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人社职能担当 凝聚乡村振兴新动能

13.08.2021  05:03

8月12日,全市脱贫攻坚总结暨新一轮对口帮扶工作动员部署会议召开,市人社局局长陈智武代表全市人社系统,在会上交出了一份有质感的脱贫攻坚答卷:吸收、稳定省内外14.5万名乡亲在莞就业,1.2万名贫困户劳动力就业脱贫,帮扶3.6万名贫困户劳动力技能脱贫……

千秋功业,关键在人。脱贫攻坚,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近年来,东莞人社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强化责任担当,精准制定帮扶协作政策,全力推进就业扶贫、技能扶贫、人才扶贫取得实效,为贫困地区稳定脱贫、长远发展提供了不竭的人才动力。

▲4月16日至18日,“铜往东莞,就在春天”东莞名企综合招聘和校园专场招聘系列活动走进铜仁

四精准四协同

劳务协作“稳准好

2018年2月23日,是昭通市威信县扎西镇大河村人吴维奇无法忘记的一个特殊日子。那天,47岁的他随威信劳务输出队伍来到东莞市大岭山镇,开启了一段改变人生的“旅程”。

在这批威信劳务输出队伍中,吴维奇属于特殊的那部分人群,他在9岁时患腰椎结核,被评4级残疾。在老家时,因为自己残疾又没文化,工作难找,日子过得很紧巴。

2018年春节前,村干部告诉吴维奇,可以安排他到东莞就业。一开始吴维奇不信,后来政府兜底,保证路费不愁、吃饭不愁、住宿不愁、工作不愁,瞬间消除了吴维奇心中的顾及。一过完春节,他就和其余30余名和他一样身患残疾的老乡登上了去大岭山的车。

我们去工厂应聘时,往往很难找到工作。但是,当我们到达大岭山后,当地的企业对我们大开绿灯,而且安排了我们能胜任的岗位,像我的岗位,只要能动手就行。”吴维奇说,仅到大岭山工作半年,他的家庭月收入从平均400元增长到3000元左右。

吴维奇和老乡们在大岭山的顺利就业,并不是偶然。他们之所以能通过就业改变人生,是东莞市人社局全面落实东西部扶贫协作战略部署,聚焦精准对接实现机制创新与优势互补协同的必然结果。

在脱贫攻坚战役中,东莞人社系统结合两地实情,积极探索,建立起了一套“四精准四协同”的劳务协作机制,将东莞对帮扶地区的劳务协作聚焦在“稳、准、好”三个关键字上:通过精准对接、精准组织、精准推进、精准服务,达成了促进体制机制、输出接收动员、市场力量发挥、稳岗服务的四个“协同”。

在这个过程中,东莞人社部门立足对口地区丰富的人力资源与东莞市的用工需求,建立一套“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精准组织、稳岗长效”的精准对接机制。市人社局牵头抓总,推动各镇街(园区)对口地区县区构建“多对1”大帮扶格局。同时,还建立了政府主导、村级发动、中介输出、企业接收、劳动力就业“五位一体”机制,在发挥政府主动作用的同时,充分发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参与。

在科学的顶层设计下,市镇两级人社部门一方面,协助对口地区建立村级联络员,逐户逐人摸清劳动力现状和就业意愿,做好动员和组织输出。另一方面则积极发动东莞企业提供合适岗位做好接收,并有针对性的组织企业到对口帮扶地区开展招聘,加强对特殊群体就业帮扶,探索在对口地区设立扶贫车间,帮助贫困户就近就业增收。

市人社局数据统计,脱贫攻坚战役中,东莞人社部门共组织了227家次企业到昭通开展招聘活动,现场发布14万个岗位,促进超过3000名贫困户劳动力来莞就业。其中,大岭山镇解决了昭通73名残疾人、613名大龄劳动力到莞就业;清溪镇则在韶关坪石建设5个扶贫车间,实现村民就近就业超过250人。

▲昭通市昭阳工业园区扶贫产业园,工作人员在扶贫车间忙碌

突出“授渔”效应

以技能提升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2020年6月,从清溪中德技工学校毕业后,来自昭通市镇雄县申建华决定留在东莞。在学校的推荐下,没多久他就在茶山镇的一家企业找到了第一份工作,专门负责公司的产品质检,对于未来的生活他充满希望和信心。

申建华是从镇雄农村走出去的学生,由于在东莞学到技术,找到了一份称心的工作,也改变了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实际上,申建华只是东莞与镇雄开展职业教育协作工作以来,培养的众多技术型人才中的典型代表,从2017年起,该县每年都会输送几百名学生到东莞“取经学艺”。

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在人的观念、能力、干劲。为此,东莞人社部门充分发挥东莞“技能人才之都”优势,通过实施技工教育帮扶、技能培训帮扶、技能成长补贴激励等举措,实现扶贫先扶技、培训促就业创业、贫困户劳动力技能成长的目标,以技能提升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市技师学院、清溪中德技工学校累计招收692名昭通籍贫困学生,给予学杂费减免和国家助学金等优惠,已经毕业的学生中有75%留在东莞专业对口单位稳定就业,一人就业,一家脱贫。东莞社会培训机构则到对口地区,为到莞劳动者开展技能培训,2016年以来,支持昭通等地开展各类技能培训468期,3.63万名贫困户劳动力提升技能。

如横沥稻香中菜厨艺学院着力推广“创意粤菜 品出东莞”工作成果,为西藏林芝的15名青年开展为期3个月“粤菜师傅”培训,助14人回藏创业;虎门则依托电商优势,为铜仁松桃县引进3家优质培训机构,针对性开展“带货直播”和“致富带头人”特色培训100多人;黄江联动麻涌、望牛墩、道滘支持昭通彝良开展天麻、竹笋种植与加工、花椒修枝嫁接等培训87期7615人;清溪创新打出“技能培训、稳岗服务、补贴支持”组合拳,为昭通镇雄贫困户劳动力2235人次开展技能培训……

最关键的是,在助贫困户劳动力技能成长的同时,东莞人社部门还配套实施了劳动力职业技能提升、企业职工适岗培训、“一镇一品”产业人才、企业职工职业等级认定等补贴激励政策,消除了贫困户对学习提升的顾及,有效地激发了他们的内生动力,1.39万名对口帮扶地区在莞劳动力,受发补贴990多万元。130名贫困户劳动力参加了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得到技能等级定级和晋级,技能成长促进了职业成长、保障成长和价值成长,与城市共生共融。

根植泥土,脚踏大地。脱贫攻坚战,东莞人社干部职工初心如磐,扛责在肩。他们通过扎扎实实的工作,努力改变着贫困地区群众的生活困境,积极探寻着改变贫穷落后的路径。几年来,全市人社系统干部俯下身、沉下心、扎住根,将人社扶贫政策转化为助力改变贫穷地区面貌的巨大能量,给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发展带来思路和启迪,让美丽的土地重新散发馨香。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面向双万新起点,帮扶新征程,东莞人社将全面落实新一轮对口帮扶工作部署,践行‘品质人社 成长之城’的价值追求,推动链群对接、政企叠加、双向循环,努力在共同富裕新征程上体现东莞人社担当。

▲2020年2月25日,昭通市威信县552人返莞员工包车回莞,图为部分务工人员抵达东莞汽车总站

【相关链接】

2021年东莞人社对口帮扶工作纪实

今年以来,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人社系统根据市委、市政府有关新阶段东西部协作和驻镇帮镇帮村工作部署,选派2名干部进驻韶关花坪镇,抓紧抓早与贵州铜仁的结对工作。

东莞、铜仁人社部门创新推出“链群对接”劳务协作模式,推进东莞产业链人力需求与铜仁院校专业群和易地搬迁安置点社群的精准对接,4月16至18日在铜仁举办“铜往东莞 就在春天”招聘会上,东莞55家优质企业签下550名大学生和560名贫困户劳动力的入职意向和60份校企合作协议。

4月17日在铜仁签订两市劳务协作协议,将在促进劳动力转移、帮建高技能实训中心和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开展技工教育合作、促进铜仁乡贤回乡创业等方面携手共进,实现双赢。

全市人社系统积极与铜仁市县镇村对接,累计已签订劳务协作框架协议23份,在东莞建立铜仁劳务协作服务站12个,首批60名铜仁德江学生将入读清溪中德技校。

7月23日两地人社、经济和乡村振兴部门启动了“铜往东莞 就在云聘”线上招聘活动,结合疫情防控的新形势,今后每月23日都将举办云聘活动,促进“链群对接”,实现劳务协作。今年以来两地人社系统举办24场次线上线下劳务对接,提供岗位3万多个,1700多名贵州铜仁的劳务人员和大学生陆续入职东莞,莞铜劳务协作工作良好开局。

文字:资深记者 王子玺

摄影:程永强 郑琳东 郑家雄

编辑:李世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