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等地连续10天不见阳光 北京发今冬首个黄色预警
昨日,怀柔杨宋镇北年丰村,电力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煤改电相关的低压线路改造,今年这个村的580户居民将使用电采暖过冬。新京报记者 薛珺 摄
新京报讯 (记者邓琦)昨日8时,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发布了今冬首个空气重污染黄色预警。其预计,由于今日逆温状况较重,重度污染将持续。明日,受冷空气影响,空气污染有明显缓解,16和17日转为二级良。
城六区PM2.5实时浓度超200微克/立方米
昨日10时,城六区和南部地区PM2.5实时浓度均超过200微克/立方米,达到重度污染。北部地区浓度稍低,但也处于重度污染水平。据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介绍,昨日北京由于湿度接近饱和,基本静风,扩散条件进一步转差,全市各区域空气质量普遍达到五级重度污染水平。
该中心表示,近期北京持续的较重污染与静稳高湿度关系密切,中旬后期北京的北风频率明显增加,降温较明显,空气质量可维持较好水平。
市环保局称,从1日开始持续开展大气专项执法检查。截至12日,环保部门以燃煤锅炉房煤质、施工工地等为重点,对1375家单位和点位进行检查,发现环境违法行为137起,其中拟立案处罚大气类违法行为59起。
未来一周“晴空万里”基本无望
有数据显示,从1日至12日,京津冀、山东、辽宁等北方地区累计日照时数基本都不足40个小时,平均下来每天能见到阳光的时间基本只有3个小时左右。
在石家庄、天津以及北京城区,4日开始至昨日连续10天不见阳光,日照时数创下了同期最少纪录。
据悉,从4日起,一个庞大的地面高压盘踞在东北地区。在北半球,高压内气流是顺时针旋转的,在它南侧吹的是偏东风,而偏东风正好把日本海、黄海以及渤海上的水汽送到了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一带,形成一支湿冷的气流,遇到了从南方来的暖湿气流,形成了大范围的雨雪天气。8日后,高压从东北逐渐离开大陆,北方被甩到了高压后部,主要受高压后部的偏南风控制,风力小,加上前期下过雨雪,蒸发后的水汽没有呼啸北风的清除,停留在近地面,于是就出现了持续雾气缭绕的天气。
据悉,北京、天津、河北等地本周末将偶有阳光露面,不过掺杂着雾和霾,算不上明媚,这些地方要迎来晴空万里的天气,未来一周时间内基本无望,预计要等到21日以后了。
释疑1
持续阴霾下为何有时预报“轻度污染”?
昨日至今日,京城为重度污染,但此前处于轻度至中度污染交替过程,为何污染物浓度和人体感官相悖?目前北京的PM2.5年均浓度虽然每年都在下降,但大家从感官上却觉得雾霾似乎并没有减少,这是为什么?
对此,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表示,PM2.5浓度和大气能见度之间有一个数值的拐点,这个拐点大概在30至50微克/立方米之间,当浓度达到这个区间时,能见度就变得相对稳定了。目前,雾霾的恶性状态已经明显改变,“打个比喻,‘重感冒’虽然好转,但‘感冒’还没彻底康复,所以还需要一些时日。”
市环保监测中心主任张大伟表示,能见度和PM2.5并不是一个线性的对应关系,能见度还受到湿度等一系列气象因素的影响。比如最近北京的能见度很低,但PM2.5浓度却相对呈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性。这种情况在降雨时也会遇到,有时候雨大能见度很低,但空气质量其实很好。所以了解空气质量的最好办法,还是关注环保部门发布的污染物浓度监测信息。
释疑2
持续污染过程对公众 健康 有何影响?
从9日至今,北京的空气持续轻度污染以上,期间主要在中度至重度污染之间交替,昨日至今为此次污染过程最重时段。短时间内的重度污染和长时间内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过程交替,哪个对公众健康影响更大?
北京大学公共 卫生 学院教授潘小川表示,通常说的重污染健康危害,是指连续24小时在超标的、污染的形势下活动时,人群总体上可能产生的健康危害。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连续24小时在室外活动,一般短时间暴露在室外,产生的健康危害并没有预计的那样严重。
张大伟表示,空气质量标准就是基于对人体健康的评价制定的,至于污染持续一天还是三天,只能说污染持续时间越长、人们暴露在污染环境中的时间越长,危害就越大。
释疑3
应急预案能否加入更多强制性措施?
此次污染过程并未启动橙色或红色预警,相比之下,启动的黄色预警中强制性应急措施不多,主要为停止土石方等施工作业等。环保部门此前表示,未启动更高级别预警,因为污染程度未达到预警启动的条件。那么,应急预案是否需要加入更多强制性措施?
今年3月,北京修订了应急预案,降低了红色预警的启动级别。此前需要持续3天六级严重污染才可启动,现在如果五级重度污染持续3天以上,就可启动红色预警。预案修订后,环保部门统计发现,按照这个新标准,去年有3次(总数约10天)符合发布修订后红色预警的条件。
对应不同的颜色预警,采取的措施也不同,主要包括健康防护措施、建议性应急措施和强制性应急措施三个类别。重点是,从黄色预警开始,加入强制性应急措施,例如停课、停产、停工、停烧等。大家最为关注的是,红色预警中的全市范围内机动车单双号限行。
此次污染持续时间较长,但黄色预警对应的强制性措施并不多,应急预案是否需要再次修订?有环保专家表示,此前应急预案中的级别划分,主要是以公众健康为首要考虑因素。目前的应急预案中,红色预警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影响很大,单双号限行等强制性措施不能随意频繁启动。他认为,针对现有措施,环保等部门应该落实好,让应急措施达到削减污染峰值的效果。另外,他认为,环保部门也应根据北京的污染特征和对居民健康影响等,与时俱进地完善应急预案。
■ 全国情况
京津冀及周边五分之一城市重污染
昨日菏泽市空气污染最严重;东北地区雾霾略有转好
新京报讯 (记者金煜)京津冀大区域的空气污染昨日开始加重,济南和菏泽分别在12日和13日出现级别最高的“严重污染”。这个区域中的53个地级以上城市中,昨天和今天都有10个城市出现重污染。环保部表示,受供暖期污染排放量大和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东北、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重污染仍在持续。
12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5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10个城市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其中,济南市的空气质量指数达到304,为严重污染。北京、莱芜、聊城、淄博、菏泽、东营、德州、廊坊和济宁共9个城市为重度污染。
环保部表示,京津冀大区域内的PM2.5平均浓度12日比11日上升8.8%,PM10平均浓度上升5.9%。
昨日截至早8时,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污染最严重的是菏泽市,PM2.5小时浓度达到251微克/立方米,为严重污染。
昨晚至截稿时,从收集整合官方环保数据的公益APP“蔚蓝地图”上可见,至夜间,京津冀地区密密麻麻地出现代表重度污染的紫色标志,空气质量指数大多在200以上,也有个别地区超过300,呈现“严重污染”的褐色。
东北地区的雾霾略有转好。12日东北36个地级以上城市中,9个城市重度污染,无严重污染城市,至昨早8时,重度污染城市数降为4个。昨晚至截稿,从“蔚蓝地图”上可见,东北三省城市大多变为轻到中度污染。
环保部监测司司长罗毅称,今明两天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部分城市依然还会出现重污染,要到17日至18日扩散条件才会逐渐好转。
京津冀10月PM2.5浓度同比降46.9%
10月全国空气质量最差城市依然集中在华北地区,还包括徐州和武汉
新京报讯 (记者金煜)环保部昨日公布今年10月全国空气质量情况。京津冀地区10月的PM2.5浓度从去年同月的每立方米119微克下降到70微克,同比下降46.9%。不过和9月相比,还是上升了33.3%。
“我印象中北京的10月一直是秋高气爽的。”从小在北京生活的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说,但近三五年,北京10月的污染天数都差不多,都是霾频发的月份,“这也是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北京地区一个最令人郁闷的变化,这一变化与近几十年来污染物的排放大量增加不无关系。”
不过常规的减排行动还是起到了效果,因为今年10月京津冀地区的空气质量比上一年同期相比要好转很多。
新京报记者统计发现,前年和去年京津冀区域10月的PM2.5月均浓度分别为110和113微克/立方米,相差不是太多,但今年这个浓度数则降到了70微克/立方米。
我国PM2.5的标准参照世卫组织的最宽限值,年标准是35微克/立方米,日标准是75微克/立方米。如果在标准之内,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就不会特别大。京津冀10月份的PM2.5月均值已经达到日均标准。除了PM2.5外,PM1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的浓度都与去年10月相比有较大的减少。
北京10月的情况和京津冀一致,PM2.5月浓度为7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7.8%。不过无论是京津冀整个地区还是北京,10月和9月相比,差距还是不小。京津冀区域和北京10月的PM2.5浓度比9月分别上升了33.3%和48%。
环保部监测司司长罗毅表示,总体上,10月京津冀、珠三角区域空气质量同比转好,环比转差;PM2.5、PM10和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浓度同比明显下降,环比上升。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同比、环比均转差。
10月全国空气质量最差的10个重点城市依然集中在华北地区,包括京津冀地区的衡水、保定、唐山、邢台、邯郸、廊坊,京津冀周边的济南、郑州,也包括了更往南的徐州和武汉。
■ 应对
北京今年新增7.4万电采暖用户
煤改电用户总数已达38.45万户,今年采暖季可压减燃煤约60.8万吨
新京报讯 (记者信娜)供暖季将到,今年北京将新增7.4万户居民使用电采暖。至此,全市煤改电用户总数已达38.45万户,今年采暖季可压减燃煤约60.8万吨。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表示,今年供暖季前,全市煤改电外电源工程已全部完工。
今年,为防治大气污染,北京市全面开展煤改电配套外电源工程。其中,东城区实施范围包括体育馆、前门等16个街道地区约1.7万户居民,西城区包括西长安街、天桥等14个街道地区约7000户居民。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东、西城新增煤改电用户2.4万户,外电源工程主要涉及安装开闭器、箱式变压器及柱上变压器等。此外,今年农村地区也将新增加5万户煤改电用户。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营销部农电处处长王诜说,已对168个村进行改造,工程包括安装变压器,新建改造线路等,“供暖季之前将全部具备发电条件”。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表示,北京市煤改电用户总数已达38.45万户,以每个采暖季期间城区居民户均燃烧1吨煤、农村居民户均燃烧4吨煤计算,预计冬季采暖季期间可压减燃煤约60.8万吨。
起始于2001年的文保区煤改电工程历时14年,截至目前,北京核心区基本实现取暖无煤化,共31万户城区居民使用电采暖。此外,2013年启动的全市农村地区“减煤换煤、清洁空气”煤改电工程计划,也使得7.45万户农村居民享受上电采暖过冬。
■ 追访
采暖煤改电 一个采暖季少花近千元
本周末将正式供暖,电采暖与传统方式相比,是否会增加投入成本?据了解,目前北京市相关部门均给予“煤改电”用户相应的 经济 补贴。
2006年,核心区“煤改电”居民用电享受居民峰谷试点电价政策,即用户在采暖季每日21时至次日凌晨6时,每度电为0.3元,其他时间保持正常电价,每度电为0.4883元。此外,还享受市、区县两级财政各补贴0.1元/度,每度电将低至0.1元。
2015年,农村地区“煤改电”居民也将享受与城区一样的补贴标准。目前普遍推广的蓄能式电暖器,能够在用电低谷时段储存热能,白天散热,进一步节省费用。
去年,怀柔杨宋镇西树行村村民陈建华采用电采暖过冬。大概用8000度电,费用为2400元,今年他将享受到低谷电价补贴,“今年估计八九百就够了,比烧煤省下一大半钱”。
针对城区居民,以平均每户30平方米计算,每晚9时至早6时加热9小时,每小时耗电约6.4度。加上低谷电价及政府补贴,每天采暖费约为5.76元。以一个采暖季150天计算,共花费864元。然而如果烧蜂窝煤,一个采暖季,相同面积的房屋最少需要1200块蜂窝煤,按照一块蜂窝煤1.5元计算,需1800元。
新京报记者 信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