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纠偏”不能与贬值划等号

12.08.2015  01:54
1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中间价将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这是根据市场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的重大举措,有助于增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的市场化程度和基准性。

原标题: 人民币汇率“纠偏”不能与贬值划等号

  新华网北京8月11日电(记者姜琳 有之炘 王淑娟 刘欢)1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中间价将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

  这是根据市场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的重大举措,有助于增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的市场化程度和基准性。

  在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后,过去中间价与市场汇率的点差得到一次性校正。当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2298,创2013年4月来新低。

  中国央行新闻发言人对此表示,中国货物贸易继续保持较大顺差,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相对于全球多种货币表现较强,与市场预期出现一定偏离。因此,根据市场发展的需要,应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

  专家表示,央行此举使中间价更好反映市场供求,有助于缓解当前出口增速下滑与稳增长压力,也为人民币最终纳入SDR货币篮子加分。

  此次人民币贬值为正常的修复前期高估部分,而非竞争性贬值。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改革,不能简单地与贬值划等号,更不意味着人民币大幅贬值趋势。

  “这是扩大人民币波动区间的重要安排。”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说, 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有两种方式,一是扩大每日波幅,二是加强中间价弹性。过去中间价弹性偏低,即便用足2%波幅,收盘价仍然不会出现太大浮动。

  5月份以来,即期汇率一直围绕6.20一线窄幅波动。某商业银行外汇交易主管介绍:“市场连续几个月都不太活跃,中间价不时上调,但反映市场供求的即期汇率不太‘买账’,一度即期价与中间价出现‘一个向左,一个向右’的明显背离。

  在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研究室主任张明看来,此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过度重视维持与美元的汇率稳定,中间价与收盘价的持续背离,又使得汇率背离了市场供求决定的水平。

  “央行改为做市商参考上日收盘汇率报价弥补了原有缺陷,过去中间价与市场汇率的点差得到一次性校正。”谢亚轩说,这意味着一是将弱化人民币盯住美元程度,二是将增强人民币波动性。

  央行新闻发言人强调,央行将密切监测市场,稳定市场预期,确保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方式的有序完善。

  观察人士指出,如果不能稳定市场预期,则人民币的贬值速度和幅度可能难以控制。“人民币汇率从根本上要顺应市场趋势、反映市场需求,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继续朝着市场化方向迈进,但同时也应避免人民币汇率大起大落。”张明说。

  还有专家指出,选择这个时间窗口改革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另一层用意在于为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加分。目前,人民币纳入SDR篮子货币仍存在一些操作层面的问题。

  “此次优化做市商报价使得未来人民币中间价更市场化,为人民币自由可兑换做了铺垫,显示央行逐步退出市场干预,也有助于扫除人民币加入SDR的技术障碍。”中信银行总行国际金融市场专家刘维明分析认为。

  央行新闻发言人还表示,未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会继续朝着市场化方向迈进,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机制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加快外汇市场发展,丰富外汇产品。推动外汇市场对外开放,延长外汇交易时间,引入合格境外主体,促进形成境内外一致的人民币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