅州至深圳、厦门的时间将缩减至2.5小时,至广州3.5小时,半小时内可达汕头。龙川至龙岩高铁项目列入2016年拟安排可研项目;鹰梅铁路、浦梅铁路拟统筹合并,正加快推进前期工作,争取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

  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20万人次

  “十二五”期间,梅县机场新开通7条航线,我市航线增至9条,通航广州、香港、珠海、台中、海口、上海、天津、郑州、长沙、西安、雅加达、北京等12个城市,每周航班量达到41班, 2015年旅客吞吐量达22.65万人次,对外辐射的民航运输系统雏形基本形成。随着扩容提质的需要,省委省政府同意我们启动机场搬迁工作。我市将加快梅县机场迁建进度,按照时间节点要求推进前期工作,目前正进行《梅县机场迁建工程论证报告》修编,争取纳入省、国家民航总局和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梅县新机场建成后将成为服务覆盖粤、闽、赣三省交界地区的对外开放航空口岸,辐射梅州、河源、揭阳、赣南、闽西共24个县(市、区),辐射人口1508万人。

  公共交通迅猛发展

  2011年以前,梅州城区150辆公交车全部是汽柴油动力汽车。由于设备老化等原因,尾气冒黑烟的现象比较严重,公交车每到一处,车后都拖着长长的“黑尾巴”。不仅影响了公交形象,而且对城区空气质量带来严重影响。是更换排放标准更高的汽柴油动力新车?还是使用燃油添加剂?显然这些都治标不治本。

  同年,梅州市政府和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市公交公司经过一番权衡之后,下定“壮士断腕”之心,决定今后城区公交车更新必须全部使用清洁能源或新能源汽车,并在5年内全部淘汰城区运营的汽柴油公交车。就在当年,市公交公司在市政府的鼓励支持下,以财产担保、抵押贷款等形式,筹集资金3000余万元,购进了50辆8米LNG公交车和10辆8米纯电动公交车,全部投入到中心城区线路运营,同时通过政府无偿租借土地、企业投资建设的方式,配套建设了一个占地50多亩,可满足20辆电动车同时充电和10辆公交车同时加气的充电站、加气站,从此梅州公交正式迈进新能源时代。

  四年来,梅州公交一跃进入了绿色发展的“快车道”:2012年再增100辆8米LNG公交车,成为全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2013年新增50辆8米LNG公交车,开通首条城乡公交线路;2014年新增72辆LNG公交车,开通首条城乡新能源公交线路,新能源公交推广应用获得国家财政部肯定,成为第三批国家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2015年,新增510辆纯电动公交车和3座大型充电站投入使用,成为继深圳后,全省第二个一次投入100辆纯电动公交车的城市。“十二五”以来,我市共投入资金6亿多元,购置272辆LNG、520辆纯电动公交车和470辆CNG出租车。

  在积极发展绿色公交、新能源公交的同时,十二五期间我市建设优化公交站亭、优化加密公交线路、实施公交惠民政策,拉动我市公共交通迅猛发展。

  “十二五”末,梅州城区(含梅县区、梅江区)公交车数量达到1016辆(是“十一五”末的7倍),折合855.2标台,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公交车有792辆(纯电动520辆、LNG272辆),占公交车辆总数的78 %,清洁能源汽车比例及城市万人公交拥有量这两项指标均位于全省前列;共有49条公交线路、3个公交站场、1座公交车加气站、321个公交站亭(台),运营线路里程从“十一五”末的200多公里增加至1500多公里,年客运量从500多万人次增加到3500万人次,年均增长49%。梅州城区共有出租汽车企业5家,出租车470辆,其中包括梅江区250辆、梅县区220辆,已淘汰所有汽柴油车,全部使用CNG油气两用出租车,市区公共交通行业基本全面实现清洁能源化。

  “十二五”期间,我市制定出台了60周岁以上老人、小学生、初中生、残疾人、现役军人、残疾军人等群体免费乘坐梅州公交车政策,惠及中心城区17万多市民,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好评,“政府购买服务、市民免费乘车”已成为梅州实施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响亮品牌。2015年,我市全面开通了梅县区19个镇(街)的城乡公交线路,城市公交受惠人口从30多万人增加到95万人,增长了2倍多。2016年优惠政策对象扩大至梅县区,享受免费人群达26万人,预计每年财政补贴6000多万元。

  普通公路网络全面优化

  在抓好“两高一场”规划建设的同时,我市注重发挥综合交通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完善产业园区、城市新区、旅游区、工业聚集区之间的道路连接,合理布设出入口,打通“最后一公里”,使各地的产业发展和城镇体系布局与交通网络格局相适应。至2015年底,我市公路通车公路里程达17705公里。高速公路482公里,国道808公里,省道783公里,县道1965.793公里,乡道 10396.528公里,村道3217.997公里,专用公路51.707公里。

  梅县区松口镇梅教村是水果专业村,全村有486户2030人,2014年全村种植柚果面积约2500亩,产量约1200万斤。近年来,随着金柚价格上涨,当地群众充分利用山地资源,在黄基堂、洋石坑等自然村大面积种植金柚和三红柚。但是,原有通往以上自然村的道路是泥土路,路面坑坑洼洼,雨天难以通行,柚果运输问题一直困扰着村民。为此,当地政府积极筹措资金,对通往洋石坑的村道进行硬底化改造。该道路全长1.3公里,总投资约48万元,今年实现了水泥硬底化。2015年末,正值柚子成熟的季节,当地果农柚果运输得到了保障。“这是政府和百姓共同铺筑的耕山种果致富路。”当地一果农高兴地说。

  和梅教村一样,我市有不少行政村通往自然村的道路仍是沙土路,群众出行和生产生活有诸多不便,有人甚至放弃了耕种多年的田地。与此同时,随着对外联通的高速路的不断完善,乡村游不断地兴起,国省干线与县乡道路、旅游线路对接显得尤其重要。

  我市抓住全国第三次普通公路路网调整机遇,加快推进省道升国道、县道升省道工作,得到了国家和省交通运输部门的大力支持,目前我市境内国道由2条增加到6条,新增里程464公里,总里程将达到808公里。与此同时,为切实解决好县乡“断头路”和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重点推进“迎国检”、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综合交通网络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产业园区外接道路、县际断头路、经济网络公路、桥梁和新农村公路路面硬化改造工程,不断优化公路路网结构,全面提升县乡公路等级和通行能力,形成了主骨架明晰、支路发达、干支相连的公路网络。“十二五”期间,全市完成新农村公路路面硬底化改造3200公里;完成75条755公里绿色景观道路建设。

  邮政快递服务随电商齐发展

  2015年“双11”网购狂欢节,天猫最终交易额达到了创纪录的912.17亿元!广东省内城市交易额排名前三位的分别为深圳市、广州市和东莞市,梅州市支付宝交易额近1亿元,全省排名第十四。

  2010年,梅州市邮政业业务总量仅为2.31亿元,业务收入完成2.47亿元。其中,快递业务量完成354.64万件,快递业务收入完成5640.98万元。“十二五”期间,在电子商务的推动下,邮政快递、物流行业实现快速发展。2015年,全市邮政行业业务收入5.40亿元,邮政行业业务总量5.60亿元。其中,快递业务收入1.39亿元,快递业务量1178.35万件。

  与此同时,“十二五”时期,梅州市加快推动邮政业基础设施建设。邮政普遍服务保障力度加大,实施了邮政普遍服务基础设施以及机要通信服务设施建设项目、省级邮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项目工程,共整治普服网点47个,机要通信场地7个,购置机要通信车辆10辆,建设村邮站430个,补建信报箱17600个。空白乡镇邮政局所补建工作全部完成,“乡乡设所,村村建站”目标完成。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有普遍服务网点159个,三农服务站150个,便民服务站232个,助农取款点758个,村邮站430个,行政村通邮率达到100%。快递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全行业新增县级以上生产作业场地2.8万平方米,新增车辆50辆,新增12台分拣设备和11个分拨中心。快递末端能力建设不断加强,截至2015年,全市快递农村服务网点258,覆盖大部分乡镇,极大地解决农产品进城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