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离看“大国重器”!6000人参与散裂中子源公众科学日

19.05.2019  15:42

▲5月19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东莞分部举行公众科学日,开放中国散裂中子源地下隧道及相关工作区域。

▲公众在中国散裂中子源参观

▲公众在中国散裂中子源参观

▲公众在中国散裂中子源地下隧道及相关工作区域参观

5月19日,中科院高能所举行第十五届公众开放日,“大国重器”中国散裂中子源免费向公众开放直线加速器、环隧道、中央控制室、靶站谱仪等重要设施,活动吸引了来自各行各业人士参与。

据统计,今天来参观的人达到6000人,远远高于预期。散裂中子源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原计划参观人数是1500人,因为报名人数过多,又增至3000人,然而,现场参与人数远超预期。

天气炎热挡不住参观热情

19日上午,气温高达32摄氏度。然而,在中国散裂中子源园区内,一片火热,络绎不绝的参观者从四面八方赶来,希望一睹传说中的“大国重器”的真容。

跟随中科院工作人员,记者进入散裂中子源内部进行参观。散裂中子源装置分为加速器和靶站两部分,第一站便是参观加速器。

现在散裂中子源正在进行第二轮运行,为了迎接这次参观,我们今天早上5点钟临时把设备暂停了。”散裂中子源中子科学部副主任张俊荣告诉记者,今天下午参观完,又会马上运行。

据介绍,直线隧道长240米,离子源产生的负氢离子束流,通过射频四极加速器聚束和加速后,由漂移管直线加速器把束流能量进一步提高到8千万电子伏特。

直线隧道的下一站是环隧道。在这里,各类装置呈圆形连接,周长有200多米。从直线加速器出来的负氢离子注入到快循环同步加速器中,通过剥离膜转化成质子,旋转近两万圈后,使束流达到最后能量16亿电子伏特。

环隧道的控制室位于地面层,工程人员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等设备,监控设备的运行,及时反馈情况。束流在环隧道获得足够能量后,经过传输线引出到靶站。在靶站,质子束流撞击钨靶,释放出中子,这些中子形成非常强的中子束流,中子再经慢化后与实验样品发生散射,由中子散射谱仪探测,供用户开展实验研究。

开放运行取得丰硕成果

第三轮开放运行将于本月底正式启动申请。”张俊荣表示,中国散裂中子源这样一个大科学装置一旦开机,科研人员就必须全天24小时守候在实验室里,一刻也不能停止。

据了解,散裂中子源开放运行取得丰硕成果。首轮申请通过的40个科研课题,于今年2月2日全部完成运行,首轮开放运行期间,用户申请非常踊跃,上机时间供不应求。第二轮申请通过的50多个科研课题,已有多篇学术成果发布。(全媒体记者 杨圣沛 文/图 全媒体编辑 贾庆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