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技防 护航公交

24.12.2014  04:46

  交安

  以地铁、公交等为目标,实施暴力恐怖和个人极端等严重暴力犯罪活动,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各地公安机关要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措施,迅速形成严打严防严控态势。

  —公安部

  随着301路公交车的崭新车架瞬间化成一堆废铁,公交安全问题再次触动了社会群众敏感的神经。今年7月15日晚上,广州市海珠区广州大道南敦和路口发生一起公交车爆燃事件,共造成2人死亡,32人受伤,事后警方查明事故原因系人为纵火。

  不仅在广州,今年以来,贵阳、宜宾、长沙、杭州等地也相继发生了公交车纵火事件。有专家分析认为,相比于地铁,公交车安检相对薄弱很多,穿行城市内,制造案件社会影响大、辐射面广,而且空间狭小密闭,逃生相对较难。

  对此,公安部7月16日召开全国公安机关紧急视频会议,要求严打严防地铁公交严重暴力犯罪,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公共交通安全防范等级在全国范围内提升,多个城市推行了一系列严打严防的措施,如在重点地区、重点线路开展武装巡逻;在每辆公交车上配备安全员;对公交司机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加强应急能力;检查车上安全锤、灭火器等应急设备是否到位;进站上车时,物品必须经过安检,同时还要落实临检制度,排除安全隐患。

  然而,由于一些客观原因,当前公共交通安全防范的难点颇多。事实上,城市公交本身就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人流量巨大,对每个乘客都进行安检和筛查并不现实,还会耗费大量的公共资源,而像在广州这种大城市,每辆公交车上都配备安全员的方案,也不太可能成为常态。另外,问题暴露后的补救措施固然必要,但关键还是要从日常预防入手,建立行之有效的公交安全体系,不让同类问题频繁发生。

  比如,在技术层面,新投入运营的城市公交车,可以在车门处加装易燃易爆物自动检测装置,一旦发现有人携带违禁品上车,可以自动预警。有条件的地区也可以对已有公交车进行加装。

  当然,要打造真正的公交安全,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8月,公安部和交通运输部就发文要求,有关部门加快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明确各方职责任务和措施要求,增强安保工作整体合力。公安机关要落实城市公共交通的治安管理责任,交通运输部门要落实行业指导责任,运营单位要落实安防主体责任。同时强调,要深入开展群防群治活动,广泛宣传安全常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知识技能。

  不可否认,让市民建立公共安全意识、培养科学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是把事故危害有效降至最低的重要一环。说到底,政府今后应通过宣传教育提高社会群众的应急避险能力,将有关知识普及到每个人。而置身于公交环境中,我们每名乘客也应该有所作为,学会安全技能,增强自救意识,主动制止违法犯罪行为,做到人人都是“安全员”。

   贵阳:6死35伤

  2月27日中午,贵阳市一辆237路公交车发生燃烧,事故致6死35伤,警方调查称该案是人为纵火。

   宜宾:1死77伤

  5月12日下午,四川宜宾一辆14路公交车被蓄意纵火,造成1人死亡,77人受伤,其中唯一死者就是纵火犯嫌疑人。

   杭州:30多人伤

  7月5日下午,杭州一辆7路公交车起火燃烧,事故造成30多人受伤,其中重伤15人,无人员死亡,警方调查确认这是一起人为纵火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