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加快推进韶柳铁路建设

12.03.2016  09:32

  “建设这条铁路十分必要,直接关系到韶关的发展,以及韶关、清远、贺州、柳州连片贫困区的老百姓脱贫致富。”11日,韶关市全国人大代表、韶关电厂检修部汽机分部主任张泉与其他代表联名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加快推进韶柳铁路建设的建议》。

  他们以这个跨越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建议,再度呼吁:完善华南地区铁路路网,加快推进韶柳铁路建设!

  背景:一条东西向干线的“断头路

  “韶柳铁路西起广西柳州,经广西贺州至清远,接韶关市,全程530公里,其中韶关市境内有84公里。这条线路柳州以西通过湘桂线和黔桂线,与西南腹地相连,韶关以东经赣韶铁路和京九线,与东南沿海相通。”张泉在接受本报记者连线时介绍,目前只有韶关至柳州段未建成通车,成为阻碍华南地区平行于浙赣线、湘黔线的又一条东西向干线的“断头路”。

  张泉等代表此前调研发现,线路从粤湘桂三省边境的南岭山区穿行,经过及影响范围有粤、桂、湘三省7市15个县,其中少数民族自治县有8个,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是集中连片特困区,也是全国重要的生态屏障。长期以来,这个区域生态环境脆弱,贫困面广,沿线地区交通基础设施落后,严重制约沿线群众脱贫致富。

  他介绍,韶柳铁路建设项目,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韶关市就已委托中铁四院开展了规划研究前期工作。在2010年4月,又联合清远市以及广西贺州、柳州市共同委托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完成了《柳州经贺州至韶关铁路项目规划研究》编制工作,并于2010年10月在韶关组织专家对方案进行了评审。专家组评审意见一致认为,柳州至韶关铁路是广西以及云贵地区通往海峡西、赣南地区及长三角地区的重要通道,是一条客货兼顾的东西向干线铁路。

  然而,数年来,广西、广东省政府与铁道部一直持续关注该项目,却由于各种原因,建设韶柳铁路最终未能列入全国“十二五”铁路建设规划。

   呼声:纳入国家铁路“十三五”规划

  “韶柳铁路是完善路网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张泉指出,韶柳铁路是贵阳至福州(或厦门)铁路运输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柳州枢纽,辐射滇、川、渝、黔等西南省份,并与2014年建成通车的韶关至龙岩铁路一起构成连接西南地区与东南沿海及珠三角、海峡西岸等经济发达地区的重要铁路运输暨交通战备通道,构成平行于浙赣线、湘黔线的又一东西向铁路干线,可以进一步增强西南地区、粤北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的联系,带动区域产业布局和发展。

  他分析道,这条铁路沿线分布的8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其中就有7个瑶族自治县,沿线其他县都有瑶族自治乡(村),是我国瑶族同胞分布最集中的地区,约占全国瑶族总人口的82.8%。建设这条铁路,有利于推动少数民族聚居区脱贫致富,增进民族团结。

  “另外,建设韶柳铁路,还有利于沿线资源开发,这条线路沿线地区铁、锰、铝、花岗石等矿产资源丰富,储量大,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并且也是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符合沿线人民的强烈愿望。”为此,张泉连续两年向全国“两会”提交了这份建议。

  他希望,国家铁路局和中国铁路总公司将韶柳铁路纳入国家铁路“十三五”规划,并确保项目在“十三五”期开工建设,尽快发挥韶柳铁路的交通运输大通道作用,打通一条东西向的“致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