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优1000”亩产破1690斤刷新梅州晚稻纪录

19.11.2015  11:19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在今年7月的早稻测产验收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等农业领域顶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开创梅州农业先河。综合早晚稻产量,双季超级稻年亩产2927.

  本报讯  (记者刘世锦

昨日上午,收割机正在新金村超级稻示范基地收割晚稻。(高讯 摄)

 张柯)眼下秋收已步入收尾阶段,昨日上午,位于兴宁市新陂镇新金村的超级稻示范基地仍热火朝天,“华南双季超级稻年亩产三千斤技术模式攻关”首年晚稻测产验收在这里举行。在国家、省、市农业专家和高校学者的见证下,“华南双季超级稻年亩产三千斤技术模式攻关”采用的“超优1000”晚稻最高亩产达1694.6斤,刷新我市晚稻亩产纪录。

  今年是“华南双季超级稻年亩产三千斤技术模式攻关” 试点探索的第一年,该项目由省农业厅、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华南农业大学共同组织,兴宁市农业局负责实施,力争在三年内达到双季超级稻年亩产三千斤的攻关目标,届时有望创造水稻年亩产量最高的世界纪录。该模式攻关的核心技术是采用“超优1000+超级稻强源活库优米栽培技术”的良种、良法相配套。“超优1000”是袁隆平科研团队继“吨粮”“Y两优900”后推出的第五期超级稻,在华南地区以双季稻的形式开展技术攻关,梅州也成为国内唯一的“超优1000”双季稻示范基地。

  在测产验收现场,专家们首先考察了110亩示范基地种植情况,并划定测产田。据专家介绍,与今年早稻生长情况相比,晚稻生长期间天气较好,呈现结实率高且颗粒饱满的喜人长势。据现场代表田块机割实测和测算,最高亩产干谷1694.6斤,加权平均亩产则达1519.4斤,达到了单产1500斤/亩的目标,比兴宁晚稻平均产量增加420斤左右。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在今年7月的早稻测产验收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中国工程院院士罗锡文等农业领域顶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开创梅州农业先河。但由于今年上半年早稻生长关键期遭遇异常天气,且提前一周收割,早稻平均亩产只有1407.8斤。综合早晚稻产量,双季超级稻年亩产2927.2斤,距离3000斤目标仅有72.8斤的差距,项目攻关成功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