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正亦邪阴沉木:经济价值被日益炒作赝品多
乌木出土的新闻每每给藏界带来一阵骚动,因为那意味着又一次的巨额财富。这种特殊的收藏品其实是阴沉木,自古就有收藏者。说到阴沉木的收藏除了其被日益炒作的经济价值外,其文化延伸价值也颇有争议。有人评价其“阴气过重”、“触霉头”,也有人赞其“辟邪纳福”、“镇宅降魔”,如同金庸笔下的令狐冲一样,亦正亦邪。
当然,对于这种极端的争议笔者也不甚了了,恰巧因一期地方台鉴宝栏目见到了著名杂项鉴定家蔡国声老师,笔者便将这个问题抛给了蔡老师。印象中,蔡老师对杂项鉴定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知识如同一台高性能电脑,特别惊叹他鉴定明清书画时对不同时期不同流派地域画家的熟稔程度,没想到他对于乌木的涉猎也非一般藏家所及。下面将蔡老师有关“乌木”的讨论整理下来,为各位藏友和读者释疑。
首先,不同的地方对阴沉木的称呼不同,四川所谓“乌木”便是“阴沉木”乃当地约定俗成的叫法。换句话说,并不是所有的“乌木”都叫阴沉木,同样,阴沉木在四川当地称为“乌木”,但在其他地方如同方言一样也有不同的地方称呼,如东北松花江流域发现的阴沉木被当地称为“浪木”、“沉江木”。
其次,阴沉木是两千年至万年前,一些峡谷水域天体发生自然变异,由地震、洪水、泥石流将地上植物生物等全部埋入古河床等低洼处。一些埋入淤泥中的部分树木,在缺氧、高压状态下,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经过数千年甚至上万年的碳化过程而形成,故又称“碳化木”。 它介于碳和木之间,有着自己独特的木质特性;而是否属于阴沉,一般看碳化的程度,碳化得太厉害反就成煤炭了。“因乘天地灵气,集日月之精华乃万木之灵,灵木之尊”的阴沉木并非由单一树种形成,相反形成阴沉木的树木种类繁多,有:麻柳树、青冈树、香樟树、楠木、红椿木、红豆杉、马桑、黄柳木、黄柏、槐木、檀木等,而常见的多为青杠、麻柳、香樟、红椿、楠木五种。一般带有杀菌特征的树种才能形成。再则,阴沉木其色泽大多通体乌黑,并不是所有的古木都能成为阴沉木,也并不是阴沉木都是黑色的。如古红椿木外黑内红,在地下埋藏三千年以上,才能形成此色,如古金丝楠木外黑内黄,在地下埋藏四千年以上,才有此色,如桢楠外黑内绿、色彩渐变的。
对于亦正亦邪的“秉性”,说到底,是一种收藏品被赋予不同的文化内涵,和其文化氛围及精神信仰有关。历史上阴沉木一般用于棺材或小器物的制作,极少用于家具的制作。阴气过重在今天也仍为大忌。所以这便是让部分藏家却步的“阴气过重”的说法。另一种“辟邪纳福”的说法也颇为流行,虽然没有相关文献记载,但道理上也说得通,慈眉善目的菩萨和金刚怒目的罗汉都为人们所敬仰,所以民间素有“纵有珠宝一箱,不如乌木一方”的说法。
因阴沉木价值不菲,市场上自然有很多赝品。鉴别主要从以下几点:阴沉木颜色一般趋深且色差明显。因长期深埋,含水丰富,木材加工时极易开裂、变形、翘曲,但干燥后加工表面十分润泽光亮,手感极佳。由于阴沉木自身的特点,一些厂家对阴沉木进行化学染色处理,使其达到理想的色泽而丧失其本身的特色,对人及环境有明显的污染。阴沉木种类繁杂、良莠不齐、颜色斑驳、成大器者寡,用其制作雕刻及根艺品者多,拼补、粘接制成仿旧家具的也不少,但与紫檀木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文/刘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