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高效治理环境问题需多方努力(图)

08.03.2015  00:36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7日讯(记者 魏金金)两会召开之际,环保问题再一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特点话题。如何科学认识当前环境污染治理困局,怎样改善如今愈发严峻的环境形势,政府在整个环境治理过程中究竟该怎样发挥政府职能。2015年3月7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环保协会副会长、湖南永清环保集团董事长刘正军,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大学环境科学和工程学院副会长王筱虹做客《中经在线访谈特别节目—聚焦2015两会》,共同就我国的环境污染治理问题进行探讨。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环保协会副会长、湖南永清环保集团董事长刘正军 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大学环境科学和工程学院副会长王筱虹做客《中经在线访谈特别节目—聚焦2015两会》。裴小阁/摄

   治霾不缺技术 缺的是大环境部

  对于近年来我国雾霾频繁,极大地影响公众健康的问题,刘正军就之前提出的“治霾不缺技术,缺的是大环境部”这一结论,具体向我们解释治霾的深层问题其实是国家治理结构的问题。刘正军表示,现阶段,我国环保部的职能还远远不够,在整个治污过程中,一己之力的治理效果很难令人满意。如果国家能够适当改变环保部的职能,加强它的相关职能,设立大环保部,环境治理效果就会更快、更好。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投入少效率高

  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即排污企业以合同的形式通过付费将产生的污染交由专业化环保公司治理。这种治理模式,由原本的“谁污染、谁治理”变为“污染者付费、专业化治理”,已被公认为当前治污的最有力模式。据调查资料表明,环境污染问题的背后其实是监管的问题,如果可以通过制度维护、法律保障、责任分工与转化等多方面的努力,就可以有效防治诸如以上“治标不治本”的乱象。而实行第三方治理则可以让排污企业由被监管方变成监管方,如此既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同样也有利于政府监管。

   政府职能转变 制度设计是关键

  随着中国市场化改革逐渐进入关键阶段,政府职能转变力度也开始不断加大。在环境治理的过程中,我国政府的角色定位已由先前的污染治理主导实施者转变为污染治理的引导合作者。在被问及污染治理过程中,政府如何更好发挥政府职能时,刘正军这样告诉记者,政府最重要的职能是进行制度的设计、法律的设计。此外,政府还需要进一步出台一系列的相关制度,比如说对第三方治理进行有效的制度层面设计。最后,刘正军补充道,在这些制度出台以后,还需要对相关制度的落实进行监督和管理,这样才能保证一个好的治理模式得到尽快、有效地推广。

   PPP模式公私合营 环保产业发展新机遇

  近年来,中国在环保领域积极推行PPP改革措施,PPP模式在本质上是一种公私合营的模式,在这个模式中,政府与社会主体共同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政府的财政负担减轻,社会主体的投资风险减小。随着PPP模式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参与到这种新兴的合作治污模式中。当前我国有很多地方都有这种PPP模式的环保治理试点,并且相关的环境治理已取得很好的效果。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亚马逊:今年不发布智能手机 零元发售并不属实 ·齐勇锋:协同创新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 ·齐勇锋:协同创新要先协调好利益各方的需求 ·傅才武: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傅才武:文化产业生产不足与供给过剩同时并存 ·梅松:人类社会的下一次飞跃是文化飞跃 ·梅松:文化将扮演什么角色? ·张胜冰:政府要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张胜冰:政府应思考如何培育、完善城市环境要素 ·王永章:文化产业发展应从光伏产业起伏中吸取教训

  作者:魏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