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政府“钱袋子”:人大代表建议开展省内跨市域生态补偿试点
聚焦政府“钱袋子”里的钱怎么花、花在哪,人大代表建议开展省内跨市域生态补偿试点
政府“钱袋子”,是省人大代表紧盯的重要事项。大家最关心这些钱怎么花、花在哪,是否会更多投向民生重大领域。27日,省人大代表认真审查《广东省2017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8年预算草案的报告》,并就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民生实事等提出建议。
乡村振兴
适当考虑减少基层政府支出责任
财政对粤东西北的转移支付一直是代表的关注热点。不少代表建议,应加大对乡村振兴的投入力度。
省人大代表、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吴克昌表示,目前珠三角地区和粤东西北地区间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仍然突出,如果粤东西北地区在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能力上不能提高,这种差距还有可能继续代际传递。
“比如在广州黄埔区新建学校,老师的工资待遇高,而阳江的学校支付不了这么高的工资,那么优秀的老师就很难留在粤东西北。没有好的教育,就没有好的人才,没有人才何谈发展?”吴克昌建议,省财政统筹考虑,进一步增加对粤东西北地区财政的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完善财政收入划分,加强粤东西北地区公共服务的保障力度,缩小粤东西北地区与珠三角地区之间的差距,推进粤东西北地区加快发展。
在省人大代表、阳江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李日芳看来,粤东西北地区经济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还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而目前粤东西北地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他建议,省财政在重点民生工程和项目建设中应适当考虑减少基层政府支出责任,尽可能降低粤东西北地方财政的配套比例,减轻欠发达地区的地方财政压力。
生态文明
试行环保税横向补偿制度
党的十九大报告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生态文明建设都是关键词。今年,生态文明建设尤其受到关注,人大代表们建议财政向粤北这个绿色屏障进行财政转移支付的倾斜。
省人大代表、清远市委书记葛长伟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分区域进行区别考核,这让粤北山区群众特别受鼓舞,建议财政预算应尽快开展省内跨市域生态补偿试点。
“探索横向补偿机制需要由省里牵头,一方面可以体现出生态保护效益,另一方面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使生态发展区受益,可以坚定当地走绿色发展道路的信心决心,在高水平保护中促进高质量发展。”葛长伟还对专项资金的使用提出了设计建议:省财政压力大,要着眼于怎么把钱用好。要避免助长一些地区等、靠、要的思想,提倡并鼓励以奖代补措施,以此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作为基层代表,省人大代表、韶关乳源瑶族自治县南水湖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副主任李建宏对生态补偿颇有感触。他说,过去“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现在在坚持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要求下,山不能随便“动”,水也不能随便“动”,要更加树立起生态保护的发展意识。与此同时,省财政要统筹考虑当地财政支出问题。“如作为广东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的南水湖,以前的传统水库养殖就面临一个难题:鱼养多了影响水质,但减少养殖就会影响群众收入。”李建宏建议,提高对韶关等粤北生态特别保护区的生态补偿金额度。
省人大代表,清远市清城区委常委、副区长黄国杰则认为,今年开始,各省开设环保税,并全额用于地方。他建议在环保税中提取专项资金,用于对水源地的生态补偿,“像粤北山区基本没有污染,环保税金少,珠三角税金多,可以试行横向补偿。”
民生实事
增加市县可支配财力
省人大代表,广州荔湾区金花街陈家祠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区燕明是基层代表,她最关心与民生实事相关的财政支出。她表示,今年的预算编制与党的十九大精神、省委部署和要求紧密结合、相互呼应、重点突出,特别是在推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上,安排的资金占比较大,非常给力。
“开会前,我本来想建议进一步加大医疗、卫生、教育等民生领域投入,但预算报告显示,今年将安排乡村振兴战略专项资金616.8亿元,比上年增长125.9%;补齐民生短板安排2384.34亿元,比上年增长32.1%,这些安排让老百姓更加踏实,生活更有盼头!”区燕明说。
省人大代表、广州海关关长谢松建议明年继续加大力度调整转移支付结构,进一步精简专项转移支付,增加各市县的可支配财力,使其事权与财权更相匹配。
他介绍,从预算报告看,2018年省级对市县转移支付总额为3014亿元,其中一般性的转移支付1810亿元,占比60%;专项转移支付1204亿元,占比40%。“财政转移支付的制度设计是为了缩小地区间财政收入差距,通过调剂财政收入的方式保障各地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因此,建议在下一年度预算安排中,进一步将部分转移支付调整为一般转移支付,同时合并精简专项转移支付。”谢松认为,将更多财政资金的具体使用和支配权力交给各市县,才能更多地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让资金的分配使用效益发挥得更直接和有效。
■现场特写
基层代表关注如何用好乡村振兴资金,省财政厅厅长回应:
资金发放重点采取以奖代补方式
27日下午,肇庆代表团分组会议审查预算报告,多位代表表示,预算报告条理清晰,数据详细,图文并茂,让人大代表可以更好地履职。有来自乡镇等基层一线的代表对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密切关注,频频发问。
“政府振兴乡村的大量资金投入,怎么用足用好资金?”“如何对乡村振兴资金实施绩效管理?”来自基层的省人大代表吴敏芝、余益耀心系专项资金的使用效果。
2018年,省财政预算安排乡村振兴战略资金总规模达1055亿元,比上年增长55%。如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古驿道保护利用和“厕所革命”等工作。
“重点是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发放资金。”省财政厅厅长戴运龙说,“不能发生省财政的钱拨下去了,到头来还得催促有关部门赶紧花钱的事。”乡村振兴钱多、项目多,更要发挥基层主体作用。
“我是河长,村里10余公里的中小河流治理亟待经费支持。”省人大代表、大田塱村党支部书记夏冠新刚说完,省人大代表、肇庆市委书记赖泽华接过话头:“我是河长,肇庆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水源地和生态屏障,责任重大。建议省里建立差异化考核机制,让肇庆有充足的资金管好河流。”
戴运龙回应称,省财政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2018年安排82亿元加强山区中小河流治理、农村水利、交通建设等工作;同时,还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18年省财政安排213.1亿元,比上年增长18.8%,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其中就包括支持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