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广东气象现代化建设成效明显
广东地处浩瀚南海之北,属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的季风送来丰沛的降水,滋养岭南大地,同时,也带来了频繁的强对流和强降雨天气。
改革开放40年间,广东气象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先行先试建设广东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成为中国气象局深化改革及现代化建设试点,开展与港澳气象合作交流……作为改革开放桥头堡的广东,同样是气象事业改革发展的排头兵。
监测网络越来越密,天气预报越来越准
在广东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的大屏幕上,2680个气象观测站在全省星罗棋布地分布,密密麻麻的光点织成一张细密的网,全方位监测着天气变化。天气预报员只需要动动鼠标,就能实时调用观测站、雷达、卫星等监测数据。
“以前那条件和现在没法比。”广东省气象局监测网络处处长张立波清晰地记得刚参加工作时的场景:天气预报会商时,得先在天气图纸上填好雨量、温度、风向、风速等信息,几个人围着图纸分析。受限于观测站点少、信息有限,很难做到精确预报。
这位1978年开始从事气象工作的老气象人感慨:“那时候我们地面上一共就86个观测站,来了台风,要在哪登陆,谁知道?”
日积月累,变化显著。2000年开始,广东省气象局迈出了现代化建设的新步伐。
如今,广东省气象局已建成12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2680个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52个海岛自动气象监测站,构建了天基、空基和地基一体化的全方位综合立体气象观测网。
在今年9月强台风“山竹”登陆前后,天气预报员通过地面监测站、雷达、卫星等设备的观测数据,利用智能网格预报、区域数值天气预报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发的Grapes等平台,准确研判出“山竹”的移动路径,并实时共享给广东省三防办(防汛防旱防风总指挥部办公室)等救灾抢险部门。
深圳市气象局在“山竹”到来前,加强监测。“我们对距离深圳250公里的南海海面石油平台上的自动气象站设备进行了升级,监测频率从5分钟加密到1分钟,对‘山竹’台风风速的准确预报及风险评估,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深圳市气象局副局长兰红平说。
在深圳,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提供了精度达250米的暴雨监测分辨率,365米的梯度观测塔首次观测到17级的大风。
“这次台风防御之所以‘有板有眼、有力有序’,就是因为有精确的气象预报做支撑,让三防办的工作都做在前面,做得主动。”广东省三防办副主任黄志坚说,依靠精确的预报,广东得以提前做好准备,取得了良好的防御效果。
据国家应急管理部统计,与路径相似、强度相近的2017年台风“天鸽”、2015年台风“彩虹”、2008年台风“黑格比”相比,台风“山竹”造成的死亡及失踪人数、倒塌房屋数量、直接经济损失均为最少。
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实现靶向预警
9月16日,“山竹”以强台风级别登陆广东台山,广东21个地市历史上首次全部发布台风预警。
预警发出后,居民根据预警信号的防御指引,配合政府开展防灾减灾工作,位于危险区的居民早早收到消息,进行转移,台风没有造成广东重大人员伤亡。
这其中,广东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功不可没。“整个台风期间,我们发布了4.68亿条预警信息。”广东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主任陈荣介绍,在台风来临前后,通过信息发布平台分地点、分批次地向广东省内的所有居民发布了台风预警信息。
2007年,广东被列为国家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试点省份。2015年,广东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正式挂牌。
目前,广东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已与水利、国土、安监、林业、环保、海事等多部门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实现预警系统的共用,并构建了微博、微信、网站、短信等十多种发布渠道。
在广东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内,大屏幕显示出广东气象、船舶、水库、森林等各项数据。一旦出现险情,系统会自动提示相关部门与预警中心,工作人员只需选择对应的发布范围、发布渠道、发布方式,点击“发布预警”,即可完成一次精准的预警信息发布。
“在这次台风预警中,我们就充分发挥了靶向预警、精准预警的功能。”陈荣说,9月9日起,预警系统每隔3小时发布一次最新信息,在台风登陆前夕,更是连续发布了3次预警。9月14日下午,针对粤东地区居民发布短信预警;9月15日早上,对预计将遭到台风正面袭击地市的居民,发布提醒短信。
通过集成多部门的预警系统,预警信息有了统一出口,也更具权威性。同时,统筹全省资源,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有针对性的发布,也使得信息发布更加高效。“中心的建立,有效打通了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广东省气象局副局长梁建茵说。
目前,广东全省共建设省、市、县三级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102个,建成1551个气象服务站、3822个电子显示屏和5852个预警大喇叭,气象信息员达3万余人,已实现19517个行政村至少有一种技术手段可以获得预警信息。(吕绍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