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医学世家13人先后办理遗体捐献

22.06.2014  18:53

戎宏之女士手捧捐献证书本报记者 陈意俊 摄

  家住浦东周家渡社区的市民戎宏之有一个平凡却又不平凡的家庭。1997年至今,戎宏之一家从父母到兄弟姐妹,乃至配偶、配偶的父母,共计有13人相继办理了遗体捐献。其中戎宏之的父母、叔叔,以及姐姐的公婆,5位长辈已经驾鹤西去,实现了心愿。

  有人夸他们是“奉献之星”,有人称他们是“博爱家庭”,戎宏之却说,他们只是想把从父辈那里继承的“接力棒”生生不息地传递下去,为人类的医学事业尽一丝绵薄之力。遗体捐赠者没有墓地、墓碑,他们的生命本身却成了人类医学的基石。因为奉献,生命以另一种方式永久延续。

   医学世家耳濡目染

  戎宏之的爷爷戎肇敏生于1887年,年轻时看到当时百姓生计困难,多灾多病,本着治病救人之心,自费前往国外留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学成归国后,戎肇敏在北京开办私人诊所,随后又到上海跑马厅任外科医生,是民国时期有名的医师。戎宏之的父母年轻时便跟着爷爷学医,来到上海后,父亲戎镇远在一家大型国企当医生,母亲靳安庸则进入上海医科大学从事组织胚胎学的研究。人体解剖、大脑切片、标本制作都是母亲的日常工作。

  戎宏之至今还记得儿时暑假到母亲单位时的场景。走廊里弥漫的消毒水味,架子上整齐的人体标本,大大小小,瓶瓶罐罐,都是母亲辛苦工作的结晶。得闲时,母亲会带着戎宏之在学校里四处转转,如数家珍般教她认识每一个标本。

  那时遗体捐献少之又少,医学院科研素材数量有限,几家医科大学只能轮流分配。戎宏之说:“那时候虽然年幼无知,但我知道妈妈在做一件了不起的事。

   父亲母亲的最后心愿

  或许是医学世家的耳濡目染,对于生老病死,戎宏之和哥哥姐姐们似乎从小就比同龄人更豁达。然而1997年,当年过七旬的父母突然提出想办理遗体捐献时,六个兄弟姐妹的心头依然被悲伤所笼罩。

  “说不难过是不可能的。”遗体捐献需要家属签字同意,戎宏之至今还记得,哥哥在为父母签署遗体捐献文件时泣不成声,双手不住地颤抖,几乎无法下笔。

  起初,戎宏之和哥哥姐姐担心父母是怕麻烦他们才做这样的决定,“我们六个从小在父母身边长大,和他们的感情不是语言能够形容。想到父母身后什么都留不下,心里总不是滋味。”最终是母亲靳安庸的一番话让他们战胜了悲伤:“我和你们爸爸这一生既平凡又渺小,如果在生命的最后还能为人类的未来做出一点贡献,那就是我们的心愿。

  了解了两位老人的真实意愿,戎家兄弟姐妹决定,父母在世时要加倍孝顺,珍惜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光,死后则尊重两位老人的心愿,将心中浓浓的不舍化作深深的敬佩。

   你们走了,我们来了

  2000年12月,戎宏之的父亲戎镇远过世。五年后,母亲靳安庸也与世长辞。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两位老人的遗体被双双捐献给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用于医疗科研。没有盛大的送别,告别式在医学院里一间朴素,甚至略显简陋的小房间内举行;没有单独的墓穴,他们的名字和数以千计的遗体捐献者一起,铭刻在青浦福寿园的集体纪念碑上。

  母亲去世那年,长期在美国生活的二哥赶回上海奔丧。告别式上,二哥的一句话让戎宏之至今记忆犹新,“爸妈,你们走了,我们来了。

  兄弟姐妹六人久别重逢,时隔多年终于聚在了一起。料理完母亲的丧事,他们围在饭桌边吃饭,这时三哥提议:“爸爸妈妈已经完成了他们的遗愿,我们是否也像他们一样,将这份大爱接力下去。”这一次,没有丝毫犹豫,六人齐齐同意。2006年3月,戎宏之和哥哥姐姐们拿到了写有自己名字的捐献证书。

  欣慰的是,对于他们的决定,整个家族,包括他们的子女、配偶和配偶的父母都支持并理解。不仅如此,大嫂、大姐夫得知此事后也主动提出加入。

   另一种方式寄托哀思

  每逢清明,万千家庭出城踏青扫墓,而戎宏之一家则有特别的祭奠方式,登录上海市红十字遗体(角膜)捐献者网上纪念园,进行网上祭扫。

  “您和爹爹都好吗,您们相依相伴搀扶着走过了一年又一年,又一同迎来了2013年的中秋节,送上您们喜欢吃的月饼,中秋节快乐!”“今天是大年初一,我给您们包了点饺子,祝爹爹妈妈新年快乐。”“最近天冷了,你们一定要多穿点衣服,小心着凉。”……每当逢年过节时,每当思念父母时,戎宏之和哥哥姐姐们便会登录网站,为父母网上献花、祭扫,寄托哀思。“生活的趣事、城市的变化我也会留言和父母说,就像依偎在他们身边说悄悄话一样。”戎宏之说,“爸爸妈妈一直都活在我心里,不管用什么方式缅怀他们,亲情的感觉都不会变。”戎宏之的二哥常年不在国内,几个哥哥姐姐年纪渐长腿脚不灵便,网上祭扫不仅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家人的心灵也有了寄托。

  更让戎宏之一家感到安慰的是,社会上还有许多人没有忘记像父母这样无私奉献的志愿者。每年3月1日是上海市遗体捐献纪念日。那一天,全市各大医学院校的大学生从四面八方赶来,聚集到青浦福寿园,为遗体捐献者们献花祈福,向他们表达敬意。医学生们列队站在纪念碑前,举起右手,庄严宣誓,大声说出奉献医学事业的决心。

  “看到这些学医的后辈,我感到很欣慰,父母的心愿一定能实现。”戎宏之说,即便没有私家墓地,但每年有这么多人来看望父母,他们一点都不孤单。“就算有一天我们都不在了,还会有人去看望他们。

   生命因奉献而永恒

  在周家渡街道社区,戎宏之一家的故事不胫而走。与戎宏之相熟的邻居老太太听说她办理了遗体捐献,很感动,自己也萌生这样的想法。起初老人的家人们并不同意,戎宏之鼓励她与家人坦诚沟通,打消他们的疑虑。最终老人获得了家人的谅解和支持,在戎宏之的帮助下,老人在街道成功办理了捐献手续。

  戎宏之说,周围的朋友虽然都很敬佩她,但能付诸行动的仍旧是少数,绝大部分阻力还是源于家人的反对。“全体埋葬,入土为安”,是中国人一贯的传统观念,遗体捐献让很多人在感情上、道义上都难以接受。然而戎宏之却觉得,遗体捐献一方面可以减轻子女的负担,帮助节约土地资源,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全人类医疗事业的发展,等于把更多生的机会留给后人。

  2013年,上海市共办理遗体捐献登记1666人,角膜捐献登记725人;遗体捐献实现617人,角膜捐献实现27人。虽然数量已较以往上升,但仍不能完全满足医学教学、科研及角膜移植的需求。戎宏之说,她和家人希望以自己的行动,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到遗体捐献队伍中来,“生死轮回,赤条条来去本身就该无牵无挂。人死了之后,身体对本人来说已没有意义,若身后还能为社会为人类做贡献,那等于是把自己的生命延续了下去。”(曹文清)(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