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人》点赞:曾经迷失的温州正恢复元气
2011年,有民间资本“晴雨表”之称的温州,经历了一场罕见的民间借贷“风暴潮”。现如今,温州正逐渐从寒冷的冬天走出来,迎来经济的回暖。其中,温州金融改革的先进做法还得到了海外媒体的称赞。6月11日,英国著名的政治商业类周刊《经济学人》撰文称刊发一篇文章,赞扬“曾经迷失的温州正恢复元气”。
温州经济的回暖为何会引起海外媒体的注意?经历过伤痛的温州是怎么样做到率先突围?对此,记者进行了一番了解。
《经济学人》周刊的这篇文章以小电器零件生产商范乐乐5年前投资失败,在外地躲债,现如今安全回到温州,在父亲的工厂里巡视为文章的开头和串线,谈及温州民营经济辉煌的过去、曾经遇到的伤痛以及现在的经济回暖情况。并称赞“曾经迷失的温州正恢复元气”,温州部分金融改革的做法值得其他地区学习,特别是推行企业破产重组制度。
该文在最后还说道:“在发展现代经济的过程中,温州正尝试用契约和信用机制取代(基于信任的)民间借贷体系,如果改革成功的话,未来的温州将比从前更具活力,发展之路也将更加平稳。”
>>>以下是该篇文章的部分译文节选:
范的经历在温州人看来是再平常不过的了。这座位于中国东部沿海的城市拥有无数勇担风险的商人。几乎每个在温州经商的人,也可以说是每个温州人,都有一段关于2011年民间借贷风波的难忘的经历。
近几年,温州的经济发展逐步回到正轨,房价也出现回升。2015年温州的GDP增长率超过了8%,这是自2011年以来首次“破8”。温州的发展轨迹也许可以给国内其他深陷债务泥潭的地区打一剂预防针。
如今,距民间借贷风波爆发已有五年,温州仍在努力消除那场风波的后遗症。2012年,国务院批准温州设立“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温州市政府设立“登记服务中心”,借贷者被要求公布自己的借款,以便更好地监管。温州同时给私营企业权利,成立借贷公司,试图将这些贷款公司纳入正式的金融体系中。温州国有银行似乎也变得健康起来:2014年初的不良贷款率接近5%,到去年年底已降到3.8%。
总结三大“金融修复能力密码”
对此,市金融办主任张震宇接受记者采访时,用大量事例与数据,结合温州实际问题解析当前的金融热点,印证出温州经济具有很强的自我修复力。
张震宇举例说明,温州经济金融指标在2015年呈现企稳回升的良好态势,有14项经济指标进入全省前三。2016年一季度温州全市生产总值936.81亿元,同比增长7.6%,比浙江全省平均高出0.4个百分点,自2011年以来首次实现“开门红”。金融业发展包袱不断减少,2014年和2015年连续两年实现银行不良率和不良额“双降”,信心不断增强。2015年全市银行业利润扭负为正,比2014年多增80亿元,信贷增长触底回升,2015年全年信贷增长(含不良贷款还原)658亿元,比2014年多增180亿元。2016年一季度,温州金融业无论是贷款增长,银行利润增长,还是不良率下降,都是自2011年以来最好的。种种数据迹象表明,金改成效日益显现,温州在这场金融风波中率先突围的态势已基本明晰。
对于为何温州能够率先突围?
张震宇归纳了温州的三项修复能力密码
●首先得益于温州具有雄厚的民间资本,这是本轮风波温州成功“走出来”的前提。据专项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6月末温州民间流动性资本达到5700亿元,而且温州辖外的温州人资本与辖内经济相通,2015年下半年开始,温州银行业储蓄存款在不断攀升,至2016年2月末,温州市本外币存款余额达到10051亿元,成为继杭州、宁波之后浙江省第三个存款规模突破万亿的城市。
●其次得益于温州具有扎实的实体经济,这是本轮风波温州成功“走出来”的基础。2012-2015年,温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0.45%、3.8%、5.8%和6.2%,逐年稳步上升。2013-2015年,温州年均“规下转规上”企业超过730家。“小升规”企业的数量大大超过倒闭企业和被政府处置的“僵尸企业”。
●再次得益于温州两级政府的适度有为,这是本轮风波温州成功“走出来”的关键。温州市委市政府建章立制,形成一套相对行之有效的风险处置工作机制和工作流程。进行分类处置,坚持“一企一行一策”工作方式,逐一化解企业金融风险。加强属地处置,及时总结和借鉴其他地区经验,将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相结合。建立增信机制,引导银行注入流动性稳健去融资杠杆。完善授信管理,“降存量”与“控增量”并举,防止企业继续过度举债。简化破产程序,提高依法处置效率。加强信息共享,严厉打击逃废债务行为。
据温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