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AI产业优势超过国内其他城市”
■观点
在“2017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被知名财经作家吴晓波称为“华人圈里人工智能领域最好的专家”的吴霁虹教授发布了新书《未来地图》。该书所关注的话题是“创造人工智能万亿级产业的商业模式和路径”。
在吴霁虹看来,技术对商业的冲击,大多数时候都是100万次小步快跑的渐进变革,但偶尔也会是少数破坏规则的激进革命。人工智能技术的爆发和商业应用属于后者,将催生的是一个万亿级的产业。
初创企业应瞄准AI垂直应用
AI的商业化将给普通消费者带来什么?在研究中,吴霁虹发现,很多企业“不懂客户”,至少不是深度懂客户,比如说消费者去买空调,销售员只会告诉你这个空调品质多好,但这不是消费者要的信息。“这时如果有一个AI系统,只要消费者给出条件、提出要求,就能立即告诉你该买哪款商品,那就十分便捷。”吴霁虹说。
对于“巨头”和初创企业,吴霁虹认为,他们投身于人工智能产业所选择的路径不应相同。大公司应该选择进入AI生态,布重兵让AI系统更聪明,更好地帮助人类,可以与专业团队合作,引进一个较开放的AI平台,然后从存量开始改造。对于初创公司而言,则应该瞄准一个具体的垂直应用,成为“纳米级企业”。“纳米级企业”要关注具体的应用和服务。吴霁虹说,在吃、住、行等各个服务领域,特别需要流程的再造,如果一个小的创业团队聚焦专注在解决一个非常“狭窄”的市场,投身在中国广袤的市场中,将有“换道超车”的机会。
智能硬件也要有“AI大脑”
“深圳AI产业的发展优势超越国内任何一个地方。”吴霁虹告诉记者,因为深圳的技术创新从来不是关起门“闷”在实验室做的,而是面向市场、面向广大消费者。深圳有像腾讯和华为这样的“巨头企业”,它们面对着数以亿计的消费者和海量的数据,“研究怎么样用AI手段将这些数据分类,并延展出垂直领域的解决方案,其想象空间太大了”。
吴霁虹提醒,巨头们在发展AI应用的时候,一定要开放,比如腾讯如果要做语音识别,放着有合作可能的企业不管,自己“闷头”重复研究,就是“很笨的做法”。
对于像大疆、优必选这样在无人机、机器人等领域迅速发展的深圳企业,吴霁虹建议,未来这些智能硬件厂商除了有更炫酷的外形,一定要有一个“AI大脑”。研究表明,智能硬件的平均使用周期是18个月,在这18个月里,智能硬件一定要伴随用户一起“成长”。
吴霁虹解释,这种“成长”指智能硬件一定要根据用户的行为所产生的数据,及时调整自身的相关参数。“对于未来的智能硬件来说,‘炫酷’的外表只是入门门槛,拼的是内核,‘一锤子买卖’的时代永远过去了。”
南方日报记者张光岩
编辑: 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