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1500人次志愿者服务广交会 “小”驿站发挥大作用

20.10.2021  09:33

大洋网讯 第130届广交会10月19日落幕。从布展阶段到闭幕,广州市海珠区团委组织超过1500人次优秀青年志愿者为中外客商提供防疫宣传、场馆指引、外国语翻译、公共文明引导、医疗保障等服务,服务总时数超过6000小时。以6个“新时代驿站”为核心,辐射广交会展馆区域、有轨电车沿线,为广交会贡献青春力量。

6个“”驿站发挥大作用

广州是我国志愿服务事业起步最早的城市之一。2006年,第100届广交会举办前夕,在团市委的指导下,海珠区团委率先开展广交会志愿服务行动,拉开了广州青年志愿者参与广交会的序幕。海珠区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主任何丽静说,“从第100届到第130届,广交会志愿服务走过15年,一代代青年人秉承志愿服务精神,为境内外宾客提供安全、规范、周到、热情的服务。

海珠区团委为第130届广交会全新设计了“醒狮”志愿服务驿站,5个驿站分布在广交会场馆南北两面的步行主干道旁,可以说是覆盖了参会人员进出广交会的主要通道。驿站是每个区域志愿者的大本营,客商有需要求助,一眼就能看到醒目的外观。“这个小房子有意思,过去没那么抢眼,现在一眼就能找到,求助咨询更方便了。”来自沈阳的客商齐先生说。

驿站内摆放疫情防控物资、地图、雨伞、饮用水、应急药品等,志愿者为中外客商提供防疫宣传、办证指引、语言翻译、场馆引导等服务,能发挥大作用。驿站每天还提供一定数量的《广州日报》供客商取阅。“我们驿站的《广州日报》很受欢迎,不仅本地工作人员喜欢,外地客商也特别喜欢看,来了解广州的时政要闻。”琶洲地铁站A出口驿站的志愿者佳欣说。

志愿者故事:用双脚丈量广交会的长度

经过面试、专业培训等层层关卡,我最终获得了志愿者领队一职,很开心。”就读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的林菲说。每天上午七点半,她要组织约200名志愿者在琶洲地铁站A出口处的驿站集合。进行岗前培训后,她便带领志愿者们布岗。因为疫情防控原因,广交会场馆关闭了几条南北向的通道,林菲每次布岗就要绕着广交会场馆走上一整圈,这一趟走下来要40多分钟。为了鼓舞志愿者士气、林菲还要在服务期间进行围着广交会场馆来回巡岗,向志愿者们了解服务中的难题,为每一位志愿者加油打气。从新港东路到阅江中路,从A馆到B馆再到C馆,一天下来,林菲的步数至少要三万步。

为了更好服务境外客商,海珠区团委在各大高校招募了一批优秀的外语专业大学生,组建了外国语翻译志愿者队伍,英语、法语、西班牙语、日语、韩语等口语交流水平得到保障,广交会志愿服务更显深度。

来自广东工业大学国际学院教育学院的许芸菲是外国语翻译志愿队的一员,“有一次我遇到来自土耳其的客商,他们着急地想要咨询办证和核酸检测相关问题。我用英语为他们做了翻译,还陪同他们到附近的核酸检测点,向医护人员询问发放检测结果的方式和时间。在帮忙解决问题后,客商们用不太熟练的中文说:‘中国很棒,广州很好,谢谢好朋友们!’通过这次广交会志愿服务,我觉得自己做到了不负韶华,以后还会做得更好”。

奋战在广交会一线的志愿者不容易,作为志愿者的志愿者,做好后勤保障更不容易。刚满18岁的志愿者钟名涛已经连续7天参与广交会志愿服务。何丽静说,名涛始终坚守在广交会志愿服务后勤保障岗位。一件志愿者马甲、一只医用口罩、一双手套、一辆小拖车,是名涛的全部装备,从上午七点到晚上七点,送水、送餐点、整理志愿者衣服帽子、搬运物资、为完成服务的志愿者发放证书,每一处都有他实干的身影。在搬运物资时,名涛脚腕处拉伤有轻微拉伤,工作人员让名涛暂停服务回家休息,名涛拒绝了,在医护人员喷药处理后又立马回到自己岗位。“这是我的第一次广交会志愿者历程,一定要做好。

606太赫兹”是来自华南师范大学的志愿者们自发组建的融媒宣传小组。他们自发设计了一批可爱、富有创意的广交会志愿服务创意画,蕴意着“期待中外客商能够透过广交会看见美好广州、幸福海珠”。这些画不仅被制作成KT板为志愿者们加油打气,还由志愿者制作成了钥匙扣,赠送给中外客商、志愿者、安保人员等。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廖靖文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廖靖文 通讯员:黄琪乐、吴洁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