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工!投资20亿元,百年太古仓再升级
大洋网讯 3月29日上午,广州港太古仓复建区项目正式动工。该项目由广州港集团投入20亿元,对太古仓后方2.3万平方米复建区升级改造,打造广州首个以港口文化为主题,集岭南文化、现代艺术及国际潮流于一体的商业综合体新标杆。
百年太古仓孕育世界级艺术休闲新地标
太古仓项目总用地面积约6.2万平方米,最早于1904年由英商太古洋行建设,留存至今已有110多年历史。其中环岛路以西为太古仓前沿码头及仓库区,占地面积3.7万平方米,环岛路以东为复建区项目,权属用地面积为2.3万平方米,规划计容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8.5万平方米,概算投资20亿元,预计建设期3年,该项目被列入2022年广州市重点建设项目和“攻城拔寨”项目计划。
据了解,复建区拟建设3栋办公塔楼、裙楼和若干独立商业楼,依托太古仓前沿码头及仓库现有的商业基础,大幅增加商业体量,通过业态的改造与升级、运营服务中植入文化力量和建筑设计地标化与空间活化等手段,提高太古仓整体定位,融合稀有的滨江互动场景和历史文化,推动单一消费模式转变为引导式连续消费,打造广州首个以港口码头文化为主题的世界级艺术休闲地标,形成海珠西部体验经济新引擎,进一步推动广州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广州港集团副总经理石挺丰表示,太古仓项目是广州港集团秉承“修旧如旧,新旧融合”的改造理念,对老旧码头改造升级的典型案例,在广州市和海珠区等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太古仓从2007年起经过15年不断升级改造,服务城市经济发展,满足市民游客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已成为广州市著名商标,也将成为继荔湾“永庆坊”之后广州市又一标杆微改造项目。
打造历史文化传承地与品质商圈体验地
太古仓码头作为集文化创意、展贸、观光旅游、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历史文化传承地与品质商圈体验地,被誉为“新城市客厅”,是广州一张亮眼的对外名片。太古仓从2010年投入营业至今,年接待游客人数超千万人次,商户营业年收入超2.2亿元。
当前,海珠区正全力在西部建设“海珠新活力文商旅融合圈”,建设更多“太古仓式”的文商旅融合特色消费区域,打造历史文化传承地与品质商圈体验地。
海珠区龙凤街道党工委书记郭德贵表示,太古仓码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码头,见证了近现代对外贸易和港口运输的百年沧桑,是龙凤街打造“滨水新区”的重要载体。龙凤街将抢抓海珠建设广州历史文化传承地与品质商圈体验地契机,着力培育夜间经济、美食经济、品牌经济等消费热点,支持太古仓在内的特色园区打造滨水特色消费集聚地,并针对太古仓“夜间”经济现状,推进以周边产业空间公共服务配套定位扩容太古仓功能,延伸发展片区休闲、健康、教育、购物等配套服务,赋能太古仓片区提质增效,吸引更广阔的消费力。
为了“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太古仓复建区项目定位、商业策划、设计及建设等相关工作,着力唤醒滨水港口文化记忆、激活前沿码头资源禀赋,焕发老城区新的商业风采,广州港集团面向全社会公开招标,最终委托广州协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携手凯达环球全球知名设计团队开展项目勘察设计施工全过程工作,共同打造现代商业综合体样本项目,让太古仓码头成为广州市地标式旅游景点。
太古仓复建区项目又将在这样的城市战略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广州海港太古仓投资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黎劲林表示,该司通过完成太古仓复建区的开发建设,使复建区项目与太古仓码头相结合、相融入,提升太古仓的商业体量,赋予太古仓复建区项目历史底蕴,将太古仓码头现有滨水元素、港口元素和洋行元素进一步拓深拓宽,这样太古仓码头更能体现全天候经济发展的特点,而太古仓复建区项目通过建筑和文化的融合,继续打造海珠区乃至广州市老码头的文化展示、休闲体验及高端商业会客厅。
形影相随太古情
近年来,网红打卡地不断涌现,不少与太古仓同期投入营业的网红打卡地已经销声匿迹,但太古仓从2010年投入营业至今,已经“火”了十余年。
在太古仓码头,遇到了正在拍照的张女士表示,太古仓几乎是她每周必来的打卡地,英式风格的红砖墙仓库、高高耸立的灰色水塔、横卧江面的丁字码头,她见过它宁静闲适的清晨,也见过它满江碎金的傍晚,无论是走走停停拍照掠影,还是三五知己酒吧相聚,都被它显露出的浓郁独特的工业韵味深深吸引。如今太古仓已经是广州夜生活消费和堤岸体验的首选地之一,小众文化的精酿餐吧、跳舞吧、电音爵士酒吧、日咖夜酒复合式咖啡馆等新型文化娱乐业态的进驻,使这里更加纷繁热闹,让张女士流连忘返。不过,除了吃喝玩乐,她也希望太古仓可以有更多的活动和体验,比如展览、主题生活节、嘉年华、文化体验等等。听说太古仓复建区开发建设,张女士显得很兴奋,她觉得这刚好可以满足她对太古仓未来发展的期许。
刘晓珍是太古仓“太空间MALL”的首席品牌官,说到太古仓这些年的发展变化,她特别有感触。太空间MALL的前身是商务港,是太古仓码头改造的首批商户之一,商务港于2009年正式运营,当时是广州唯一的亲水创意办公空间。整体空间以创意设计为主,曾联合广东省服装设计师协会和广州市服装设计师协会多次在太古仓举办广州服装时尚周及多种设计创意活动。随着太古仓码头商业氛围日益浓厚,商务港也积极响应,积极融入太古仓码头转型升级战略大局,搭乘“海珠新活力文商旅融合圈”之风,由原先的商务港重新升级为以太空间Livehouse为核心,集纳创意餐饮、酒吧轻食、潮玩零售等业态,倾力打造辐射广佛地区2000万人口的新生活文化地标,紧随太古仓码头消费业态的创新升级,现在太空间MALL在太古仓每年举办200多场高品质音乐会,深受各音乐圈层欢迎。“太古仓复建区的开发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太古仓商圈的规模和影响力,为我们太古仓商户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开阔的空间格局。”刘晓珍说。
谈到未来的发展,刘晓珍希望可以继续在她事业的起航地太古仓片区,以文化艺术赋能,集合多种新型商业业态,为人们提供更有活力、更具热力的生活提案,为城市带来全新的文化社交体验。她十分期待太古仓复建区的改造,希望太古仓带领每一个商户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新闻链接:百年太古仓蝶变历程
回溯历史,太古仓码头由原英商太古洋行始建于1904年,留存至今已有110多年历史。1953年,太古仓码头收归国有,后由广州港集团有限公司经营。1965年,广州港成为对外开放港口,太古仓码头成为国家一类口岸,以进出口货物装卸、储存等功能为主,为广州市内外贸易作出了重要贡献。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以及海上运输船舶大型化的大趋势,车水马龙的装卸作业逐步衰落。最终,随着2007年6月6日“双宁5”号货船离桥移泊芳村内四码头,太古仓正式告别码头装卸历史。
2007年开始,广州港集团对太古仓码头实施转型改造,使其成为广州最早进行转型开发的旧码头和旧仓库之一。当时广州港集团邀请了专门的文物修复单位及设计团队对太古仓码头进行改造,完整保留仓库钢筋水泥并进行加固,恢复仓库红砖外墙,每片破损的砖与瓦都被拿下来进行标记后修复,再原位放回,整个项目耗资数千万,历时四年。对作为历史保留工业建筑的3个丁字型码头、7座英式仓库以及外环境,以“修旧如旧”的方式进行外观修缮、结构加固和内部功能置换。电影库、国际葡萄酒采购中心、创意设计办公室、展示库、中式酒楼、游艇码头等陆续对外营业,成为集文化创意、展贸、观光旅游、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珠江畔“城市客厅”。由于太古仓特有的旧码头仓库建筑风格,以及不可多得的港口历史文化,曾多次吸引影视界在这里拍摄取景,其中有电视剧《虾球传》《风雨西关》,电影《中华英雄》《少年李小龙》《秋喜》等。2014年被评为广州市著名商标、2015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经过不断创新努力,现已成为网上大火的网红点,每年都吸引大批游客前来参观。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妍 通讯员:张敏敏、邹井棋、王丹丹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妍 通讯员:朱俊坤