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平:人民币“入篮”昭示中国发展成就
国际货币 基金 组织(IMF)执董会决定,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自2016年10月1日起生效。这意味着人民币被认定为可自由使用货币,并将与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一道构成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同时,人民币也是第一个成为超主权储备货币的新兴市场货币。这是中国 经济 发展进程中具有标志性的事件。
人民币“入篮”,本质上是中国政治经济地位极大提升的结果,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成就的一种认可。弹指一挥间,中国崛起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第四大支付货币。目前,全球已有37个国家(地区)的央行类机构公开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总规模超过7800亿元人民币。就在前不久习近平主席访问英国期间,伦敦 金融 中心的 银行 家们毫不掩饰地表示出对人民币的喜爱。大势如此,人民币加入SDR不仅是水到渠成,而且是众望所归。
人民币“入篮”,意味着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国际地位的充分肯定,意味着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可能将人民币视为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的国际储备货币,选择人民币作为本国的外币储备。尽管人民币加入SDR并不等于人民币可以在国际经济贸易活动中普遍而广泛的使用,但按照IMF的“门槛”,当人民币具有“自由使用”的货币这一新身份时,中国企业在对外做生意的时候,在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去的时候,可以按国际惯例与更多的合作伙伴协议用人民币结算,结算方式选择更灵活,可提高效率,可避免受其他外币汇率波动的影响。这其中的潜在战略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耐人寻味,鼓舞人心。对中国普通老百姓来说,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不一样了,换外币时“更好使了”,从长远说也让人高兴。
需要冷静认识的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既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有明显助益,也带来一些必须防控的风险。有必要借人民币“入篮”的机遇,倒逼金融改革,让金融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但不能为了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而盲目推进金融自由化。可以在国际金融领域中与人共舞,但必须有自己的节奏,踏稳自己的脚步。在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和不断提高金融风险管控能力的前提下,人民币的表现将日益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