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九成药品有降价空间 砍一半没问题

09.03.2015  09:31

  “出厂价20多元一盒的抗癌中成药芦笋片,医院售价达180多元。”当前,一些抗生素新药、抗癌类药品价格虚高的现象普遍存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破除以药补医,降低虚高药价”,两会代表委员表示,药品药材的质量关系到群众健康,药价的高低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

  90%以上的药品都有降价空间

  “90%以上的药品都有降价空间,价格砍掉50%,一点问题都没有。”在广西代表团的小组讨论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广西花红药业董事长韦飞燕一语惊人。

  “10多年来,政府实施药品降价30多次,但却‘越降越高’。”韦飞燕坦言,药企不是不想降,而是不敢降。这里有一系列的中间环节,医院的回扣是其中之一。全国人大代表、广西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张福维说,药商出售药品,早已将回扣计算在药价里。

  “大多数药企并没有从药品差价中得利。”韦飞燕表示,以回扣促销量,搞得药企都很累,有的甚至违规拿学术会议等发票来冲抵。

  “药品价格在医改中最敏感、最复杂。”全国人大代表、河南辅仁药业集团董事长朱文臣说,药品出厂价包含约15%至20%的提成,是业内潜规则。药价虚高,是在药品流通环节中层层提高的。最终,患者从医院拿到的药价更高了。

  药价为何走不出“高回扣”怪圈

  张福维说,虽然有些地方试点医改,但始终是碎片式的,治标不治本,难以走出以药养医的怪圈。

  据调查,制药企业面向全国销售,并在各省市制订销售计划,根据当地的销量来定价格。一旦有的试点价格降了,其他地方势必也要求跟着降价。朱文臣说,实际上,降价并没有使制药企业的销售量上升,反而下降了。

  “医生的利益空间没有了,谁来给你开药?对于制药企业来说,销售量自然也就降下来了。”韦飞燕坦言,降下去的价格实际上就是回扣。取消了回扣,药品销售的积极性至少下降80%。“药品招标实在令人难以理解,用药者和付款者不谈价不定价,谈价定价者不用药也不付款。谁对药品的疗效负责?实际没有。”韦飞燕说,制药企业担心,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没回扣就没销量,这就是药企打价格保卫战的真实原因。

  “同一名字的药品,不同的厂家价格能差10倍,我们想知道,高价药品贵在哪里,低价药品质量水平是否达标。”张福维说,目前国家对药品、医用耗材的定价是由企业报价,物价局审批形成的。价格与成本差距大,形成高回扣,同时也给贿赂医务人员留下空间。

[ 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