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防控联盟成立 我校李永涛教授当选副理事长

25.09.2017  17:04


    9月11日, 国家农产品产地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控协同创新联盟在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控先行示范区—— 湖南省湘潭市宣布成立,并召开了联盟第一届理事会。会议选举了理事、常务理事和理事长,通过了联盟纲领。我校当选为理事单位,资源环境学院李永涛教授当选为副理事长。


    创新联盟由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联合湖南省农委等8家优势单位发起成立,第一届理事会由全国65家理事单位组成,共160多名成员代表参会。


    农业部科教司副司长冯志勇、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王汉中、湖南省农委副主任兰定国、湖南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柏连阳、湘潭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向敏等相关领导出席成立大会并发表讲话。成立大会由国家农业创新联盟秘书长梅旭荣主持。



    该联盟面向产地环境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绿色发展的重大需求,集聚优势科研力量和科技资源,构建政府支持、任务牵引、资源共享、激励评价等协同创新机制,促进原始创新、协同创新、管理创新和成果转化创新,实现创新驱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通过协同创新任务实施,初步明确重金属在水稻各部分的分布规律、运移规律,为发展新的耕作制度提供依据,同时进一步凝练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的理念、方向,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走重金属污染治理的绿色防控之路,坚持原始创新与集成转化相结合,落实好协同创新机制,做到优势互补,协同攻关。


    该联盟自酝酿成立以来,借助中国农业科学院协同创新任务平台,研发出重金属Cd污染高效钝化修复材料,以高效钝化修复技术为核心,耦合集成重金属Cd低吸收累积植物阻控与水分调控等农艺措施,构建出可满足酸性水稻田轻中度重金属Cd污染治理需求的修复技术模式,该项技术模式相继在湖南、江西、四川、甘肃、贵州、安徽、广西、天津等地开展了大田钝化修复示范,核心示范面积累计达10000余亩,核心示范区农作物可食部重金属含量降低率达50%-90%,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并可明显改善土壤环境质量。



    成功研制了一种阻控镉向稻米中转运的新型叶面调理剂配方,获得成品登记证书,上半年在湖南、广西等地推广应用累计超过5000亩。联合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湖南、湖北、四川、江西、安徽、福建、河南、河北等省农业环保站,开展“耕地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异地效果验证。在湖南湘潭建设了开放、展示、共享式基地,已有20多家企业入驻,10余种修复产品开展异地效果验证工作。(文/联盟秘书处 资源环境学院 王进进   图/联盟秘书处)



(责任编辑:蒙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